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麼是「幸福」?
聽過關於「幸福」的不同說法:
幸福,其實不是「有」,而是「無」。
人們總把幸福解讀為「有」:有車、有房、有錢、有權。
但幸福很可能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有」,多半是做給別人看的;「無」,才是你自己的。
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在你的左右。
幸福不是你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平安到家。
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錢,而是天天身心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
幸福不是你的愛人有多漂亮,而是你愛的人笑容有多燦爛。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一件幸福的事。
幸福可以是因為一件簡單的事,但能夠幸福卻非一件簡單的事。
不同的人對「幸福」也有不同的想像及解讀。然而,「教育」與「幸福」有甚麼關係?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是為了幸福。
這是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一直以來的深信。
一、幸福的關鍵是甚麼?
——「思念化作力量存在,在這一刻寫下愛。」

吳滿堂副校長、生命教育機構林秋霞老師、蔡碧蕊校長及生命教育統籌王玉梅老師重視培育孩子的「幸福感」
自2020年起至今,我們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作,不斷開拓「幸福」的想像及可能性,連續四年運用創意思維,以「幸福」作為主題,配合不同的體驗形式,舉辦小一親子幸福日的活動,從而推動香港的「幸福教育」,致力促進親子間的正向關係,例如【幸福方程式】、【幸福失敗日】、【幸福食堂】等。
今年,我們把「懷舊」與「照相」放在一起,首創以復古元素作切入的【幸福照相館】,帶出「思念化作力量存在,在這一刻寫下愛」的信息,期盼親子把握幸福的瞬間,以今天的回憶,成後來的力量,藉正向的親子關係來應對幻變的未來。
與學校多年合作推動「幸福教育」、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讓人感到「幸福」的關鍵是「連結」。
「今年『幸福照相館』是以『復古』聯乘『照相』。我們以八十年代的舊香港作切入,並以照相為主軸,讓參與者聯想兩者之間的關係:『過去』。」
林秋霞老師解釋說,「過去」的重點是「去過」。因為「去過」,才知道現在想怎樣「過」;知道現在想怎樣「過」,更能掌握未來可以怎樣「去」。這是「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的「連結」——歲月匆匆、把握現在、看見未來。
「除了與時空的『連結』外,『幸福照相館』更是人與人的『連結』:父母與子女。父母翻看家庭舊照片時,往往也會感歎歲月的流逝:你長大了,我卻老了。不讓以後的自己後悔錯失孩子成長的日子,珍惜及把握每一個製造幸福的小日子,或許就是面對時光不待人的重要出路。
這個活動期盼共創難忘及愉悅的回憶,促進親子彼此連結的經歷。家長及孩子憑一張全家福入場,我們鼓勵親子以復古懷舊的造型入場,不少家庭更以悉心打扮的親子裝到來。這天拍下的每張照片,日後重看,當天的體驗、感受便會躍於眼前,溫暖內心,成為繼續前行的力量。」
二、如何刻意營建幸福經歷?
——「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最後都成了閃閃發亮的印記。」

一位媽媽深情地與兒子進行體驗互動
參考兩個近來在本地進行有關復常後的親子關係調查發現,本港學生的狀態及親子關係現況值得各界關注。超過八成受訪家長認為,疫情期間子女情緒受到影響、曾感到沒有動力,做任何事都覺得沉悶,或根本不想做任何事;與此同時,相較澳門、廣州及台灣,香港年輕人與家長的親子衝突比例最高。有見及此,先提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Well-being),以及讓親子間建立幸福的經歷,有助促進親子關係。
蔡碧蕊校長一直致力推動「幸福教育」,她以疫苗為喻:
「『幸福感』就像疫苗一樣,能讓人建立更強的心智去克服面前的挑戰及困難。」
此外,她指出幸福是需要經歷,亦需要刻意營建的。
「有時候是子女給予父母幸福,亦有時候是父母給予孩子幸福。如果一家人能一起經歷一個幸福旅程,幸福感就會加倍。而要孩子幸福,家長首先要幸福。」
怎樣才能感受「幸福」?蔡校長認為:
「幸福需要從自己出發的,不是等待別人給你,而是要自己主動找尋。而且幸福亦是從心而發,能感染身邊人。我們很希望孩子從小便相信幸福,並把幸福感傳揚開去,先從家庭開始,然後到學校,繼而到整個社會。」
她表示,【幸福照相館】的活動,正是透過刻意營建的「儀式感」,從個人、到家庭,再到群體,共創難忘的幸福經歷:
「幸福與照相館兩者也與回憶有關。一起創造很有回憶點的經歷,除了值得再三回味外,亦提醒現在的我們要好好珍惜,成為前進的力量。」
三、幸福與優秀有甚麼關係?
——「以今天的回憶,成後來的力量。」

小孩在母親的懷裡展現燦爛的笑容
「幸福」與「優秀」,有沒有先後次序?
吳滿堂副校長相信,當學生感到「幸福」時,他們便有動力去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我們很看重學生的『三大思維』:幸福思維、多角度思維和成長思維。當小朋友一年級來到這裡,我們要先讓他感受到幸福。我們相信當孩子感受幸福後,他們自然有動力去學習及成長。換句話說,有幸福感的孩子,也會是優秀的孩子。幸福的小朋友,通常都擁有較正面的心態,面對挫折及困難時,也會較有抗逆力及復原力。」
「不要遺忘」是吳副校長活動過後最大的領受。
「幸福就在我們生活四周唾手可得,前提是要留心身邊的小細節。幸福教育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以今天的親子活動為例,剛才看到一位爸爸即使不用說話,他看著孩子的眼神,已讓我很感動;兒子定定地望著流淚及誠懇的爸爸,現場所有人都覺得好溫馨好幸福。」
還有,吳副校長認為舊照片盛載很多感受,翻開舊照片,昔日的情懷便洋溢不已。舊照片的情懷是可以承傳的。生命教育統籌王玉梅老師也深有同感:
「時光已經流逝,但是那一刻的感受藉照片記錄下來。翻閱照片,其實是翻閱那一段的時光。家長穿上那件復古的衣服,其實也穿上了那個年代。那個年代很可能就是家長小時候的回憶。」
幸福教育一路走來,不經不覺已踏入第四年。王老師發現「幸福」改變了小一學生很多,不論是家庭關係、孩子對個人的看法等:
「要讓小朋友感到幸福,首先要讓他們懂得對身邊的人與事表達感恩。讓他們有感恩的心,自然會珍惜每一個機會,做事情起來也會更有動力。」
四、家長們有甚麼感動、感謝和感悟?
——「管它幾歲,幸福萬歲。」

家長們用心參與活動,對主題信息深有共鳴
家長參與了【幸福的模樣】、【幸福就是今天】、【我們的幸福時光】等體驗活動,他們有甚麼領受及得著?(節錄)
學習有效溝通之道
- 很好的感受!我學會用不同的用語和方法,令我的小朋友做得更好,也提醒自己專注孩子的身心靈幸福
- 感謝校方舉辦有意義的親子活動,活動中瞭解及學習教導小朋友的不同方法、掌握有效解決問題和溝通
對愛有了新的理解
- 特別感動,從頭流淚到尾,以至於不能舉手發言。尤其是對於我這個三個孩子的媽媽,真是深有感觸。父母帶給孩子的應該是正能量,無盡的愛,即使孩子不聽話了不想愛他了,仍然要去愛。愛也是一種責任,如果你現在不去做,以後會後悔,被愛的孩子都是笑臉的
- 明白幸福是可以不一樣的,亦學習到很多教育小朋友的方法,愛他們亦要用他們接受的方式去表達,是次活動獲益良多,謝謝用心
承認及反思自己的不足
- 從跟兒子說對不起的事情中,令我想起自己一些對兒女做得不足的地方,內心充滿無限的內疚,從而提醒自己要怎樣改善。而且讓我瞭解兒子心裡的幸福是怎樣的,就是父母家姐與他一起做他喜歡的事,例如:踏單車、玩搖控車等。這讓我知道只要有父母、姐姐的陪伴,他便感到幸福開心,以及家人對他的重要和他有多愛錫家人
有助促進親子關係
- 非常感觸,家長的陪伴對小朋友無比重要,是次活動令我獲益良多,上了寶貴的一課
- 感謝學校舉行今日的親子照相館活動,是次活動讓家長同小孩更加親近,讓家長能夠明白如何去瞭解自己的孩子,更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及幸福,一起一同進步,大家變得更優秀更出色
- 很感動,也希望其他年紀的孩子可以一起參加,這幫我們找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如何正面鼓勵孩子
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 好開心出席今次的活動,聽了秋霞老師及很多家長的分享,除了學業,我們家長更應著重和關注小朋友的身心健康,給予他更多的愛,互動包容,彼此相愛
- 這個活動讓我學懂不應只著重學業,還要關注小朋友及自己的心靈健康。還學會「失敗」這個詞語中的正面意義,我們可從失敗中學習
充滿驚喜和溫情
- 很多謝秋霞老師及她的團隊、校長,老師們給一年班及家長們有一個美好的早上,很慶幸被邀請成這派對的其中一分子。短短幾小時內已經充滿無限驚喜,幸福照相館裡感受到滿滿的溫情,也有感人時刻,希望學校能夠舉辦多些這些活動,讓孩子及家長們從中學習
- 今次的幸福照相館活動,作為家長,我覺得好幸運,因為孩子有福氣來到這一所基督教學校,加上校長及老師讓我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今次的活動有很多幸福的地方,教我重新認識應該怎樣教育子女、怎樣重整自己的時間、怎樣建立令小朋友有一個開心滿足的童年!我學了很多東西覺得好幸福!
感動感恩的歷程
- 整個活動過程都好享受好投入。秋霞老師的說話技巧非常吸引人留心聆聽,過程中也學習到對孩子說話的技巧。活動也喚起我的初心: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希望自己陪伴她一同經歷、成長。我最喜歡「對孩子說的話」,雖然這些說話曾經對孩子說過,但到今天再想起來,再說一遍,仍然萬分感動,實在感恩能夠一家三口參與此活動
活動豐富和有趣
- 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讓大家在生活中更注重幸福感
- 講者以生動有趣方式帶領活動,讓家長和學生不會沉悶,並會專注活動內容,同時亦能讓家長勿忘初衷,以愛教導小朋友,學習用有趣的方式和技巧,從而令小朋友改善不足之處
五、幸福是甚麼模樣?
——「動人小時光,一刻定格收藏,有你就幸福。」

這班老師們悉心及細緻的懷舊造型。哪一個造型讓你憶起舊日/故人/地方的點滴小美好?
校長、副校長、小一班主任,以及行政組的老師們,均以香港輝煌的八十年代造型粉墨登場,除了在活動前拍下老香港下的「舊照片」外,更在活動當天以這樣的造型,跟小一學生及家長進行活動。他們的造型維肖維妙,有助參與者親歷其境,投入學校設計的特定時空。
參與活動的小一班主任們,活動過後有甚麼生命反思及體會?
- 一起笑的瞬間已是永恆
- 多忙也別忘要在一起
- 不需刻意追求,幸福早已在身旁
- 察覺幸福,建立獨一無二的回憶
- 平凡卻動人的日常,長大後方知是不凡
- 有家人在旁,已是幸福的天堂
- 今天的舊照片,未來的幸福回憶
- 只差一秒,心聲都已變歷史
參與活動的行政組老師們,活動過後有甚麼生命反思及體會?
- 停下來理解是為了更好地愛
- 舊照片承載的不只是回憶,更是當刻的愛
- 會心微笑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 話語裡盛載的幸福力
- 復古旅程,傳承幸福人生
- 動人時光,定格收藏
- 物質有限,幸福無限
- 我們在意甚麼,就會成就甚麼
- 用行動去表達珍惜與在乎
- 讓我幸福,不如陪我變得幸福
-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幸福的所在地
- 經歷裡的回憶與愛,就是幸福的存在
結語:
幸福的瞬間,也許你記不起,但它從未忘記你。
不是因為生活變好了你才幸福,是因為你先幸福了,生活才變好。
幸福是瞬間,不要遺忘每一個微小的瞬間。
春去秋來,花謝會開,思念化作力量存在,在這一刻寫下愛。
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最後都成了閃閃發亮的印記。
時代改變,情懷不變。
幸福,照相。
幸福,照常。
共勉。
—————————
i. #延伸閱讀
【幸福教育】創意小學以復古照相館,推動正向親子關係
【幸福教育】時間,都到哪裡去了?管它幾歲,幸福萬歲——小一親子幸福日
【幸福教育】幸福是甚麼模樣?——以今天的回憶,成後來的力量 (班主任回饋)
https://vocus.cc/article/6537b616fd89780001e6d59f
【幸福教育】幸福是甚麼模樣?——以今天的回憶,成後來的力量 (行政組老師回饋)
https://vocus.cc/article/6537bc4efd89780001e712f9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是為了幸福】|《星島親子王》
第698期,2023年10月26日
2020年:幸福教育1.0——【幸福方程式: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
2021年:幸福教育2.0——【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
2022年:幸福教育3.0——【幸福的滋味:幸福食堂】
—————————
ii. #教材分享
抱在懷裡的嬰孩,開始蹣跚學步、開始牙牙學語、開始自己吃飯,然後一晃眼,已經到了獨個兒上學去的日子。當孩子勇敢而戰競地踏進陌生的校園時,望著他的身影,像極了坐上時光機——不經不覺,已經到了這個時刻:不捨地放手給寶貝學習獨立的時刻。
千言萬語,百感交集,該從何說起?「今天仍舊盼望你能獲得幸福。」讓孩子變得幸福,不如陪孩子變得幸福。
因此,我們整理了【如何在家庭啟動幸福教育?】當中包括「幸福感」測試、幸福點子、多個發人深省的幸福故事分享等,並附上具體的思考方向,鼓勵家長與子女一起共玩共讀,建立獨一無二的親子時光,體驗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是為了幸福的歷程。歡迎使用後跟我們分享你們珍貴而美好的親子共聚經驗!
若有興趣索取,歡迎到以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492626788/posts/pfbid04qhuDC1mjVjghfVqwSv1LVYV3MTLjJGAggoKJPUbnRstg9TzdYdPzf78vSZKZ2Cal/?mibextid=cr9u03 1) 讚好此帖子,然後 2) 留言:「我想要電子版」,直接inbox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