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我才發現閱讀和寫作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每天閱讀和寫作。

下班後所剩的自由時間不多,本想透過閱讀,用來將時間轉化為精神能量,但轉換效率差得可以 ; 本想透過寫作獲得成就感,但可見的只有那寥寥可數的瀏覽量。

我一度懷疑,每天閱讀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

raw-image

有天,我在《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上讀到瓦基說的一段話 :「不要問生命有什麼意義,我們才是被生命『質問』的那個人,要問自己可以替生命帶來什麼意義。」

我的腦袋好像被誰大力地敲了一下,才忽然發現,閱讀和寫作本身好像就是意義。

再往下讀,維克多.弗蘭克的故事,更是深深啟發了我。

--

維克多.弗蘭克是一位奧地利心理醫生,他把自己在二戰納粹集中營倖存下來的真實經歷寫成一本書《活出意義來》。

在地獄般的集中營裡,囚犯們有兩種生活態度。

一種人是意志消沉、無力可施、徹底絕望,這種人通常活不到最後;另外一種人卻懂得苦中作樂,偶爾高歌一曲提振大家的精神,幫助其他苦難的人打氣,甚至願意分享自己的麵包給餓到撐不下去的人。

弗蘭克在集中營中一無所有,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也完全被剝奪。

在這樣的絕境之下,他體悟到了一個道理,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外在條件再怎麼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

弗蘭克寫道:「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

當我問自己「閱讀寫作有什麼意義」的時候,我以為它早就被誰定義好了,只是我還沒找到。

但一想到那可有可無的瀏覽量數字,我也沒有動力去找了 ー 直到我讀了瓦基的《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

書中維克多.弗蘭克的故事,讓我感覺到,就算現實環境再不如意,生活中有再多的壓榨、妥協與不合理,我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去選擇以某種態度面對。

只要還能掌控自己的心智,別人怎麼看你、怎麼說你,你都可以不在乎。

人生不是一個個事件,而是一連串意義。

而「意義」,是自己給的。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一開篇就說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自主和自由。」

或許,我並不足夠富有,但我可以選擇讓自己足夠滿足。

下班後,拿一本書。

偶有心得,寫一篇文。

現在,我覺得自己比大多數人過著更有意義的生活。

--

歡迎給我點一下愛心,並在下面按「+」追踨哈利哥。

也可以在 FB 和 IG 追蹤我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6會員
197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自殺?」  《活出意義來》的作者佛蘭克博士,是一名集中營中存活下來的俘虜,亦是一名精神醫學家。每當正經歷劇痛的病患找上他時,他總這麼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能領著一個迷失方向的人深思自己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正是每個人存在的動力,儘管對那些認為活著很痛苦、存在僅是「苟活」的人來說亦然。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自殺?」  《活出意義來》的作者佛蘭克博士,是一名集中營中存活下來的俘虜,亦是一名精神醫學家。每當正經歷劇痛的病患找上他時,他總這麼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能領著一個迷失方向的人深思自己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正是每個人存在的動力,儘管對那些認為活著很痛苦、存在僅是「苟活」的人來說亦然。
Thumbnail
** 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 再次翻閱這本集中營體驗的經典名著,讓我又回到軍旅生活中記憶最深刻的入伍訓和突擊訓... 每天最痛苦的時刻不是承受體能磨練、挨罵的時候,而是一早醒來面對遙遙無期囚禁與未知痛苦的無意義感。部分弟兄們在這樣的壓力下,仍然能以幽默感排解煩悶與壓力。我也在如此充滿瑣
Thumbnail
** 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 再次翻閱這本集中營體驗的經典名著,讓我又回到軍旅生活中記憶最深刻的入伍訓和突擊訓... 每天最痛苦的時刻不是承受體能磨練、挨罵的時候,而是一早醒來面對遙遙無期囚禁與未知痛苦的無意義感。部分弟兄們在這樣的壓力下,仍然能以幽默感排解煩悶與壓力。我也在如此充滿瑣
Thumbnail
書名: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作者: 瓦基 忘記從何處發現這本書,但我猜想應該跟「有一種工作叫生活」的作者有關吧。前陣子店剛開幕,幾乎每天水深火熱,生活只剩下工作,讓我變得越來越沒有熱忱,不經開始認真思考究竟甚麼才是我要的?曾經也有過開店的夢想但真的踏進來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Thumbnail
書名: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作者: 瓦基 忘記從何處發現這本書,但我猜想應該跟「有一種工作叫生活」的作者有關吧。前陣子店剛開幕,幾乎每天水深火熱,生活只剩下工作,讓我變得越來越沒有熱忱,不經開始認真思考究竟甚麼才是我要的?曾經也有過開店的夢想但真的踏進來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Thumbnail
許曰:做這本書的書摘主要是因為我本人的問題,就在於覺得自己活得沒有目標沒有意義。因此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很大。我的心得就是認同他的理念,因此做書摘記錄。 摘自英文版序/作者:哈洛德.庫希納 人生最大的目標是追求意義 在奧許維茲集中營的經驗固然可怕,卻也更加鞏固弗蘭克的主要信念:人生最大的目標並非如佛洛伊
Thumbnail
許曰:做這本書的書摘主要是因為我本人的問題,就在於覺得自己活得沒有目標沒有意義。因此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很大。我的心得就是認同他的理念,因此做書摘記錄。 摘自英文版序/作者:哈洛德.庫希納 人生最大的目標是追求意義 在奧許維茲集中營的經驗固然可怕,卻也更加鞏固弗蘭克的主要信念:人生最大的目標並非如佛洛伊
Thumbnail
歐陽立中老師將瓦基的這本《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形容成「自媒體版的與成功有約」,實在是太貼切了!!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 瓦基的這本書的話 那會是「瓦基版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因為瓦基真的把書中所寫的內容,全都活出來了!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 基本上就是瓦基在說明他是如何靠著閱
Thumbnail
歐陽立中老師將瓦基的這本《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形容成「自媒體版的與成功有約」,實在是太貼切了!!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 瓦基的這本書的話 那會是「瓦基版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因為瓦基真的把書中所寫的內容,全都活出來了!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 基本上就是瓦基在說明他是如何靠著閱
Thumbnail
我自己寫下10個對這些問題的簡要回答,在回頭對照,其中關於新舊工作的銜接、收入跟時機這三的問題(第5、7、8三題),真的讓我思考與計算良久,但我覺得,這10個問題,在轉職前看似是父親對兒子的刁難,現在來看,卻像是一把解剖刀,將華麗的夢想剖開,看見最內心現實的問題。
Thumbnail
我自己寫下10個對這些問題的簡要回答,在回頭對照,其中關於新舊工作的銜接、收入跟時機這三的問題(第5、7、8三題),真的讓我思考與計算良久,但我覺得,這10個問題,在轉職前看似是父親對兒子的刁難,現在來看,卻像是一把解剖刀,將華麗的夢想剖開,看見最內心現實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