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我才發現閱讀和寫作的意義

2023/09/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每天閱讀和寫作。

下班後所剩的自由時間不多,本想透過閱讀,用來將時間轉化為精神能量,但轉換效率差得可以 ; 本想透過寫作獲得成就感,但可見的只有那寥寥可數的瀏覽量。

我一度懷疑,每天閱讀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

raw-image

有天,我在《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上讀到瓦基說的一段話 :「不要問生命有什麼意義,我們才是被生命『質問』的那個人,要問自己可以替生命帶來什麼意義。」

我的腦袋好像被誰大力地敲了一下,才忽然發現,閱讀和寫作本身好像就是意義。

再往下讀,維克多.弗蘭克的故事,更是深深啟發了我。

--

維克多.弗蘭克是一位奧地利心理醫生,他把自己在二戰納粹集中營倖存下來的真實經歷寫成一本書《活出意義來》。

在地獄般的集中營裡,囚犯們有兩種生活態度。

一種人是意志消沉、無力可施、徹底絕望,這種人通常活不到最後;另外一種人卻懂得苦中作樂,偶爾高歌一曲提振大家的精神,幫助其他苦難的人打氣,甚至願意分享自己的麵包給餓到撐不下去的人。

弗蘭克在集中營中一無所有,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也完全被剝奪。

在這樣的絕境之下,他體悟到了一個道理,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外在條件再怎麼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

弗蘭克寫道:「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

當我問自己「閱讀寫作有什麼意義」的時候,我以為它早就被誰定義好了,只是我還沒找到。

但一想到那可有可無的瀏覽量數字,我也沒有動力去找了 ー 直到我讀了瓦基的《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

書中維克多.弗蘭克的故事,讓我感覺到,就算現實環境再不如意,生活中有再多的壓榨、妥協與不合理,我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去選擇以某種態度面對。

只要還能掌控自己的心智,別人怎麼看你、怎麼說你,你都可以不在乎。

人生不是一個個事件,而是一連串意義。

而「意義」,是自己給的。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一開篇就說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自主和自由。」

或許,我並不足夠富有,但我可以選擇讓自己足夠滿足。

下班後,拿一本書。

偶有心得,寫一篇文。

現在,我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人過著更有意義的生活。

--

歡迎給我點一下愛心,並在下面按「+」追踨哈利哥。

也可以在 FB 和 IG 追蹤我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