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研究所哲學諮商的課程的主題,其實我已經在腦中研究很久,我也出過兩本書在研究投資理財的問題。照理說應該駕輕就熟,可是我還是遭遇到新的問題。那就是我究竟是在販售知識,還是在幫助客戶?
以前寫書,寫文章,或是開訂閱,都像是站在闡述理念,或像是販售知識的角色。我嘗試用理性,用理論或是數據,去講解我的認知,讓讀者能夠知道並了解某種知識,某種投資方法,某種投資理論。
可是在哲學諮商學程,關心的是客戶的問題。客戶為什麼會產生那樣的認知,要如何扭轉客戶的認知,如何把客戶悲觀、負面、否定等情緒,轉向正面、積極、努力的美德,則是更重要的事情。
有一個名詞叫做"認知失調",意思就是我們知道吸菸有礙健康,但是我們有時候就是無法克服,繼續吸菸。我們理性上知道某件事情,但是我們有時候就是做不到。這種認知失調的現象,也是諮商師要幫助客戶戰勝心魔的地方。
販售知識就沒這個問題。販售知識,作者只要闡述並推銷知識商品,讀者購買之後是否能真能解決他的問題,不是那麼重要。而哲學諮商的目的是要解決客戶問題,所以建立長久的信任關係,站在客戶的角度替他們思考他們的切身問題,則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比如,我們身為獨立的大人,是否忘記當年那個身為小孩子的自己,是怎樣學習的?小孩子是不是透過模仿,先學習一些簡單的東西,然後透過像是"試水溫"那樣的行為建立信心,然後才慢慢學會一些複雜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遇到困難,心理上是不是都會希望父母隨時在旁邊提供協助?
當站在知識販售那一邊的時候,老師專注的如何完善這個知識,讓這個知識是正確並完美沒有缺陷的東西。專注的是如何設計教具教材,讓學生快速吸收。可是如果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則會開始思考如何讓他們從簡入深避免一開始就學習複雜的理論而喪失學習動力。由於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所以也會因材施教。有的學生需要透過小額投資這樣"試水溫"的行為來建立自信心,有的不需要這樣的過程。
所以透過這次的課程,以客戶的心為出發點,解決案主的問題,這是我覺得比較大的轉變。或許這也可以解釋,一些理財課程,或許就像戒菸課程,通常很難解決客戶的問題。因為我們並沒有從客戶的心理出發,去解讀他們的行為。所以我這次哲學諮商的解決方案,也對於心理素質/金錢觀有所著墨。
我有一個朋友,一直想要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他有時候會莫名發憤圖強,上網購買一些英文書,一些教材,讀個幾天,然後放棄。過陣子被甚麼刺激到,又會發憤圖強一次,然後又買了某些課程,然後再次放棄。週而復始。
所以,投資人要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如果自己需要的是專業知識,那去購買課程,學習專業知識,這是對的方法。可是有的人需要先釐清自己的心理問題。就像我在"傻多存股法"一書當中提到的,投資是數學問題,可是心理問題沒解決之前,數學問題是沒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