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哀傷》哀傷──即是愛的化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推薦序 蘇絢慧(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哀傷沒有正確的方式或時間」

作者大衛‧凱思樂與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在本書一開頭,如此告訴我們。所以,這本書不是要告訴我們,療癒哀傷的正確途徑或方法,而是從哀傷的旅程中,發現生命及靈性成長轉化的奧妙。

哀傷(Grief),在台灣也譯為「悲傷」,定義上是專指失落之傷、失喪之慟的歷程所具有的綜合性反應,包括:

●生理方面的反應,如心絞痛、頭昏、四肢軟弱無力、體力虛弱……等等;

●情緒方面的反應,如茫然、悲痛、無助、憤怒、難過、憂鬱、焦慮、無望……等等;

●認知方面的反應,如不敢相信、否認、合理化、討價還價、百思不解、遍尋解答……等等;

●行為方面的反應,如迴避面對、吃不下、睡不著、尋找解除痛苦的方法、思念逝者、強迫自己處理……等等。

本書《論哀傷》是羅斯醫師生命中的最後作品,在與大衛‧凱思樂合寫的過程,也等於在體現她自己的理論模式──哀傷五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歷程。此模型特別來自臨床預期性哀傷歷程所發現,過去我在醫院臨床工作時,也常以此階段模型來理解病人與家屬的預期性哀傷歷程及狀態。

哀傷五階段理論(或稱為「庫布勒─羅斯模型」)是由庫伯勒─羅斯醫師於一九六九年所提出,用以描述面對死亡或其他劇烈損失時,人們通常會經歷的五種情感反應: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最後階段的接受。關於此理論模型,以下是補充一些觀點,提供讀者參考:

  • 此模型廣泛認可但不是絕對:許多人在經歷失喪時,確實會經歷這五階段中的某些階段或全部。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按照這五階段的順序經歷,有些人可能會跳過某些階段,或者在某些階段中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
  • 需要保有靈活性:五階段不該被視為固定或線性模式。人們可以在這五階段之間反覆地移動,也可能同時經歷多個階段。
  • 非普遍性:雖然五階段理論廣泛被認為是描述失落悲傷過程的一種模型,但也有人質疑其普遍性。一些研究表明,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這五階段。
  • 文化具差異性:已有越來越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的研究,發現文化和信仰可能會影響人們經歷哀傷的方式。某些文化可能有特定的哀傷儀式或信仰,這可能使得某些階段更加顯著或不那麼明顯(例如台灣傳統文化要求生者「不要在死者面前哭」)。
  • 避免過度簡化:一些讀者可能會因為此模型理論,而過於簡化哀傷的調適需求。哀傷是一種非常個人化及私人的經歷,每個人的反應都獨特不同,也有各種哀傷樣貌與多元呈現,把五階段用來評價或武斷自己或他人的哀傷歷程皆須再考量。
  • 有助於理解與溝通:儘管在學術界存在某些批評及質疑,但這一模型仍為許多人提供了一種理解和描述哀傷的方式,幫助人們認識到他們的失落情感反應是正常的,並為增進溝通自身感受提供了語言材料,有益於與旁人溝通內心的哀傷世界。

雖然悲傷五階段理論作為提供一個有價值的框架來理解悲傷,必然有其限制所在,但瑕不掩瑜,此理論模式為這世界開啟理解失落與哀傷的樣貌,不僅帶領人們突破死亡的禁忌,更靠近人的心靈世界,知道死亡雖有限制並具有毀滅性,但人的心靈世界卻是具有超越及轉化的力量及能力。

對一位哀傷的人來說,在經驗重大失去及感到悲痛的同時,最為艱困的是:世界的時間持續運轉,在環境的氛圍中 卻很難與哀傷者同在,甚至可說世界並不等任何人,然而失去摯愛帶來的空虛和深沉的傷痛,卻很難瞬間消失、無影無蹤,人生只要持續就會感受到失去所帶來的痛楚,甚是各種矛盾及掙扎。然而,哀傷沒有特效藥,哀傷的痛苦也無法進行任何手術切除,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在生命破碎之後,還有什麼人生的價值及意義,讓你仍義無反顧的選擇承受這一份哀慟,在窒礙難行的人生顛簸中,帶著這一份失落的破碎勇敢前行?

在我生命走過各式各樣失落的歷程,也面對自己難以計量的哀傷經驗來說,庫伯勒─羅斯的生命智慧與豁達見地,給予我不少的領悟及學習。雖然生命的歷練仍在進行,人生體悟也尚在轉變,但哀傷確實已不似早年生命那般極具破壞力和傷害性,而是更多從情感層面、生命歷程及死亡的意義加以咀嚼、琢磨,如今的我能更真實且具體的感知到──哀傷如此真切,那是因為哀傷是愛的化身;哀傷證實了人類有情有愛,哀傷也表明了人類歸屬與連結的需求。如此說來,有愛的人,就必然會經歷哀傷。所以,當你哀傷時,請別忘了深刻理解到──自己是一個多麼有愛的人。

《論哀傷》遠流粉絲團

博客來 https://reurl.cc/x6W4r4

誠品 https://reurl.cc/a4X83Q

金石堂 https://reurl.cc/Oj6LZg

讀冊 https://reurl.cc/V42Qrb

《論死亡與臨終》+《論哀傷》(博客來贈送獨家限量筆記本)https://reurl.cc/r6klyk

論哀傷

論哀傷




avatar-img
4.2K會員
210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我問:你是否肯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你是否所做的都是善行?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是點頭、肯定的。畢竟我們多數人都活在必須善解人意的文化塑造下;要待人和善、親切、友好⋯甚至有事事要幫人幫到底的情結,時常把別人的責任當成自己的、把別人的問題扛起來解決。 然而,你確定嗎?
#好書嚴選—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出版逾50年,是每個欲探討、了解死亡與臨終在人類生活世界經驗的人必讀的經典——《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死亡心理學研究資料。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書,有點驚悚的書名~《教出殺人犯》。 誰想教出殺人犯?又不是暗殺組織,哪個父母或照顧者會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後來成了殺人犯? 但讓我們先再慢下來思考一下,真的所有殺人犯都是欠缺教養嗎?真的沒有任何一個殺人犯是在高度管教、極致教養下,產生了自毀、毀人行為嗎?
別受困在無法和解、修復的母女關係裡,不必勉強自己成為母親滿意的女兒 ———凱倫‧安德森(Karen C.L. Anderson) 如果你問我,在我的心理工作執業經驗裡,有多少為母親而痛苦、而重創的女兒,用一生在療癒受苦的母女關係?我會說:「非常多。」....
「理解是愛的基礎,愛的能力從學會聆聽的藝術開始!」 然而,理解的能力是成人自我的能力。一個只從本能或非理性本我出發的人,或說是「幼稚性自我中心」的人,是無法通透「理解」是什麼的。
人生有許多困惑,無論是感情、工作、家庭、親子關係⋯總是讓人疑惑「該這樣嗎?」還是「不該這樣嗎?」「該分手嗎?」還是「該留下來嗎?」⋯ 這種關於人生的諸多問題和事情,向來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那種一個答案,可以遍行在所有人身上。
如果我問:你是否肯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你是否所做的都是善行?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是點頭、肯定的。畢竟我們多數人都活在必須善解人意的文化塑造下;要待人和善、親切、友好⋯甚至有事事要幫人幫到底的情結,時常把別人的責任當成自己的、把別人的問題扛起來解決。 然而,你確定嗎?
#好書嚴選—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出版逾50年,是每個欲探討、了解死亡與臨終在人類生活世界經驗的人必讀的經典——《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死亡心理學研究資料。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書,有點驚悚的書名~《教出殺人犯》。 誰想教出殺人犯?又不是暗殺組織,哪個父母或照顧者會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後來成了殺人犯? 但讓我們先再慢下來思考一下,真的所有殺人犯都是欠缺教養嗎?真的沒有任何一個殺人犯是在高度管教、極致教養下,產生了自毀、毀人行為嗎?
別受困在無法和解、修復的母女關係裡,不必勉強自己成為母親滿意的女兒 ———凱倫‧安德森(Karen C.L. Anderson) 如果你問我,在我的心理工作執業經驗裡,有多少為母親而痛苦、而重創的女兒,用一生在療癒受苦的母女關係?我會說:「非常多。」....
「理解是愛的基礎,愛的能力從學會聆聽的藝術開始!」 然而,理解的能力是成人自我的能力。一個只從本能或非理性本我出發的人,或說是「幼稚性自我中心」的人,是無法通透「理解」是什麼的。
人生有許多困惑,無論是感情、工作、家庭、親子關係⋯總是讓人疑惑「該這樣嗎?」還是「不該這樣嗎?」「該分手嗎?」還是「該留下來嗎?」⋯ 這種關於人生的諸多問題和事情,向來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那種一個答案,可以遍行在所有人身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關於悲傷的接受階段 悲傷是我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情緒之一。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但通常都有可以預測的過程。失去親人後,您可能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情緒,包括震驚、否認、悲傷、憤怒、內疚和後悔。然而,最終你可能會達到接受的階段。  「接受並不意味著你對失去感到高興。相反,在這個階段,你終於接受了你所經歷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關於悲傷的接受階段 悲傷是我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情緒之一。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但通常都有可以預測的過程。失去親人後,您可能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情緒,包括震驚、否認、悲傷、憤怒、內疚和後悔。然而,最終你可能會達到接受的階段。  「接受並不意味著你對失去感到高興。相反,在這個階段,你終於接受了你所經歷
Thumbnail
在《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中,我們發現人類感到痛苦的兩個主要因素是「貪得無厭」和「擔心事物超出自己的掌控」。學會接納當下處境後採取適合的行動,即便是賦予當下事實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減輕痛苦。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