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制公教退撫惡改主因為低劣管理而非「未足額提撥」

舊制公教退撫惡改主因為低劣管理而非「未足額提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最近所發出的問卷中,第一題便出現錯誤觀念,該錯誤觀念為「『歷年未足額提撥』是造成退撫基金潛藏負債的最大原因」。

為何「歷年未足額提撥」本身就是一個假議題呢?因為像舊制退撫這類確定給付制退休金,其合理提撥率的產生會與長期投資收益率、工作年資(繳費期)、平均餘命、所得替代率…等參數連動,而我國的舊制退撫長期未明定長期投資績效標準,所以,在缺乏此參數的狀況下,根本無從得知合理的提撥率是多少,故「未足額提撥」是一個假議題。

讓我們來看看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Franco Modigliani如何計算提撥率與投資收益率的連動變化。(圖1)

raw-image

圖1顯示,在預設繳費期40年,所得替代率50%的情況下,當投資收益率為0%的時候,提撥率高達20%,但是,當投資收益率到達6%的時候,提撥率只要3.26%即可。由此可知,提撥率會隨著投資收益率變化,是否為「足額提撥」要在其他的參數皆已確定的情況下,才能確定。

我國舊制退撫最大的問題就是根本沒有訂定長期收益率,而且自民國85年成立直到104年,收益率更低到只有2.76%,遠遠低於國際優秀退休金預設的績效標準7%。(圖2)

raw-image

在退休基金管理優異的國家,不會出現沒有訂定長期收益率的狀況。舉例來說,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在1991年開始私營化之後,就訂定投資績效標準為真實收益率4.5%,而其在1991年到2000年這10年間,只有1994年沒達到績效標準(圖3)

raw-image

如果我們回頭檢視圖1可以發現,若舊制退撫的27年的投資收益率僅有3.58%(圖4),相對應的提撥率一定偏高。但如果舊制退撫的投資收益率能像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一樣,自1991年私營化到2022年,長期投資收益率能高達9.5%,為目前舊制退撫的2.65倍,提撥率就可以降低(圖5)。

raw-image
raw-image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想問:

投資一定有賺有賠,如何能訂定長期績效標準呢?讓我們以元大台灣50(0050)為例。

0050的投資策略是以完全複製的指數化操作策略,追蹤臺灣50指數之績效表現,所以,我們就可以用臺灣50指數作為績效標準,檢視0050的投資表現。(圖6)

raw-image

以退休基金來說,若是不追指數,而是訂定績效標準,就依照金融商品的投資收益率做資產配置,以達成投資績效。

舉例來說:

澳洲超級年金中的穩定型(stable)基金,長期績效標準是真實收益率1.5%(CPI指數外加),於是,它的資產配置就較為保守(圖7),將大約6成的資產放在固定利率資產和現金。

raw-image

反觀澳洲超級年金中,績效標準較高的平衡型(Balanced)基金,由於它的長期投資績效標準為真實收益率4%,因此,在其資產配置中,接近6成的資產放在股票和私募股權(圖8)

raw-image

由此可知,過去政府所稱「舊制退撫基金破產的罪魁禍首是『未足額提撥』」,其實是政府企圖掩蓋其退撫基金管理不彰的話術,而全教總所發出有關退撫基金的問卷,第一題便明顯觀念錯誤,隨著政府的話術起舞。一個全國性教師組織,對退休金的基本概念如此不清,不禁讓人為教師退休權益感到憂心。

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斐迪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曾指出,影響全球退休金管理的四大因素為:(1)政治機構問題;(2)退休金合同和風險問題;(3)投資理念問題;(4)退休金監督和管理問題。這四大因素正是我國由政府管理的各退休基金(公教新舊制退撫、勞動基金…等)所面臨的問題。因此,若我國的人民退休金要有保障,首先要做的是要求政府退出管理,因為,政府的不當管理才是造成各退休基金不足的元凶。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6會員
183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退休基金管理財團法人化早已是國際趨勢,可是,考試院和銓敘部對此法案始終推三阻四,甚至將其汙名化,與國際趨勢相悖。由於他們的逃避改革和僵化,造成公教人員的退休基金遲遲無法透明化,更無從得知其實際運作狀況。
2022年,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來我國爭取我國退撫基金、勞退基金投資Anarock基金公司。儘管我國政府已信誓旦旦已拒絕此事,但是,由於退休基金由政府管理,這類事件就可能會層出不窮。唯有政府退出退休基金管理,才能杜絕政治干預退休基金管理。
許多人會用勞保和公教退撫的退休收入做比較,事實上,用這兩者做比較是不適宜的,因為公教退撫每個月的繳費是勞保的兩倍以上,所以,繳得多而領得多是理所當然的。
退撫基金自成立以來,都以黑箱方式運作。外界有任何質疑都用「專業」搪塞,好像只要拿出專業的盾牌,就可以化解外界的質疑。事實上,國外以專業管理的退休基金,皆十分透明。反觀我國口口聲聲喊「專業」的退撫基金,27年的投資績效只有3.58%,僅有國際績效標準的一半。所以,政府不能用「專業」逃避監督。
在我國,軍公教勞的退休基金皆由政府管理,問題是,政府由於投資績效不彰,導致確定給付制基金一一出現破產危機,而確定提撥制基金則出現績效過低,累積不足,讓計劃成員有退休金不足的風險。因此,政府應仿效OECD國家,退出退休金管理,以私營化方式經營,方能提高投資績效,人民的老年生活才有保障。
我國由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長期投資表現向來很糟,遠遠比不上先進國家所設定的投資表現。就實務面而言,退休基金最重要的不是短期投資績效,而是長期。更重要的是,退休金計劃成員(公教勞)想看到的不是投資績效不佳的藉口,而是優異的投資表現。唯有投資表現良好,公教勞的退休生活才有保障。
退休基金管理財團法人化早已是國際趨勢,可是,考試院和銓敘部對此法案始終推三阻四,甚至將其汙名化,與國際趨勢相悖。由於他們的逃避改革和僵化,造成公教人員的退休基金遲遲無法透明化,更無從得知其實際運作狀況。
2022年,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來我國爭取我國退撫基金、勞退基金投資Anarock基金公司。儘管我國政府已信誓旦旦已拒絕此事,但是,由於退休基金由政府管理,這類事件就可能會層出不窮。唯有政府退出退休基金管理,才能杜絕政治干預退休基金管理。
許多人會用勞保和公教退撫的退休收入做比較,事實上,用這兩者做比較是不適宜的,因為公教退撫每個月的繳費是勞保的兩倍以上,所以,繳得多而領得多是理所當然的。
退撫基金自成立以來,都以黑箱方式運作。外界有任何質疑都用「專業」搪塞,好像只要拿出專業的盾牌,就可以化解外界的質疑。事實上,國外以專業管理的退休基金,皆十分透明。反觀我國口口聲聲喊「專業」的退撫基金,27年的投資績效只有3.58%,僅有國際績效標準的一半。所以,政府不能用「專業」逃避監督。
在我國,軍公教勞的退休基金皆由政府管理,問題是,政府由於投資績效不彰,導致確定給付制基金一一出現破產危機,而確定提撥制基金則出現績效過低,累積不足,讓計劃成員有退休金不足的風險。因此,政府應仿效OECD國家,退出退休金管理,以私營化方式經營,方能提高投資績效,人民的老年生活才有保障。
我國由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長期投資表現向來很糟,遠遠比不上先進國家所設定的投資表現。就實務面而言,退休基金最重要的不是短期投資績效,而是長期。更重要的是,退休金計劃成員(公教勞)想看到的不是投資績效不佳的藉口,而是優異的投資表現。唯有投資表現良好,公教勞的退休生活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