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跌落深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日常生活有一天不再慣性的進行,發生了意外災難或生病,一時之間康復不起來,或無法完全康復起來,這時生命是跌入了深淵。突然跌落深淵的人會怎麼樣呢?

我們以前在當學生的時候,老師曾告訴我們一個叫kubler-Ross所提出的學說模型,至今還聽新進心理師談論,就是「面對死亡五個心態階段」或是「悲傷五個心態階段」,分別是「否認」(denial)、「生氣」(anger)、「協商」(bargaining)、「憂鬱」(depression)和「接受」(acceptance),在面對失去時,所發生的心理態度𨍭變進程階段。筆者認為這個學說模型對當事人太有距離,也沒有什麼溫度,它的用處充其量,只有在把人當成對象物討論時,所使用的溝通用語或學術用語,在面對正在深淵中的生命,太有距離感。

當人跌落深淵中,如果沒有馬上死亡,第一面對的就是死亡的威脅,包括器官的殘敗。人習以為常慣性持續的生活世界被打斷了,他的各種行為可能退行,他突然從日常生活世界掉出來,感到孤單。他甚至和死亡直接照面,他可能非常震驚,不知道發生何事。這時候,別人的眼光,醫療的解釋都應該和陷在深淵的人說明,除非當事人已失去意識昏迷不醒。當事人剛接觸這些訊息時,難免出現kulber -Ross所稱的「否認階段」,但重點不是「否認」,而是知道訊息後當事人因而能定位他自身現在的生命位置,他有權知道自己身體發生了什麼事,不管事情多麼衝擊,事件發生的真相要被告知,當事人才得以定位自己。真相會是友善的,多半不告知當事人真相,是因家屬或旁人的焦慮,或是世俗的考量。知道真相後的當事人會受到衝擊,但也因此能思考生命的下一步。

當事人第二步可能會思考,自己怎麼落到這付田地(怎麼會跌落深淵),這裏出現一個內心轉折,到底要不要追究原因呢?筆者的切身經驗得知,同意並接受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比較容易在往後生活之中心平氣和;如果一直想探究原因(筆者認為除了會涉及責任歸屬及賠償之事外,不要過度探究原因),將對未來的生活適應無益,不探究原因也避免掉因歸因而使得自己怨天尤人或氣自己。

待定位自己並不究原因後,這種情況常會迫使人比較容易「活在當下」,這時很荒謬的是,過去不那麼感覺是美好的事物,都變得美好而珍貴;本來很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生命的美好感覺在這時期湧現,但當事人可能是身體不適或身在器官殘敗之中。所以生活世界美好的感知,卻是處在深淵中獲得!

但如果我們跌落深淵,而一再疑問「為何是我?」,將會活在問題中、卡在問題中而非活在當下,反而不容易在心態上「往前移動」,那麼「生氣」及「憂鬱」心態的來到是可預期的,而且對自己的人生遭遇還感憤恨不平呢,如此心情不易平靜。

如果我們認知到「人,難免有一死」,只是死亡前的姿態美麗與否。那在經歷深淵之時,由於死亡的靠近,原本身邊世俗的事,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人開始反思,這一輩子到現在,哪些事情是值得的,哪些又是隨風隨時代而逝的,有必要買這麼多東西嗎?又帶不走!;續活,又能夠做哪些不錯的事?生命時間開始倒數,生命時間有限,人不能永遠存活的事實,一再被提醒。

於是人可以深刻體會生命時間的珍貴,不再浪擲虛耗在無聊的事物;人也容易認知到生命無常以及生活事物一直在流變,沒有永遠固定的樣子。於是,當跌入深淵之後,人容易變得不再恐懼死亡,也對生命謙卑。

願以此文,獻給那些會面對跌落深淵的人,瞭解跌落深淵的人所處的心境,陪伴同理聯結跌落深淵的人,讓他不致感到孤單,不要只用Kubler-Ross的模型來評判他們,這樣雖然當事人身在深淵,但會感到有力量的。

(本文亦刊登在康健雜誌上)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8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面對寵物離世何處理悲傷情緒-悲傷五階段助人技巧 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抽離時,我們的世界彷彿徹底崩解,面對寵物去世這件事時,是否想好好的送牠最後一程,才是對寵物最好的祝福!   悲傷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最終會以「愛多於痛苦」來記住離開的人事物-詹翔霖副教授   1.接受失落
Thumbnail
面對寵物離世何處理悲傷情緒-悲傷五階段助人技巧 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抽離時,我們的世界彷彿徹底崩解,面對寵物去世這件事時,是否想好好的送牠最後一程,才是對寵物最好的祝福!   悲傷不是盡頭,只要你願意繼續向前走,最終會以「愛多於痛苦」來記住離開的人事物-詹翔霖副教授   1.接受失落
Thumbnail
「哀傷沒有正確的方式或時間」作者大衛‧凱思樂與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在本書一開頭,如此告訴我們。所以,這本書不是要告訴我們,療癒哀傷的正確途徑或方法,而是從哀傷的旅程中,發現生命及靈性成長轉化的奧妙。
Thumbnail
「哀傷沒有正確的方式或時間」作者大衛‧凱思樂與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在本書一開頭,如此告訴我們。所以,這本書不是要告訴我們,療癒哀傷的正確途徑或方法,而是從哀傷的旅程中,發現生命及靈性成長轉化的奧妙。
Thumbnail
#好書嚴選—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出版逾50年,是每個欲探討、了解死亡與臨終在人類生活世界經驗的人必讀的經典——《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死亡心理學研究資料。
Thumbnail
#好書嚴選—論死亡與臨終:生死學大師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出版逾50年,是每個欲探討、了解死亡與臨終在人類生活世界經驗的人必讀的經典——《論死亡與臨終》,是20世紀晚期最重要的死亡心理學研究資料。
Thumbnail
即使,目前大眾對憂鬱的污名化越來越減少,仍有許多人害怕被貼上憂鬱的標籤,因為憂鬱似乎代表著無能、抗壓力低、想太多、不努力…等。以社會主流來說,患有憂鬱的人是社會的不適應者、淘汰者,甚或是拖累他人的累贅。
Thumbnail
即使,目前大眾對憂鬱的污名化越來越減少,仍有許多人害怕被貼上憂鬱的標籤,因為憂鬱似乎代表著無能、抗壓力低、想太多、不努力…等。以社會主流來說,患有憂鬱的人是社會的不適應者、淘汰者,甚或是拖累他人的累贅。
Thumbnail
許多男生在了解男女真實互動後會開始變得討厭女生,發現這世界太不公平,不過呢,你目前的狀態或許是心態正在轉變的過程。 On Death and Dying 此書作者 Elisabeth Kübler-Ross 提出悲傷的五階段,去分析當人發現自己有了癌症之後的狀態改變。 而這五階段為以下所述,我使用男
Thumbnail
許多男生在了解男女真實互動後會開始變得討厭女生,發現這世界太不公平,不過呢,你目前的狀態或許是心態正在轉變的過程。 On Death and Dying 此書作者 Elisabeth Kübler-Ross 提出悲傷的五階段,去分析當人發現自己有了癌症之後的狀態改變。 而這五階段為以下所述,我使用男
Thumbnail
我們活在很幸福的時代,心靈成長的工具法門不勝枚舉,提供人們學習體驗。但無論是什麼技術或療法,萬法歸宗、殊途同歸,最重要的都還是需要回到我們的內在當中,去練習、去工作、去整合。 而內在工作對我來說最貼切的註解是: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所有的感覺,讓舊的我死去,並重新養育新的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死亡」
Thumbnail
我們活在很幸福的時代,心靈成長的工具法門不勝枚舉,提供人們學習體驗。但無論是什麼技術或療法,萬法歸宗、殊途同歸,最重要的都還是需要回到我們的內在當中,去練習、去工作、去整合。 而內在工作對我來說最貼切的註解是: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所有的感覺,讓舊的我死去,並重新養育新的自己的過程。 很多時候「死亡」
Thumbnail
當日常生活有一天不再慣性的進行,發生了意外災難或生病,一時之間康復不起來,或無法完全康復起來,這時生命是跌入了深淵。突然跌落深淵的人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當日常生活有一天不再慣性的進行,發生了意外災難或生病,一時之間康復不起來,或無法完全康復起來,這時生命是跌入了深淵。突然跌落深淵的人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祈求所有離開生命的人們,能夠被一股神祕的力量支撐著,在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持續的走他們未竟的旅程。
Thumbnail
祈求所有離開生命的人們,能夠被一股神祕的力量支撐著,在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持續的走他們未竟的旅程。
Thumbnail
自殺者,不智地希望擺脫生命,卻發現自己還活著 ;在 這種情境下,後面是無數的苦難等著他們受。
Thumbnail
自殺者,不智地希望擺脫生命,卻發現自己還活著 ;在 這種情境下,後面是無數的苦難等著他們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