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背後的資本主義革命:糖、茶、階級、奴隸交織的歷史!

90-avatar-img
發佈於閱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喝下一口飲料,是否感受到這杯飲料,曾經社會階級、資本主義、奴隸與革命的象徵?


糖的奴隸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6/n11773142.htm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6/n11773142.htm


起源到擴張

英語sugar來自法語sure,法語sure來自阿拉伯語sure、梵語sarkara。

糖主要來源於甘蔗提煉出蔗糖,而蔗糖起源於東南亞與印度。

在西元1世紀傳入中國,於西元8世紀伊斯蘭大貿易傳到伊拉克。

並在西元9世紀時,埃及興盛精製糖業。

因為14世紀的瘟疫,造成經濟崩潰也連帶糖產業的衰退。


成長到氾濫

隨著威尼斯人西西里島種植甘蔗,並因為十字軍東征,將糖經由威尼斯傳到歐洲。

糖在歐洲成為極貴重的藥品,宣稱有促進消化的功效。

而後16世紀荷蘭人將甘蔗到巴西種植,此時,歐洲半數糖來自巴西。

並在18世紀,英國人在牙買加建立世界第一砂糖產地。

隨著糖類的普及,從西元1600年英國人一年平均攝取450克的糖,到17世紀中平均攝取2公斤的糖,到最後西元18世紀平均攝取7公斤的糖。

糖逐漸從極貴重的藥品走進生活必需品。


貿易到奴隸

甘蔗收穫後甜度會急速喪失,此時需要大批勞工加工處理,將甘蔗變成蔗糖,促使需要更多的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來自於奴隸貿易的黑奴,從西非運往他處的奴隸總數將近一、兩千萬人,其中三分之一在西元1760~1810中,就代表50年內,台灣1/4的人口數被抓去當奴隸。


茶的革命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973/post/201606090034/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973/post/201606090034/


茶的旅程

茶主要起源於中國,在16世紀,荷蘭人將大量的茶葉運往歐洲。

在18世紀,英國人將茶與麻藥視作相同的物品,同樣可以治療疾病,也會上癮。

在中國 - 唐宋元明清時代,英國人從福建、廣東取得大量的茶葉並與砂糖結合成為英式紅茶。

1750年,英國一年就使用1萬6千頓茶葉。

1760年,工業革命時期,茶葉不足,將茶中混入不純物,成為勞動者廉價假紅茶。

1840年,3萬6千頓使用過的茶葉,被回收再販售。


茶的課稅

隨著英國人使用茶葉的盛行,英國課百分之兩百的茶葉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美國13個殖民地中波士頓,茶葉走私占總體的3/4。

當英國政府為了挽救業界不振且持有大批紅茶的東印度公司,制定茶法,將茶葉降價傾銷於殖民地。

間接導致殖民地茶葉過剩,威脅到走私茶葉商人的利益,為了遏止紅茶傾銷組成自由之子的團體。


茶的革命

1773年12月, 3艘載有茶葉的東印度貨船原本要前往紐約,因風向原因而抵達走私興盛的波士頓港。

這在走私商人的眼中,無疑是赤裸裸的挑釁,約90激進分子裝成印地安人,偷渡上船將船上的茶葉傾倒入大海,並宣示"要把波斯頓港變成茶壺"。

這事件持續延燒到鄰近地區,英國政府決定出兵鎮壓,導致武力衝突,最後爆發美國獨立戰爭。

茶葉課稅,成為壓垮英國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飲料中的糖與茶

過去的奢侈品變成必需品。

至今台灣每人年均吃掉26公斤糖,每年就吃掉60萬噸糖,幾乎領先所有世界先進國家。

而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一杯「全糖」珍珠奶茶,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

當我們喝下一口含糖飲料,這是過去奴隸的血汗,堆砌出的現在文明病風險。


想當年珍珠奶茶只要25元,轉眼間,隨便一杯珍奶都超過50元。

這只是通貨膨脹?還是我們的努力被剝奪了呢?

我們或許不需要發動革命,但可以思考資本社會體制下,我們該何去何從。


在一杯含糖的茶飲料中,藏著無數奴隸與革命。


Ref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979

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8F%B0%E7%81%A3%E6%AF%8F%E4%BA%BA-%E5%B9%B4%E5%90%83%E6%8E%8926%E5%85%AC%E6%96%A4%E7%B3%96-%E4%BD%A0%E7%B5%95%E5%B0%8D%E6%B2%92%E6%96%99%E5%88%B0-%E6%BB%B7%E8%82%89%E9%A3%AF-%E8%B1%86%E4%B9%BE%E6%89%8D%E6%98%AF-000000311.html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661&pid=9709






avatar-img
90會員
188內容數
從走入職場工作,到規劃退休,自由安排人生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90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距今大約5~10萬年前智人遷移出非洲,而後續展開了一段旅程。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站著思考的代價 人類因為站起來思考而偉大,但我們為了能夠直立行走並思考,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我們的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了高達整體能量的25%,從而凸顯了思考是非常高耗能的。此外,我們採
貨幣的歷史,就是貨幣持續不斷貶值的歷史。 貨幣 不斷的匯率波動、債務累積、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緊急紓困。 國家不是必須要捍衛我們的貨幣?國家不是要調節貨幣的供需平衡? 國家干預帶來的不是秩序,而是混亂與經濟動盪,唯一的抉擇是要健全的讓貨幣貶值。 1.自由的貨幣 以物易物 從以物易物
距今大約5~10萬年前智人遷移出非洲,而後續展開了一段旅程。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站著思考的代價 人類因為站起來思考而偉大,但我們為了能夠直立行走並思考,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我們的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了高達整體能量的25%,從而凸顯了思考是非常高耗能的。此外,我們採
貨幣的歷史,就是貨幣持續不斷貶值的歷史。 貨幣 不斷的匯率波動、債務累積、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緊急紓困。 國家不是必須要捍衛我們的貨幣?國家不是要調節貨幣的供需平衡? 國家干預帶來的不是秩序,而是混亂與經濟動盪,唯一的抉擇是要健全的讓貨幣貶值。 1.自由的貨幣 以物易物 從以物易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記錄一下關於學到的咖啡歷史筆記。 前言 根據研究所述,咖啡這種植物為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阿拉伯地區的原生植物,咖啡樹的栽種也是由此地區開始擴散至其他熱帶地區。 關於最初開始飲用咖啡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衣索比亞地區的牧羊人,偶然發現羊群在吃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和葉子後,表現得異常興
Thumbnail
一杯茶對英國人有多重要,最好的例子就是,英國政府在二戰期間幾乎買光了全世界的紅茶...
Thumbnail
倫敦霍尼曼博物館舉辦特展「茶, चाय, Tea (Chá, Chai, Tea)」,展現茶葉在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貌。從路線、發音到茶文化的影響,讓人重新認識隱藏在每一杯茶背後的故事。除此之外,展覽也針對茶葉貿易所帶來的衝突、抗爭與勞動剝削進行探討,帶領觀眾重新審視這一特色飲品所涉及的複雜議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莊園咖啡,莊園紅酒,大家肯定常常聽到!那莊園茶呢?其實,耳熟能響的印度大吉嶺、阿薩姆、斯里蘭卡(錫蘭)、肯亞等全球知名紅茶產區,莊園茶制度早已行之上百年,而且貼近你我品飲生活!   莊園茶,源於十九世紀中期英屬殖民地,從亞洲印度、斯里蘭卡等,一路拓展至非洲肯亞等地。發展之初,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都說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以很多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裡,在茶園裡,是待加工的農作物。在茶店裡,茶是待出售的商品、在酒樓,是解油膩的甘露、在書籍裡,是回顧過去的歷史。茶有金融屬性,有社會屬性,也有文化屬性,但是最終在我眼裡,它是連結人與自然的媒介。 無論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記錄一下關於學到的咖啡歷史筆記。 前言 根據研究所述,咖啡這種植物為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阿拉伯地區的原生植物,咖啡樹的栽種也是由此地區開始擴散至其他熱帶地區。 關於最初開始飲用咖啡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在衣索比亞地區的牧羊人,偶然發現羊群在吃了某種灌木的果實和葉子後,表現得異常興
Thumbnail
一杯茶對英國人有多重要,最好的例子就是,英國政府在二戰期間幾乎買光了全世界的紅茶...
Thumbnail
倫敦霍尼曼博物館舉辦特展「茶, चाय, Tea (Chá, Chai, Tea)」,展現茶葉在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貌。從路線、發音到茶文化的影響,讓人重新認識隱藏在每一杯茶背後的故事。除此之外,展覽也針對茶葉貿易所帶來的衝突、抗爭與勞動剝削進行探討,帶領觀眾重新審視這一特色飲品所涉及的複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