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淵猛「紅茶之書」讀後摘要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真的超級愛喝紅茶,幾乎每天都會喝!我想大家對紅茶的印象應該就是在阿薩姆或是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這三個品牌為最熟悉,或是7-11的特上紅茶或麥香紅茶?

愛喝紅茶的我,對這本書非常感興趣,在書店看到這本毫不猶豫的就買了,這本書集合了泡茶技巧和一些小常識及食物上的搭配,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紅茶之書—磯淵猛
raw-image


這些是我整理出來的摘要:


ㄧ、紅茶的基本認識

二、紅茶的泡法

三、奶茶

四、與食物的搭配


有興趣的話一起看下去喔~

ㄧ、紅茶的基本認識☕️black tea 

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比綠茶多了發酵的過程,這兩種茶是出自同一種茶樹。

生葉透過揉捻之後,茶葉纖維會被破壞,與氧氣接觸後產生發酵作用,發酵作用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鞣質酸減少,茶葉會從原本的綠色轉為茶色,最後變成咖啡色,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和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等芳香物質。

二、紅茶的泡法⏳

🔺泡出美味紅茶的3大要素:

味道、香氣、茶色

🔺規則:

觀察熱水沸騰狀態

使用含氧量高的熱水(約95~98度)形成跳耀現象。

(我自己有實驗過,當水沸騰到100度時氧氣消失是一瞬間的)

無論使用硬水或軟水,一定要用新鮮的水,寶特瓶的水也可以,但一定要倒掉一些再蓋上瓶蓋上下搖晃讓空氣混入水中即使是一人份的紅茶,開水量也要多,太少很容易沒氧氣。

至於使用軟水或硬水沖泡,大家可以自行實驗觀察有何變化!無論是顏色或是起喝起來的感覺一定會有差異的喔。

當水面產生大量氣泡、水花四濺時就要馬上熄火,倒入熱水時一定要一口氣往茶葉沖下去,氧氣氣泡會更容易附著在茶葉上,使得茶葉浮在水上,茶葉會隨著氧氣泡沈到水底,之後再藉由熱對流作用浮上水面,形成跳躍現象,色香味才能充分釋放,香氣風味較為突出。

該圖片來自紅茶之書

該圖片來自紅茶之書

三、奶茶🥛 |日本🇯🇵milk tea ,英文說法tea with milk

英國紅茶的文化—下午茶盛行於全世界,連帶也使得紅茶加牛奶的喝法也成為世界主流的茶飲之一。

英國人喝紅茶非常堅持一定要用低溫殺菌牛奶,因為這種牛奶很適合搭配口感滑順的高脂食物,而泡奶茶時熱紅茶先加的話,鮮奶下去一瞬間會有蛋白質變性現象,會出現不好聞,焦臭類似硫磺的味道

🔺奶茶的正確泡法👇🏻

1.先泡紅茶。茶葉份量要比一般較多。

2.在茶杯注入熱水溫杯1~2分鐘,避免倒入常溫牛奶後會冷掉。

3.倒掉熱水,加入20~30cc的低溫殺菌牛奶。

4.以茶漏將濃郁的紅茶由上往下沖入牛奶中,倒至約九分滿。

這樣泡起來不會太過於溫涼,可品嚐的熱呼呼的奶茶!

✨在這裡想私心推薦我近期覺得好喝的鮮奶—崙背鮮乳,這是我在飲料店看到的品牌🤣當下覺得搭配鐵觀音很好喝,所以就去看看全聯有沒有,單喝口感很滑順濃郁,泡紅茶也很好喝,但它是高溫殺菌,來自於雲林縣崙背鄉,也是台農乳品廠精選小農的首支主打品牌,時常要買都找不到!也因為是小農品牌,產量可能也比較少。

該圖片來自紅茶之書

該圖片來自紅茶之書

四、與食物的搭配🍰

在常見的英式下午茶中,紅茶搭配三明治、司康、蛋糕等食用,紅茶多是搭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是因為紅茶中具有單寧酸,單寧酸是紅茶澀味與香氣的來源,有助於沖刷口腔中的油脂,建議可以搭配的食物有高脂肪含量的餐點,例如奶油餅乾、鬆餅、蛋糕等甜點;以及中式料理、炸物等鹹食。

以冰紅茶來說,香氣較為柔和,可以搭配脂肪含量較少、味道較明顯的餐點,例如海鮮、咖哩、義大利麵、蛋料理等。

該圖片來自紅茶之書

該圖片來自紅茶之書

以上。

若對紅茶有興趣不妨也買一本看看,裡面還有更多內容,告訴你紅茶的種類及產地和歷史人物,一起成為紅茶愛好者!

👏🏻歡迎追蹤我或追蹤我的ig🔥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嗨,我是喜歡帶妝上班的小的廚師👩🏻‍🍳我叫ɀ​ꫝ​ꫀ​ꪀ。 我喜歡美妝、品酒、料理、聽嘻哈音樂。 想當chef 是因為從小就喜歡跟在媽媽身旁一起煮菜、或是看著媽媽煮,一道菜想要什味道、要加多少量的鹽巴或水,舌尖上的演化令我感到非常有興趣。 有學過日式料理,我很會炸入口即化的天婦羅、我
嗨,我是喜歡帶妝上班的小的廚師👩🏻‍🍳我叫ɀ​ꫝ​ꫀ​ꪀ。 我喜歡美妝、品酒、料理、聽嘻哈音樂。 想當chef 是因為從小就喜歡跟在媽媽身旁一起煮菜、或是看著媽媽煮,一道菜想要什味道、要加多少量的鹽巴或水,舌尖上的演化令我感到非常有興趣。 有學過日式料理,我很會炸入口即化的天婦羅、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泡一壺好喝的茶,擁有三心,感恩的心、細膩的心及愛心,喝茶的人久久難忘依戀於心。 泡茶文化在各國 都有其聞名原因,日本茶道講究禮儀、精神層次,英國則有特殊香溢聞名花茶,台灣的茶香是樸實無華的自然香氣,沒有誰是冠軍,但都有相似之處,則是擁有三心泡的茶,茶香總能讓人心曠神怡。 喝茶屬自然健康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英國人可以因為各種泡茶步驟跟你辯論一整天,但他們都同意一件事,那就是「把水煮沸」才可以泡茶....
Thumbnail
今年一月底的時候,美國一位科學家出了一本新書 ,從化學的角度說他找到製作一杯「完美」紅茶的配方.....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泡一壺好喝的茶,擁有三心,感恩的心、細膩的心及愛心,喝茶的人久久難忘依戀於心。 泡茶文化在各國 都有其聞名原因,日本茶道講究禮儀、精神層次,英國則有特殊香溢聞名花茶,台灣的茶香是樸實無華的自然香氣,沒有誰是冠軍,但都有相似之處,則是擁有三心泡的茶,茶香總能讓人心曠神怡。 喝茶屬自然健康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Thumbnail
英國人可以因為各種泡茶步驟跟你辯論一整天,但他們都同意一件事,那就是「把水煮沸」才可以泡茶....
Thumbnail
今年一月底的時候,美國一位科學家出了一本新書 ,從化學的角度說他找到製作一杯「完美」紅茶的配方.....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