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 AI 之力的 No-code(或 Low-code)平台今年突然變得很熱門,一些非技術背景的人也開始嘗試用 No-code 做開發或管理,尤其結合 AI 後,在服務上更直覺、人性及智慧化,只能說 No-code 真的很潛力無窮。
圖片來源:pexel
2. 高度重視資安的行業:如果是高度重視個資或安全性的行業,例如:診所、銀行等,也可能不合適以No-code 管理,畢竟金融、醫療行業需要用較高標準的安全措施保護資料,這裡廣告一下小弟的團隊今年開發的遠端連線資安控管系統 SOSI,根本是「資安小幫手」。
3. 資料整合及轉移性:我之前常在工作上碰到客戶打給我求救,説他們把資料建在 No-code平台,結果因為公司規模擴大想自建平台,資料的轉移及互通性很低,完全無法「無縫接軌」,最後還花了更多時間、人力及金錢重新客製化系統,完全體現「初期感覺省錢,後期成本浮現」。
以上 3 點,即使有再強大的 AI 功能,仍很難完全避免,更別提還有長期系統維護問題。
超級推薦給不會寫程式的人使用的!雖然不能完全說 No-code 就是設計給不會寫程式的人用的,但我公司行銷、業務部門的同仁在接觸 No-code 後,跟工程師的溝通突然變更順,尤其一些建置網站的專案,因使用場景雛形類似,彼此彷彿吃了「翻譯吐司」找到共通語言。另外新創公司在草創期、預算不足的情況下,也能採用 No-code 建立內部系統,但建議還是要設置短、中、長期規劃,並非一套系統用到盡頭,否則會延伸出上一段提及的問題。
其次,No-code 很適合拿來驗證商業模式。初期使用 No-code 確實有省錢優勢,若是產品型客戶,採用第三方電商銷售平台上架商品,做短期投資,也能節省一些時間成本,甚至可做A/B Test,待結果確認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做技術上的投資。
No-code 結合 AI 我也覺得很棒,但我認為 AI 最大的核心價值在於縮短重複性工作、輔助發想創意等,假設公司真的想省錢,也並非不能採用 No-code,回到文章開頭提及的,「全面理解」No-code 優缺點,才能有效使用它幫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