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慈悲22--突如其來的自責,還有不時的不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母親很難有不焦慮的時候,至少我沒有見過她可以自在地與他人相處,在我記憶裡並不記得她能夠允許別人自在的做他們自己。

於是,大多數時刻,要不他人順著母親的意見說話與互動,要不就是未如母親的預期,母親則會開始叨念,或是視親疏遠近而責備、怒罵。當然,越親近的人母親講話越是不客氣。

我現在知道那是事情未如她控制而引起的焦慮,所以她想要透過這些投射性認同的行為,去指責與互動,我覺得這對她的焦慮有幾個作用。

最基礎的作用是,引起這些近乎衝突的互動,反倒是讓她在焦慮中感到有如從前的熟悉與放心,相比於衝突,或許安靜、放鬆、自在更讓她無所適從,或是感到風雨欲來,而透過她的行為控制這個場面成為不愉快的、衝突的,卻可以讓她從焦慮中緩解下來。

更內在一點的作用是,她無法接受的部分她必須要投射在別人身上,像是她最常對我指責的不聽話與不配合,這些不聽話與不配合對她而言是負向的。儘管實際上不見得我每一件事情都反抗她,而是她沒有意識到是她自己不能接受那些負向的部分(不聽話與不配合),而必須要投射出來,並且攻擊那個已經被她投射的我,所以我被她攻擊,是因為我被她投射了那些她無法接受的負向部分,她是在攻擊那些負向的部分,只是那些部分在我身上,而我同時也成為她認為的壞人。

另一個作用是,當我成為她歸類的壞人時,這樣好壞分明的角色,比較不會再增加她的焦慮,因為她沒有辦法接受人是有部分的好與部分的不好的,她只能接受好的人(全然對她好的人),還有壞的人(全然對她不好的人),並沒有中間的角色。

因此,當她責備攻擊壞人時也有兩種作用,一種是藉此期待我要變成那個聽話配合的好人,另一種則是若我沒有即刻轉變為好人,那麼身為壞人的我,理當得到來自於她的懲罰,而她可能自己也沒察覺到這種懲罰,其實是她意圖想要消滅那個她所投射給我的無法接受的部分,既然是無意識地想要消滅這個威脅,她就無法留意自己口語或肢體的下手輕重。

身為她孩子的我,過去是非常困難於區分這些對我的責備怒罵其實是源自於她想緩解焦慮的需求,源自於她無法接受人是有好有壞的可能,源自於她無法接受自己的某些部分,也源自於她並不覺察或面對。

讓我和自己說說話:

過去,你總是懷疑自己是否真像母親指責的那麼不堪,甚至你清楚的知道,你在這幾十年間內化了這些指責,甚至內化了她無時無刻的焦慮,於是這讓你自責,同時也讓你不安。

當你漸漸明白這些事情的存在,你也留意到自己也不由自主的會在某些人際關係中啟動屬於你自己的投射性認同,這幾乎無可避免,可是,也好在你留意到了,你想要弄懂這些事情,你想要在母親的投射中把她的投射如如不動的還給她。

你更想要在自己的投射時,找機會把這些投射收回來好好面對與整理,試著去接受那些你發現到無法接受的自己,你想攻擊的他人,並不是你真正厭惡的人,而或許是他身上有著你可能厭惡的自己。

這些事情的改變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快速解決你的焦慮,卻可能在你收回投射的過程中憂鬱與沮喪,可是你知道這一遭終究是要走的,不然就是母親與你的投射性認同,將會在你與孩子之間重演,孩子內化你的指責還有焦慮,他們也將因為焦慮,而必須在人際之間無時無刻的啟動他們自己的投射性認同,你並不希望如此。

我想告訴你,總是會有進展的,隨著你收回的投射性認同越多,你就越有機會辨識與不總是啟動,總是會有進展的。


2023.10.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布拉喬巴的沙龍
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自我對話探索過去所迴避與壓抑的情緒與情感,希望慈悲諒解自己。
2023/11/13
她好像總是謙虛著自己什麼都不會,可是我不能確定那是不是自卑,我很少遇過和自己的自卑處得那麼好的人,她不埋怨也不比較,也幾乎沒有見過她防衛的情緒,所以我無法確定那是不是自卑,或是,她覺得只是認份。
2023/11/13
她好像總是謙虛著自己什麼都不會,可是我不能確定那是不是自卑,我很少遇過和自己的自卑處得那麼好的人,她不埋怨也不比較,也幾乎沒有見過她防衛的情緒,所以我無法確定那是不是自卑,或是,她覺得只是認份。
2023/10/20
如果一個人的照顧者有許多投射性認同,而不是真誠、一致、同理的情感反應,那麼被投射性認同照顧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是非常困惑的
2023/10/20
如果一個人的照顧者有許多投射性認同,而不是真誠、一致、同理的情感反應,那麼被投射性認同照顧長大的孩子,可能會是非常困惑的
2023/10/17
我其實有一種直覺,妳說的這些,是妳的選擇,為什麼要把帳都算在我們頭上
2023/10/17
我其實有一種直覺,妳說的這些,是妳的選擇,為什麼要把帳都算在我們頭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母親的不斷索愛,是否也讓妳曾有過**“無論我如何做,如好討好,媽媽總是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的感受呢?**妳是否也曾有想過或實際行動跟母親反抗過,表面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種無法言喻複雜感受,如同作者以下所述嗎?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羞恥——「我這麼
Thumbnail
母親的不斷索愛,是否也讓妳曾有過**“無論我如何做,如好討好,媽媽總是對我永遠都不滿意,她是不是不愛我?”的感受呢?**妳是否也曾有想過或實際行動跟母親反抗過,表面若無其事,其實內心有種無法言喻複雜感受,如同作者以下所述嗎?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羞恥——「我這麼
Thumbnail
家人的轉變,讓我覺察到小時候自己的恐懼及不安全感來自於我總是讓她生氣, 長大後才知道她的情緒其實突顯出內心的失衡和無法控制的生活狀態。
Thumbnail
家人的轉變,讓我覺察到小時候自己的恐懼及不安全感來自於我總是讓她生氣, 長大後才知道她的情緒其實突顯出內心的失衡和無法控制的生活狀態。
Thumbnail
長期用情緒來控制他人的,其實內在非常需要被愛被在乎。
Thumbnail
長期用情緒來控制他人的,其實內在非常需要被愛被在乎。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在有記憶以來,好像從國中開始吧,我常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裡,說真實的,我不知道原因,如果細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父親會一直對母親說一些羞辱的話或是對母親頤指氣使,我對於那些情境心裡有很多的憤怒與怨恨,我想保護我的母親免於父親各式各樣的言語責難,但母親總是要我不要頂嘴,但我其實就是想為我母親出
Thumbnail
在有記憶以來,好像從國中開始吧,我常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裡,說真實的,我不知道原因,如果細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父親會一直對母親說一些羞辱的話或是對母親頤指氣使,我對於那些情境心裡有很多的憤怒與怨恨,我想保護我的母親免於父親各式各樣的言語責難,但母親總是要我不要頂嘴,但我其實就是想為我母親出
Thumbnail
換句話說,在你還無法有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尚未形成之前,你已開始累積爸爸媽媽給你的一切,包括價值觀、對世界的概念、對他人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對你自己的概念。而其中,媽媽對孩子內在安全感及生命價值感的影響,更勝於來自父親的影響。
Thumbnail
換句話說,在你還無法有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尚未形成之前,你已開始累積爸爸媽媽給你的一切,包括價值觀、對世界的概念、對他人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對你自己的概念。而其中,媽媽對孩子內在安全感及生命價值感的影響,更勝於來自父親的影響。
Thumbnail
前幾日,和友人S聊到原生家庭對個人影響甚鉅這件事,S主修心理諮商相關科系,我們討論交換著想法,她是能夠將傾聽者的角色扮演得很好的人,於是我自然談起了我的家庭,關於母親⋯⋯
Thumbnail
前幾日,和友人S聊到原生家庭對個人影響甚鉅這件事,S主修心理諮商相關科系,我們討論交換著想法,她是能夠將傾聽者的角色扮演得很好的人,於是我自然談起了我的家庭,關於母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