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的日常,平靜又滿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去找心理師好朋友聊天,因為待得太晚了,就在她那過了一夜。

明明隔天還要上班,但我們硬是聊到了半夜三點。如同上週日在秋山家待了一天那樣--難得腦袋放空,從沙發滑到地上,滿足。

在工作日的晚上,沒有規規矩矩回家休息、準備隔天上班,感覺特別愉悅,因為「逃逸日常」。嗯,逃逸日常的感覺挺好,想起交大研究所的一門課:邱德亮老師的「亞洲旅行與他者」。

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提出了「逃逸路線」(Lines of flight),逃逸不是逃離,而是在既有的規範、既成的結構網絡之外,找出破口,以叛離的姿態創造第三條路徑。原本這說的是在當代文學中的概念,指在去疆域化的持續跨越中,不斷將生命與視野帶到它處。

在既有語言的結構中逸離、在權力的約束中逃逸。

參天大樹。

參天大樹。

我想,逃逸日常也是這樣的,在反覆的日常中,探索新的隘口(threshold)。

Il s'agit toujours de libérer la vie là où elle est prisonnière
這總是關乎到解放生命被禁錮的生命。

──G. Deleuze. 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 162

如果,我們都可以掌握到迴避既定價值觀和知識體系的方法(包括對常見的角色、功能、活動、欲望、品味、享樂和痛苦),在日常社會的結構中尋找裂縫或空隙,或許,也可以活得更自在更有生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08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總是用「到了這年紀以後……」作為發語詞。比如,到了這年紀以後,常常覺得,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嗯,還是算了。 還是算了,倒也不是腦中的什麼念頭被自己掐掉了,就只是,沒什麼好說的,沒事,都可以,無所謂的,不說也沒關係。 反正就那樣。 「反正就那樣,」這句
2025/03/06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總是用「到了這年紀以後……」作為發語詞。比如,到了這年紀以後,常常覺得,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嗯,還是算了。 還是算了,倒也不是腦中的什麼念頭被自己掐掉了,就只是,沒什麼好說的,沒事,都可以,無所謂的,不說也沒關係。 反正就那樣。 「反正就那樣,」這句
2025/02/17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2025/02/17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2025/02/17
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2025/02/17
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內容 PART 1 摸黑找路 離職,往未知遁去 廢柴青年的快意人生 再訪泰緬邊境 忠於你的靈魂 重點是你怎麼看自己 享受待業,讓真實的自己跟上 PART 2 向心中的微光走去 身心靈的藥和路 宇宙會陪你一起走 為誰而寫,為何而寫 龜速也能抵達 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 行動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內容 PART 1 摸黑找路 離職,往未知遁去 廢柴青年的快意人生 再訪泰緬邊境 忠於你的靈魂 重點是你怎麼看自己 享受待業,讓真實的自己跟上 PART 2 向心中的微光走去 身心靈的藥和路 宇宙會陪你一起走 為誰而寫,為何而寫 龜速也能抵達 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 行動
Thumbnail
逃避整理、逃避不舒適、逃避對我來說還太過度的自由。但是段義孚提到,逃避正是一種文化創造的過程。人類為了逃避自然,建造了城市。
Thumbnail
逃避整理、逃避不舒適、逃避對我來說還太過度的自由。但是段義孚提到,逃避正是一種文化創造的過程。人類為了逃避自然,建造了城市。
Thumbnail
📍人生精彩的前提是"先好好睡覺" 裸辭離職後,告別了長期失眠的痛苦 ,這陣子的睡眠品質大大改善。 我還記得離職當天晚上睡前,我把好幾個相隔五分鐘惡鬧鐘全部關閉,甚至關閉手機的所有聲響,開啟飛航模式。 決定完全正式要進入一個身心靈完全放空的準備,一切的一切都先靜音。 離職後的隔天早晨,我
Thumbnail
📍人生精彩的前提是"先好好睡覺" 裸辭離職後,告別了長期失眠的痛苦 ,這陣子的睡眠品質大大改善。 我還記得離職當天晚上睡前,我把好幾個相隔五分鐘惡鬧鐘全部關閉,甚至關閉手機的所有聲響,開啟飛航模式。 決定完全正式要進入一個身心靈完全放空的準備,一切的一切都先靜音。 離職後的隔天早晨,我
Thumbnail
在工作日的晚上,沒有規規矩矩回家休息、準備隔天上班,感覺特別愉悅,因為「逃逸日常」。嗯,逃逸日常的感覺挺好,想起交大研究所的一門課:邱德亮老師的「亞洲旅行與他者」。 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提出了「逃逸路線」(Lines of flight),逃逸不是逃離,而是在既有的規範、既成的結構網絡之外,找
Thumbnail
在工作日的晚上,沒有規規矩矩回家休息、準備隔天上班,感覺特別愉悅,因為「逃逸日常」。嗯,逃逸日常的感覺挺好,想起交大研究所的一門課:邱德亮老師的「亞洲旅行與他者」。 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提出了「逃逸路線」(Lines of flight),逃逸不是逃離,而是在既有的規範、既成的結構網絡之外,找
Thumbnail
「啊...好想放個沒有目的的長假。」是我最近回家最常和D說的一句話。 習慣了打卡上下班的日子以後,多愁善感的狀態也漸漸的變的模式化了起來,總是在上班前漠然地注視世界、下班後看著夜色和街燈悵然;在休假前夜失眠、在收假前夜輾轉反側。 也慢慢習慣了拖著痠痛的腳步、沒有目的的走進巷口的超商轉悠...
Thumbnail
「啊...好想放個沒有目的的長假。」是我最近回家最常和D說的一句話。 習慣了打卡上下班的日子以後,多愁善感的狀態也漸漸的變的模式化了起來,總是在上班前漠然地注視世界、下班後看著夜色和街燈悵然;在休假前夜失眠、在收假前夜輾轉反側。 也慢慢習慣了拖著痠痛的腳步、沒有目的的走進巷口的超商轉悠...
Thumbnail
平淡、緩慢、沉悶是《我的出走日記》呈現給觀眾的直接感受,然而當你越往它的內裡看下去,會發現若僅以戲劇張力和亮點的角度來看待它是對它最大的誤解,因為它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能或隱晦或坦承地反射我們所處那種現實虛空的狀態,並剖析我們所懷有那些無可奈何的心緒。
Thumbnail
平淡、緩慢、沉悶是《我的出走日記》呈現給觀眾的直接感受,然而當你越往它的內裡看下去,會發現若僅以戲劇張力和亮點的角度來看待它是對它最大的誤解,因為它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能或隱晦或坦承地反射我們所處那種現實虛空的狀態,並剖析我們所懷有那些無可奈何的心緒。
Thumbnail
當假期結束,自由就到盡頭了嗎?過往的旅行,多是為了脫離原來生活的慣性。如今,更多是為了平衡與探索內心。
Thumbnail
當假期結束,自由就到盡頭了嗎?過往的旅行,多是為了脫離原來生活的慣性。如今,更多是為了平衡與探索內心。
Thumbnail
我常覺得,最愉快的休假就是特休,有種世界繼續運轉著,可是我暫時離開軌道,先休息一下,待下一圈再加入的小確幸。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小快樂並不難找。 舉例,期貨業有兩年一次的在職訓練,而且嚴格計算出席率,不能缺席或遲到累計超過三小時。這周下
Thumbnail
我常覺得,最愉快的休假就是特休,有種世界繼續運轉著,可是我暫時離開軌道,先休息一下,待下一圈再加入的小確幸。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小快樂並不難找。 舉例,期貨業有兩年一次的在職訓練,而且嚴格計算出席率,不能缺席或遲到累計超過三小時。這周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