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黑色喜劇的荒謬同時帶有疊合生命經驗的衝擊

《周處除三害》:黑色喜劇的荒謬同時帶有疊合生命經驗的衝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圖源:周處除三害 Facebook

關於《周處除三害》的討論,看了不少包括找到並實踐生命意義、邪教與黑色喜劇的操作、黑幫文化或是阮經天很帥等切入點,我自己則特別想聊聊作為一個抽菸者,看部片的體驗和心得。

「肺癌」作為主角陳桂林(阮經天 飾)的起心動念和貫穿全片的核心,也乘載了好幾次的劇情轉折,「抽菸有害健康」的概念理所當然地在電影中出現不少次。

最初的感想是,難道這其實是一部衛教片?看著阮經天咳啊咳,配著絕望的眼神,不可否認對於一天一包的我,有點煩躁,或多或少是有些警世效果。影中旁人的關心,也一點一點和我自己的生命經驗重合,彷彿說著這些關心的話的,不是劇中的角色,疊合了家人、職場前輩、或是各方友人的苦口婆心,加深了一點對這些角色的代入感。

第二個重大影響是,當劇情轉進邪教場景,即使對於這種橋段和手法有所意識,但當阮經天吐出一口黑水、檢測身體無礙的時候,真的有打從心底相信了幾秒,是不是清淡飲食和放下執念真的有機會讓身體回到健康的狀態?是不是這部片其實是要宣揚這樣清心寡慾的哲學?

接下來就沒事了,教主自爆、教徒癲狂,伴著輕快的節奏,澎湖之旅順利結案收工,電影也進入尾聲。

出了影城,當然還是習慣性地和朋友來一根壓壓驚。只是這第一根菸多了幾分沈重,從「身體變這樣該怎麼辦?」,到「如果檢驗出來是這樣的結果,我會選擇做什麼來燦爛最後的生命?」

英雄電影看多了,很多時候對於那種源自於抽離的爽感已然麻痺,當這部電影的主角甚至所環繞的主線故事,跟自己的生命經驗真有幾分雷同,反而不太知道怎麼處理,這種揮之不去的代入想像。

avatar-img
渡狼/DL
102會員
255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渡狼/DL 的其他內容
小琉球正熱鬧進行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也是俗稱的王船祭、燒王船活動。身為在地子女,雖然不算是土生土長,倒也是「根」一樣的存在。因為今天(9/5)主要走我們宗族這段,所以早早就請了幾天假,從台北暫時脫離庸碌的都市生活,投身民俗文化以及鄉里鄉親活動氛圍,也算是每三年就提醒自己暫停一下、沈澱一下的小小抽離。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小琉球正熱鬧進行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也是俗稱的王船祭、燒王船活動。身為在地子女,雖然不算是土生土長,倒也是「根」一樣的存在。因為今天(9/5)主要走我們宗族這段,所以早早就請了幾天假,從台北暫時脫離庸碌的都市生活,投身民俗文化以及鄉里鄉親活動氛圍,也算是每三年就提醒自己暫停一下、沈澱一下的小小抽離。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