昨天某自媒體講「為什麼孔子會成為文革打倒的對象」,在留言區議論紛紛,當中有來自臺灣的(這是筆者的估計),他們以正體華文來酸孔、蠢孔,藉著恥孔而劃清界線。可笑的是,有來自大陸的(這也是筆者的估計),他們以簡化字客氣地搭訕,說孔子只講仁義,比較務虛,結果給我以「悶聲發大財」,把他氣走。
今天,議論還在燃燒著,大抵圍繞著什麼「無神論」、什麼「君權至上」等等,他們的說法,都有一個共同的陋失,就是對空發砲,無的放矢,缺乏文獻依據。
當然,也有幾位替孔子據理力爭的,也花了時間去查找資料。至此,我另外貼上一篇舊文,請同道人指正!
「君君、臣臣」是君權主義嗎?
過去提起「君君、臣臣」這句話,不少人就批判儒家屬於君權主義,對君權是絕對遵從的;也就是說,儒家是主張君尊臣卑,君上臣下,純屬上下從屬的關係。
這個扭曲的解讀,是西漢董仲舒提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目的就是要討好漢武帝。綱,就是帶領、主導。於是,就利用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這句話,替君權統治,名正言順。
到明清時期,更出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愚忠思想。這已演變到君權至高的專制,剝奪臣下的人格尊嚴。但,這絕非孔子的意思!
孔子的思想是以人為本,以仁為綱。以人為本者,乃尊重人格的平等;以仁為綱者,乃尊重人性的自由。這怎會有愚忠,甚至奴化的主張呢?
咱們再重新解讀孔子的原話: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顏淵11】
齊景公向孔子請教為政治國之道。孔子很簡單扼要地點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就是要正名實。前面的「君」是名,後面的「君」是實。簡而言之,有君之名,就必須要有君之實。同理,父父子子,亦如是,各盡其實,各盡其義。
問題來了,齊景公問為政治國之道,孔子答曰「君君臣臣」便得了,何故還要接著說「父父子子」呢?
講到父子,這就很鮮明地、很具體地點出親情的倫理關係;也就是說,君臣之道,正如父子的親情倫常啊!各位,是「親情倫常」,而不是「子從父命」呀!
《論語》有這樣一句話:
魯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19】
魯定公問孔子,國君差使臣子,臣子事奉國君,該是這樣吧?
孔子當時已意識到,君臣雖屬相對的地位,但要維繫彼此的關係,君使臣要以禮,那麼,臣事君才以忠。
這就很明顯,孔子並無強化國君的威權,亦不會漠視人臣的尊嚴。
最後,咱們回過頭來,看看齊景公聽了孔子的一語真言,有怎樣的感受。他說:
「您說得很有道理啊!要是君不盡君道,臣也不會盡臣道;父不盡父道,子也不會盡子道。即使是經濟強國,我還能夠以此而自豪嗎?」【顏淵11】
一個政權,如果去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地步的話,還是一個強國嗎?
各位,批判孔子這句「君君臣臣」為君權主義、為奴化思想,你說冤不冤呢?
(寫於2021年9月4日)
後話:如果能對春秋時代的「禮崩樂壞」有多些了解,這樣才容易理解為什麼孔子那麼重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常關係。
202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