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閱讀筆記(親子教育) @ 管教啊,管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編自從發表上一篇閱讀筆記後,中斷了兩年,趁著Covid-19疫情襲擊的這兩年,在工作之餘選擇回到學校繼續充電,專心接受學校的報告、作業、考試與課程的震撼洗禮,順利畢業後的某一日,在書櫃翻著多年前買的一本親子教育書,想想也是時候該回來,繼續翻開屬於肯尼閱讀筆記的美好時光。

 

本書是暢銷知名親子作家汪培珽在十多年前的一本書,雖然轉眼間小編的女兒也邁向七年級,不過在細細品味該書仍是別有一番風味。「管教」中的管是管理,教是教導,小孩是需要管教的,誠如在作者於書中所言:「不是小孩只要我喜歡,就什麼都可以,這不是崇尚自由,而是放任,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通常是無法讓你隨心所欲的,無論是在學校、在職場或是婚姻關係中皆然。當父母不管教小孩時,小孩的童年也會被一團糟圍繞。不守紀律的孩子,通常也與不快樂的孩子,劃上等號。因為不被團體認同的孩子,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如果你愛孩子,就必須要好好的管教。」小編彙整書籍中作者對於管教這議題所無處不散發出的人生智慧,願為人父母的我們,當面對小孩時,都能喚起內心深處的耐心與不妥協。

 

「父母試著用最大的耐心來尊重孩子;孩子,就會生出最大的自尊心來規範自己。」

 

一、需要變法維新的父母

  • 每個「不」字後面,都要接「三分鐘的道理」。好好跟孩子說話,是一個以寬厚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養育孩子,一定要遵循辛苦後甘的方向。苦的時間不會太長,就是人格塑形的頭幾年;甘的時間呢?是看不到盡頭的。你幫孩子做的越多,不見得越是個好爸媽;但你願意跟孩子透過說故事來解釋的道理越多,肯定就一定是,畢竟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 跟孩子說道理,不是要父母刻意委屈討好,而是我們必須要拿出一種領導孩子的堅定態度,帶領著他們慢慢養成「通情達理,體貼他人」的人格特質,更白話一點就是「將心比心」。道理只需要父母的兩樣東西-「耐心」和「不妥協」的態度。父母不要低估小孩對事情的理解能力,也不要低估小孩「想要了解各種事情來龍去脈」的需求程度。
  • 改變,從父母做起。當孩子兩歲時,我們可以輕易忽略他,簡單帶過任何一件事情;當孩子十二歲時,他也可以輕易忽略你,簡單帶過應該讓你知道的任何一件事。不要從小對孩子就抱有偏見,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形象,都會是在現實中實現的。記得,教養環境,才是決定孩子向東走還是向西走的關鍵因素。
  • 要給孩子頂嘴的機會,頂嘴是父母的定義,在孩子的字典裡,那叫討論。喜歡意氣用事的孩子,是喜歡用意氣用事話語的大人教出來的。從一開始,父母對帶孩子的方式,不管孩子有多小,如果都能堅守不意氣用事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孩子就會用明理的方式來回應父母的管教。建議處理孩子唱反調時的做法是「父母先停止說話」,因當溝通的一方已經出現不理性的時候,就應該是溝通結束的時候。
  • 在教養的字典裡,不該有「算了」這兩字,因為父母一旦妥協或心軟,選擇這個讓自己一時輕鬆的方式,下次孩子就會用更強的力道來挑戰你的原則,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小孩在公共場所打滾的最初成因。今天心軟,明天就會後悔。
  • 父母的情緒陰晴不定,是做孩子的夢靨,有凡事願意好好跟孩子說話的父母,才有情緒穩定的孩子。親子間的溝通模式,是需要時間建立的,好的壞的都一樣。親子間的溝通模式一旦建立,不容易在短時間改變,好的壞的都一樣。
  • 問題,往往都不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孩子都很好教,最難溝通的是父母,當小孩在學校製造風波時,父母親常反過頭來送給老師一句話:「我的孩子在家裡都很乖巧啊,怎麼到學校就變成這個樣子。」
  • 父母試著用最大的耐心來尊重孩子;孩子,就會生出最大的自尊心來規範自己。父母越從正面的態度和角度來鼓勵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減少生活上的負面行為。如果父母沒有時間和耐心面對孩子,只會在遇上孩子不乖時下猛藥(罵人打人、意氣用事、玉石俱焚、威脅利誘),但猛藥就只能收一時之效,有人長期吃猛藥而把病治好的嗎?
  • 懲罰,是管教中的最後手段。父母該嚴肅的時候,不要裝和藹;教小孩的時候,千萬不要笑,因為小孩的堅強意志,是超乎父母想像的。若小孩一味做錯了事,建議透過「隔離」在房間的方式來處罰,小孩是最怕被隔離的,因為會讓其當下的生活和遊戲被強制中斷,惟如果是離不開媽媽的小孩,建議陪孩子一起進入房間,此時也是牽涉到父母的耐心。小孩子是最容易改邪歸正的動物,只要父母願意間堅持原則,孩子不會去浪費時間挑戰父母的,因為她知道你不會給他任何一次僥倖的機會。隔離時間則視當下狀況而定,對小小孩,兩分鐘可能已經很久;但小孩個性很倔強,可能二十分鐘也不夠,當然過程中他表現出下次不再犯的態度,就可以馬上停止。
  • 父母不知拿捏輕重的權威,常常是侵蝕親子關係的毒藥。父母的權威要小心使用,千萬不能因為你有個聽話的孩子,就隨意揮霍它,尤其是對已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知變通自己的教養態度,還將小孩當作小嬰兒看待,等問題朝向你衝撞過來時,父母通常很難招架住。
  • 當孩子一連說了幾次的「我知道」,那麼父母還停不了口的話,那麼將來父母罵孩子「我的話你當耳邊風」就是必然的結果;也不要一邊抱怨孩子不聽話,卻又一邊猛買玩具給他們,玩具無法讓你的孩子聽話,一點都不能。
  • 避免在外人面前責罵或處罰孩子,小孩也需要面子,更不要翻舊帳,從前發生過的事情從前就說過了,一旦父母開啟翻舊帳模式,小孩也會學會這方式來對待父母,畢竟小孩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 每天30分鐘,利用孩子睡覺前,跟他說說話、聊聊天。小小孩,則可以用念故事書給他聽的方式來代替說話。這叫做「愛的時間」,孩子的行為沒有導正前,都不可以停止。

 

二、 怎麼跟小孩說道理

  • 為什麼不能搶弟弟妹妹手上的東西?
    「你不會喜歡別人搶你手上的東西,對不對?所以你也不能動手搶別人手上的東西。」
    「但那是我的東西!」「好好跟對方說,倘若還是不肯還你的話,在家裡就找爸爸媽媽幫忙,在學校就要找老師幫忙,而非動手」,惟記住,爸媽主持公道時並非把弟弟妹妹手上的東西搶過來(錯誤示範),而是說道理。
  • 為什麼要打他?
    「因為他罵我。」 現實世界,打架的情節和處罰比罵人的重,若警察在路上見到兩個人互罵多半不會介入,但只要打架,警察就會介入並直接問「誰先動手的?」
  • 為什麼不能一直包著尿布?
    因為穿尿布會很不舒服,尤其是在悶熱的天氣裡,屁股會濕濕的,寶貝是不是很難受呢?如果換上這件可愛的小內褲,可以變得很涼快喔。
  • 為什麼不要用哭來表達事情呢?
    你心裡有話想說,可以慢慢地跟媽媽說或是跟媽媽討論,但如果大家都用哭來回應你的話,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會變得很亂呢?哭有沒有讓你吃到糖果餅乾呢?沒有,從來沒有,但是不哭好好說,也不一定有餅乾可以吃。「步行做的事情,不行就是不行,無論你是哭還是不哭,都還是不行。」總以哭來達到目的的孩子,問題往往不在孩子,而是在於父母的堅持力夠不夠。
raw-image


參考書目: 汪培珽(2010),《管教啊,管教》。愛孩子愛自己 。

 

關鍵字:管教、親子教育、汪培珽、說道理、肯尼閱讀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的沙龍
11會員
43內容數
2024/07/14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7/14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2023/12/10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 Bezos)認為此本書「堪為全球商學院的模範教材」。作者喬利從探討工作的意義切入,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如何對工作產生熱情;接著說明宗旨型人性組織的理念與最後透過宗旨型領導的五個關鍵要素,致力於從「利潤」到「宗旨」的重大轉向,重新建構「員工→業務→財務」的正確路徑。
Thumbnail
2023/12/10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 Bezos)認為此本書「堪為全球商學院的模範教材」。作者喬利從探討工作的意義切入,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如何對工作產生熱情;接著說明宗旨型人性組織的理念與最後透過宗旨型領導的五個關鍵要素,致力於從「利潤」到「宗旨」的重大轉向,重新建構「員工→業務→財務」的正確路徑。
Thumbnail
2023/11/26
團隊激勵一直都是公司常見的訓練課題之一,但即使講師口若懸河,課程參與同仁覺得受益無窮,課程結束回歸單位後仍得面臨與現實相互出入的狀況。試問,若我們身為管理者,是否一直默許或選擇消極的方式,讓以下狀況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組織中呢?我們若想做,我們會想出數十種解決方法;我們若不想做,會想出數百種的推託藉口。
Thumbnail
2023/11/26
團隊激勵一直都是公司常見的訓練課題之一,但即使講師口若懸河,課程參與同仁覺得受益無窮,課程結束回歸單位後仍得面臨與現實相互出入的狀況。試問,若我們身為管理者,是否一直默許或選擇消極的方式,讓以下狀況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組織中呢?我們若想做,我們會想出數十種解決方法;我們若不想做,會想出數百種的推託藉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不守紀律的孩子,通常也與不快樂的孩子,劃上等號。因為不被團體認同的孩子,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如果你愛孩子,就必須要好好的管教。」小編彙整書籍中作者對於管教這議題所無處不散發出的人生智慧,願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喚起耐心與不妥協。
Thumbnail
不守紀律的孩子,通常也與不快樂的孩子,劃上等號。因為不被團體認同的孩子,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如果你愛孩子,就必須要好好的管教。」小編彙整書籍中作者對於管教這議題所無處不散發出的人生智慧,願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喚起耐心與不妥協。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教養孩子,真的是一條無止盡的學習之路,孩子是最好的導師,總是教會了我們許多事。在這條路上,期許身為爸媽的我們,都是彼此支持與關懷,而不是互相謾罵或攻擊對方。 父母難為也別彼此為難,即使教養理念不同,即使不能接受對方的建議,那就給個微笑,祝福彼此吧!
Thumbnail
教養孩子,真的是一條無止盡的學習之路,孩子是最好的導師,總是教會了我們許多事。在這條路上,期許身為爸媽的我們,都是彼此支持與關懷,而不是互相謾罵或攻擊對方。 父母難為也別彼此為難,即使教養理念不同,即使不能接受對方的建議,那就給個微笑,祝福彼此吧!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親子教養的書,作者將書本內容分為教養孩子九個主題:控制、不成熟、鬧脾氣、兄弟姊妹、遊戲、學習、自尊、社會,最後以獨立作為結尾。內容涵括了教養孩子會遇到的大部分問題以及該如何做出合適的應對。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親子教養的書,作者將書本內容分為教養孩子九個主題:控制、不成熟、鬧脾氣、兄弟姊妹、遊戲、學習、自尊、社會,最後以獨立作為結尾。內容涵括了教養孩子會遇到的大部分問題以及該如何做出合適的應對。
Thumbnail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在「想要」跟「需要」的感覺上時常是模糊不清,明明知道這個爸媽有說過不可以,但就是偏偏要,而且有時看到孩子的堅持,爸媽覺得偶爾讓一次就好,下不為例,並明確的告知孩子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下次再碰到,卻也忘了「上次的最後一次」,孩子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堅強信念,只要他們想要,就會努力
Thumbnail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在「想要」跟「需要」的感覺上時常是模糊不清,明明知道這個爸媽有說過不可以,但就是偏偏要,而且有時看到孩子的堅持,爸媽覺得偶爾讓一次就好,下不為例,並明確的告知孩子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下次再碰到,卻也忘了「上次的最後一次」,孩子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堅強信念,只要他們想要,就會努力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Thumbnail
教養子女是我們這輩子最艱難的課題之一。日常生活的壓力讓許多父母深感罪惡、反覆煎熬,心想如果有多一點的時間、少一點的疲倦,或甚至只要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就能夠做得更好一點。人類的天生構造其實無法處理現代生活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也因此讓我們難以傾聽與生俱來的父母本能。
Thumbnail
這兩天把它看完了,超級推薦,身為父母沒有拜讀過將會是一大遺憾,讓人相見恨晚。
Thumbnail
這兩天把它看完了,超級推薦,身為父母沒有拜讀過將會是一大遺憾,讓人相見恨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