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動力取向中又可以稱為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指個體為了保護即將到來的焦慮感而受到威脅的自我所產生的行為,並非一種病態,絕大多數的人都會使用,其功能可以幫助個體對抗焦慮。
當個體有意識的做出防衛機轉時,此時是正向的,有自我保護的功能,是有價值的,確實能夠協助個體緩解焦慮感;若個體是無意識的做出防衛機轉,逃避面對的方式,則會產生出問題。
指當事件發生時,人們不願面對真實事件或與真實的現實接觸時,用拒絕的方式去面對因現實所引起的焦慮,因為現實過於痛苦,人們內心無法承受,則告訴自己沒有發生過,否定所發生的事件。
ex:受到家暴的婦女,對外宣稱自己的婚姻幸福,保護自己的自尊心,避免被他人看穿自己的不堪。
視而不見,指真實事件太過難受,人們當作沒有看見,就覺得自己不用面對真實事件。
當具有威脅或是痛苦的事件在生活中發生時,使人們容易引起焦慮感,為了排除痛苦經驗的感覺,經常不由自主的使用壓抑,會將無法接受的真實訊息壓抑進潛意識中,使痛苦的想法或感覺排除在意識之外,以利保護自己。(freud認為特別是童年時期5-6歲以前的生活事件)
而壓抑的資訊會以不同的防衛機制的形式顯現出來,因此freud認為壓抑是許多防衛機制的前身,由焦慮進入壓抑,再由其他防衛機制轉出來。
ex:童年被虐待的兒童,長大後不一定能夠回憶起受虐的情形,但是被壓抑下去的事件會影響後來的行為。
ex:被壓抑的感受,可能化為熬夜看影集、大吃大喝、酒精或藥物成癮等行為,也可能會讓人過度投入工作、健身、投資、甚至是「助人」這種可以帶來成就感的行動裡,有些人則會過度依賴愛情帶來的腎上腺素跟腦內啡,成為所謂的「愛情上癮」。
另一種說法是,人們可能會產生過度補償,如在事件面前,人們不敢生氣,將憤怒的情緒刻意壓抑住,日積月累後,某個瞬間情緒突然噴發與失控。
人們刻意將事件或情緒誇張化,以用誇張化的呈現出自己在意這件事情的反應。
ex:事件發生後,人們刻意大聲說「我沒有生氣」,實際上人們確實很在意這件事。
指人們無法直接向讓自己不愉快的對象表達不舒服的情緒,可能害怕對方的威脅或勢力而不敢發洩,將不舒服的情緒轉向發洩在比自己弱勢或是較為安全的對象身上。
ex:職業婦女在職場上受到委屈,回家後將不滿的情緒發洩在孩子的身上。
ex:大名在公司上的提案屢次被主管拒絕,回家後,跟太太提議晚餐的餐廳,屢次被太太拒絕後,將被拒絕後不滿情緒噴發在太太身上。
類似Fritz Pels 完形治療學派的回射/回攝(retroflection),指人們在遭遇痛苦事件後,用一種「希望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或是「期待他人做的方式」對待自己。
ex:小名被劈腿,反過頭來責怪自己。
ex:已婚婦女在社群媒體公開發布自己期待的伴侶特徵,期待自己的伴侶用自既期待的方式照顧自己,實際上是迴避自己與伴侶直接溝通。
指個體用一種自己較能接受的理由說服自己接受事件,其目的為掩飾自己受傷的感覺,減輕心理的失望感,優點是確實有撫慰作用,缺點是容易扭曲事實。
ex:英文老師上課偏好某特定同學,屢次請他答題,卻解釋邀請其他同學答題時,會擔心同學不好意思發聲。
ex:期末考考不好,因為複習不夠而導致,小名卻說考題太難或老師太爛而使自己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