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許可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世紀網路剛興起時,有人超級樂觀地說:透過網路,可以輕易查找一切寶貴知識,不用再跑圖書館、翻各式文獻,大家一定都會變得更聰明、知識更豐富!

二三十年過去了,這個預言看來沒有成真。如今人們關心的,是網路上各種造假甚至詐騙資訊,如何瞬間流傳到成千上百萬人眼前。

而且,嚴謹、硬核的知識頻道,流量始終高不到哪去。相反地,坐擁千百萬流量的網紅,往往懂得經營粉絲群、製造情感效果,知識性卻未必多高。

人們漸漸發現,在一個輕鬆上網的時代裡,預設大家都會認真查找與過濾資訊,一開始就是錯的。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認為,這情況跟道德許可證很像。

所謂道德許可證(Moral licening),是社會心理學觀察到的現象:我剛剛才做了一件好事,所以現在放縱一點也沒關係。

我白天有去健身房,所以半夜可以吃鹹酥雞;我昨天牽老太太過馬路,所以今天亂丟垃圾沒什麼;我平常有捐款給孤兒院,所以偶爾酒駕也沒關係。

這套用到網路文化上,則是知識許可證:我平時都有努力學習與工作,所以上網時隨意看看、無腦發言,也是理所當然。

更直白地說,人們對於網路的定位,一開始就是休閒娛樂,而非認真上課。要人在休閒時自行檢核資訊,本來就不容易,除非生活中真有什麼大事需要解釋或解決。這也就導致,學生們上課時學習媒體識讀,下課後繼續打手遊或滑搞笑影片。

所以就我測試,在教學生媒體識讀、辨別資訊之前,應該先談網路使用習慣,搭配人物故事更好。譬如:如果某人經常以為,自己擁有知識許可證,現有的就夠了不必再吸收太多新知,這可能會導致哪些事,又是好是壞?

(倒不是說人們一定得吸收新知,但這問題值得先行思考。)

根據「We are social」機構的最新調查(見附圖),臺灣人平均每天在線八個小時,而會因研究某事而使用網路者,約佔四成左右(並未統計用時長短)。如果想要減輕知識許可效應、提升求知比例,可從使用習慣開始改變。

以FB、YT或播客為例,先找一兩個適合自己的、評價較高的知識性頻道來跟,養成每天多了解一些的習慣,我相信是比較好的起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4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套用到網路文化上,則是知識許可證:我平時都有努力學習與工作,所以上網時隨意看看、無腦發言,也是理所當然。
Thumbnail
這套用到網路文化上,則是知識許可證:我平時都有努力學習與工作,所以上網時隨意看看、無腦發言,也是理所當然。
Thumbnail
你是否和我一樣,都是從網路得知最新資訊?懶人包之類的。 我們是否曾經有做過查證呢?我是沒有😏 所以我對網路的認知就是70~80%的信任度。 再來就是靠自己花時間去查閱了。驗證了。 不過我們有需要特別去驗證網路資訊嗎? 不全然需要。 看你對資訊的需求。 所以這邊,我要向
Thumbnail
你是否和我一樣,都是從網路得知最新資訊?懶人包之類的。 我們是否曾經有做過查證呢?我是沒有😏 所以我對網路的認知就是70~80%的信任度。 再來就是靠自己花時間去查閱了。驗證了。 不過我們有需要特別去驗證網路資訊嗎? 不全然需要。 看你對資訊的需求。 所以這邊,我要向
Thumbnail
約莫十年前,臉書在台灣開始流行,瞬間所有大學生在交朋友時都問「你的臉書帳號是?」,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人人都可以上網的時代,社群媒體攻佔了所有人的眼球。
Thumbnail
約莫十年前,臉書在台灣開始流行,瞬間所有大學生在交朋友時都問「你的臉書帳號是?」,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人人都可以上網的時代,社群媒體攻佔了所有人的眼球。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和手機已經成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行各業都連上了網路,讓商業、醫學、教育等領域科技化、國際化,所以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保持對網路的理解,不要在這個步調匆匆的時代掉隊⋯⋯相信你們已經聽到爛了,我也是。 所以當撇除官方想法後,你怎麼看待網路這件事? 日常生活? 生活生活,總得先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和手機已經成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行各業都連上了網路,讓商業、醫學、教育等領域科技化、國際化,所以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保持對網路的理解,不要在這個步調匆匆的時代掉隊⋯⋯相信你們已經聽到爛了,我也是。 所以當撇除官方想法後,你怎麼看待網路這件事? 日常生活? 生活生活,總得先
Thumbnail
有了網路,讓你重複娛樂的資訊近乎無限,讓你持續進步的知識也近乎無限,這句話每個人都能懂,但能否促成任何正面轉變,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有了網路,讓你重複娛樂的資訊近乎無限,讓你持續進步的知識也近乎無限,這句話每個人都能懂,但能否促成任何正面轉變,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如果能夠理解孩子與我們在網路經驗上的差異,承認他們的難處可能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百分百體會的,或許我們會領悟到,孩子不只是需要限制、規範或法條,更需要同理與引導;如果能夠真實地審視自己,或許我們會發現,在網路世界裡,有時我們和孩子並無太多不同......
Thumbnail
如果能夠理解孩子與我們在網路經驗上的差異,承認他們的難處可能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百分百體會的,或許我們會領悟到,孩子不只是需要限制、規範或法條,更需要同理與引導;如果能夠真實地審視自己,或許我們會發現,在網路世界裡,有時我們和孩子並無太多不同......
Thumbnail
真相不重要?!只因人們更信他們的「事實」!  你以為我介紹這本書只是要說網路讓你變笨!別逗了!這本書沒那麼膚淺!你沒看到,書名後面是問號「?」好嗎?  你一年看到的文字有上百遍跟你說網路不好,紙本書沒落了,人們不再閱讀了……,有多少位作者會說這一切都是資訊「歷史的演變」、「科技革命」呢!
Thumbnail
真相不重要?!只因人們更信他們的「事實」!  你以為我介紹這本書只是要說網路讓你變笨!別逗了!這本書沒那麼膚淺!你沒看到,書名後面是問號「?」好嗎?  你一年看到的文字有上百遍跟你說網路不好,紙本書沒落了,人們不再閱讀了……,有多少位作者會說這一切都是資訊「歷史的演變」、「科技革命」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