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休耕了一年半,分享病假回歸職場的挑戰與生活轉變!
付費限定

休耕了一年半,分享病假回歸職場的挑戰與生活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Photo by Photo Boards on Unsplash

回顧上一篇文章,停留在2023年分享當時大病一場的訊息(延伸閱讀),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也很謝謝版友們的關心,當時經過了450天的病假休養,我已經在2023年9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回想起來覺得人生還真是難以預料,本來只是打算生完第二個小孩,好好休個幾個月產假跟育嬰假後就心滿意足回去上班的我,怎料會因為突發的健康狀況而多休了近一年的病假,算一算我可以算是在荷蘭收集了各式假類的假期富翁了。

十分人性的病假回歸法

荷蘭的病假回歸法規很人性,一開始會先從大約每週4到6小時的上班時數開始幫助病假員工回到職場,然後每兩三週透過外部第三方醫生的評估來逐週遞增時數,以我的例子來說,大約是每兩三週會增加三小時的每週工作時數,因此我從2023年9月開始回復上班後,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一直到2024年9月底才回復到原本每週40小時的工時。

一路以來我非常感恩荷蘭有這樣人性化的病假系統,這樣強制性的逐步回歸法規對於術後身心靈都還在慢慢修復的我,無疑起了非常大的保護作用,特別是當我遇上逼人於無形的土耳其老闆,讓我有合法合理的方式去抵抗她。

令人內耗於無形的土耳其老闆

經歷一場大病回到職場後,一開始很需要花些時間重新適應高速的工作步調,尤其是腦內調適的部分,在快銷品公司工作,一切的一切就像是高速飛轉的齒輪,自己不拋光上油緊緊跟上,很容易就會被拋之在後。

休產假跟病假前我剛剛轉換到我們的冰淇淋全球創新策略部門,當時相處未深的土耳其女老闆看似和善,殊不知在我病假結束回歸上班後,她也光速地褪去偽和善的面具完全展現了焦急與逼人的真面目,這一年多來與她相處和內耗也算是讓我在職場上了一課。

身為土耳其人加上又是第一次遇到部門有人休病假的她,完全不熟悉荷蘭法規,因此天真的以為員工在荷蘭休完病假後就會馬上以一週40小時全職的狀態回到職場。記得在我回歸上班的一週前,土耳其女老闆突然傳了一則私人簡訊給我說:「歡迎你下週回來上班,我已經幫你申請了讓你擔任我們一個xx全球跨部門專案的專案經理人,而且也獲得高層們的批准了!(接著再附上一個大笑臉)」,我想我大概永遠不會忘記當時收到簡訊完全笑不出來的心情,在那接下來的一週我擔憂著從一週工作四小時開始逐週遞增的我,究竟要如何消化全球跨部門專案隨便一週至少三十幾個小時起跳的工作內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PW的國際職場與生活觀察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PW的沙龍
156會員
34內容數
謝謝你的瀏覽與閱讀,希望這裡的文章分享對你會有所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對我來說是生命起伏震盪極大的一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令人措手不及,幸好,荷蘭的病假系統非常保護員工,讓我在這黑暗的半年完全不需要擔心收入與工作,可以安心休養。荷蘭提供最長達兩年的給薪病假,薪資介於70%到100%全額薪水,到現在我都還是覺得這個法規制度對生病員工來說實在是好得不可思議,由衷感謝
選擇出國工作,還需要多考慮哪些事情? 出國工作已經成為現代年輕人很普遍的選項之一,思考海外工作機會時,剛開始我們多數只會考量到國外工作條件本身的吸引力,像是工作內容、薪資水平、後續職涯發展等等,但其實還有以下幾點更重要的方向必須提前思考,因為這才是會影響你中長期在當地生活的快樂指數最主要的因素。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經過了六年一起工作的美好時光,老闆N在今年一月離開了公司進入下一個人生旅程,很感恩跟他一起工作的每一天,帶給我許多成長,也讓我有機會在他身上學到受用一生的管理智慧,在此紀錄與大家分享。
今年對我來說是生命起伏震盪極大的一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令人措手不及,幸好,荷蘭的病假系統非常保護員工,讓我在這黑暗的半年完全不需要擔心收入與工作,可以安心休養。荷蘭提供最長達兩年的給薪病假,薪資介於70%到100%全額薪水,到現在我都還是覺得這個法規制度對生病員工來說實在是好得不可思議,由衷感謝
選擇出國工作,還需要多考慮哪些事情? 出國工作已經成為現代年輕人很普遍的選項之一,思考海外工作機會時,剛開始我們多數只會考量到國外工作條件本身的吸引力,像是工作內容、薪資水平、後續職涯發展等等,但其實還有以下幾點更重要的方向必須提前思考,因為這才是會影響你中長期在當地生活的快樂指數最主要的因素。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經過了六年一起工作的美好時光,老闆N在今年一月離開了公司進入下一個人生旅程,很感恩跟他一起工作的每一天,帶給我許多成長,也讓我有機會在他身上學到受用一生的管理智慧,在此紀錄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