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TALK】《第一次覺得活不下去》憂鬱不是理所當然 從今以後不要再孤單:世界的溫柔都去哪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要想太多,這又沒什麼」。

耳邊圍繞這句話已經無數次,好像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認為悲傷只是一件小事,難道真的是我太沒用了嗎?為甚麼我會如此痛苦?這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到底是甚麼?心理面的問號越來越多,就一天比一天更憂鬱,怎麼連我都不懂到底發生甚麼事,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去想:「我好討厭我自己,活成了這個樣子」。

每一次看心靈雞湯,都覺得自己被教訓了一頓。

圖片

圖片

生死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圖片

圖片

#憂鬱症是甚麼?

憂鬱是正常的情緒,人生起起伏伏,難免會因為挫折或不如意而感到悶悶不樂,但是如果鬱悶的感受超出負荷,並且久未平復,整個人身陷黑暗的思想,甚至產生自我傷害的念頭,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的徵兆。以下幾點為主要症狀:

  1. 煩躁、鬱悶(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
  2. 體重及食慾有明顯改變(突然增加或下降)
  3. 失眠、嗜睡(難入睡、嚴重疲勞)
  4. 無法專注,腦袋反應變慢
  5. 負面思想,反覆想到死亡

研究表示憂鬱症是多重因素所導致,例如:內分泌、家族遺傳、社會壓力以及其他心理壓力等,心情不好是人之常情,但嚴重的情緒低落,就不該被忽視。

資料來源:關於憂鬱症 - 憂鬱相關文章 -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depression.org.tw)

圖片

圖片

#時光不再

遺失的快樂,曾經確實擁有。

夜深人靜,下班後一個人躺在床上,閉上雙眼準備休息,腦海裡浮現曾經笑得燦爛的自己,懷念當時的美好,嘴角不自覺上揚,眼淚卻無法控制地流下來,忘了從甚麼時候開始,我不再開心大笑了。有段時間早上起床,會覺得鏡子裡的自己看起來很陌生,無神的雙眼,發白的嘴唇,日子過著過著,答應會好好照顧自己, 如今卻變成這副德性,這個人是誰,他看起來好累。

過去我寫了很多篇文章,講述了不少關於情緒的內容,經常鼓勵大家保持平靜的心靈,接受不同時期的喜怒哀樂,老實說每一次提筆,每一次講道理,都是為了安撫我自己。陪伴讀者們的同時,我也在抒發,那看似溫柔的一字一句,是不曾有人對我說過的暖心;那看似平和的人生哲學,是千瘡百孔後自我療癒的過程。在成長的路途上,一個人顛頗的走著,我也曾經在某個瞬間腦袋裡閃過:「要是現在有一台車把我撞死,應該就不會再難受了」。

面對疾駛而來的計程車,我毫無防備的停在原地,那一刻,居然對死亡無感。

圖片

圖片


被黑暗狠狠掐住脖子,喘不過氣的當下,無法呼救,從垂死掙扎到聽天由命,真正感受過這樣的心境,才明白現在所擁有的餘生,得來不易。




圖片

圖片

#別無選擇

偶爾羨慕別人的輕鬆,只不過是自己活該。

剛滿20歲就一個人在外生活,獨自承擔房租水電以及日常開銷,雖然是自己的選擇,卻是帶著愧疚的心離開家。從加拿大休學後,那段日子內心充斥著憤怒和委屈,對自己生氣也為自己感到委屈,覺得之前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終究敗給了現實的殘酷,也因為自己不自量力的選擇,對家人感到愧疚。

:「如果我早點認命,今天或許就不會這麼辛苦了」,好長一段時間都這麼想。

一個人搬出去住之後,那時沒有學歷、沒有工作經驗,內心非常害怕也不知所措,但我只能逼著自己長大,原本對過去的努力引以為傲,最終卻為此感到慚愧。當時我每天想著,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養活自己,不能再麻煩家人了,卻沒有意識到這個想法,對那個狀態下的我,超出心理可以負荷的範圍了。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情緒,我只知道一切都是自找的,所以選擇封閉內心,想辦法把痛苦的感覺忍下來,即便知道自己很難受,依然認為我所承擔的,在現實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圖片

圖片


原來我搞錯世界的遊戲規則了,自以為是的拼命,最後只能閉嘴認命。曾經說服自己沒有資格軟弱,更沒有立場委屈,今天才知道,把我逼到絕望的兇手,是自己。




圖片

圖片

#自癒

給自己一個打算:與痛苦和解。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自我封閉,不敢承認自己其實很痛苦,怕身邊的人擔心,所以勉強擠出笑容,當時每天都在假裝,假裝生活過得很好、假裝自己有按時吃飯、假裝工作都順利,還要假裝心理的憂鬱都不存在。最後總會在一個人的夜晚,忍不住崩潰,老實說有好幾次都不知道自己為甚麼難過,但就會不自覺掉下眼淚,然後就是無止盡的黑暗壟罩,找不到出口,看不見光。

後來在身邊朋友的陪伴下,開始踏出家門到戶外走走,並接觸了一些書籍,才逐漸找回生活的重心,身心靈也慢慢恢復到平穩的狀態。在自癒的過程中,我試著與自己對話:「沒關係,你辛苦了,難受委屈就發洩出來,不需要再逞強,這個世界真的爛透了,但哭一哭依然會找到黑暗中的一絲溫暖,依然有人愛著你,所以請相信自己,也相信身邊的人,生活會再次變得平靜的」。希望這段自我對話不只拯救我自己,也能夠幫助到陷入情緒困境的每個人,治癒的路途很遠很艱辛,不過你永遠都不是一個人,大方地承認你只是「人」,事情會簡單一些。

以下推薦幾本書籍給大家:

  1. 博客來-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books.com.tw)
  2. 博客來-以為長大就會好了: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books.com.tw)
  3.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cwbook.com.tw)
圖片

圖片


你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卻總是把這份「好」,毫無保留的都給了別人,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讓自己感受一下獨一無二的體貼與溫柔。

偶爾停下腳步看看自己,你也會感到心疼,所以請多愛自己一點,這個身軀和靈魂是要和你走一輩子的。



希望大家都走在順暢的人生軌道上,即便遇到困難或低潮,也能找到解脫的出口。

以下開放讀者寫信給YC,如果你需要有人陪你聊聊天!


信箱:ytseng1229@gmail.com

謝謝!

祝福大家。

*圖片來自Google*

※部分資料取自網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11/08
(hug)
YC Sk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8
閒人|Kuiza Thanks~
avatar-img
YC talk about life!
50會員
275內容數
現實與想像,是我們與生活間的關係。
YC talk about life!的其他內容
2024/01/23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2024/01/23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2024/01/05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2024/01/05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2023/12/23
現在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好音樂能伴隨一個人的時光,讓人感到平靜。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非常受歡迎的寶藏歌手和療癒系音樂,也推薦了一些YC個人收藏的歌單,適合躲在被窩裡靜靜聆聽。
Thumbnail
2023/12/23
現在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好音樂能伴隨一個人的時光,讓人感到平靜。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非常受歡迎的寶藏歌手和療癒系音樂,也推薦了一些YC個人收藏的歌單,適合躲在被窩裡靜靜聆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寫於2019年10月15日社群的文字 ----- 忽然覺得可以整理成文字了 前陣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每天都會不自覺掉淚,沒有食慾不想講話不想拍照,對任何事情忽然都沒有興趣。直到同事問可以怎麼幫助我時,我發現自己仍然不斷掉淚......我大概知道需要專業的幫助了,後來強制自己請假去看了身心科之後,第
Thumbnail
寫於2019年10月15日社群的文字 ----- 忽然覺得可以整理成文字了 前陣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每天都會不自覺掉淚,沒有食慾不想講話不想拍照,對任何事情忽然都沒有興趣。直到同事問可以怎麼幫助我時,我發現自己仍然不斷掉淚......我大概知道需要專業的幫助了,後來強制自己請假去看了身心科之後,第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這又沒什麼」。 耳邊圍繞這句話已經無數次,好像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認為悲傷只是一件小事,難道真的是我太沒用了嗎?為甚麼我會如此痛苦?這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到底是甚麼?心理面的問號越來越多,就一天比一天更憂鬱,怎麼連我都不懂到底發生甚麼事,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去想:「我好討厭我自己,活成了這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這又沒什麼」。 耳邊圍繞這句話已經無數次,好像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認為悲傷只是一件小事,難道真的是我太沒用了嗎?為甚麼我會如此痛苦?這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到底是甚麼?心理面的問號越來越多,就一天比一天更憂鬱,怎麼連我都不懂到底發生甚麼事,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去想:「我好討厭我自己,活成了這
Thumbnail
憂鬱,也稱抑鬱。 主要是絕望、無助感,做什麼也沒用(不可抗),放棄掙扎與被動等待。 其感受來源有二: (1)超過你能力的重大壓力,個人力量顯得微不足道,於是放棄掙扎。 (2)持續小型壓力累積,不斷被干擾卻揮之不去
Thumbnail
憂鬱,也稱抑鬱。 主要是絕望、無助感,做什麼也沒用(不可抗),放棄掙扎與被動等待。 其感受來源有二: (1)超過你能力的重大壓力,個人力量顯得微不足道,於是放棄掙扎。 (2)持續小型壓力累積,不斷被干擾卻揮之不去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文句雖短,卻撼動著不明究裡也不知所措的其他臉友,令原本熟稔且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是憂心,紛紛留言詢問及安撫。
Thumbnail
文句雖短,卻撼動著不明究裡也不知所措的其他臉友,令原本熟稔且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更是憂心,紛紛留言詢問及安撫。
Thumbnail
誰也說不清這樣的情況怎麼找上自己的。 長期家庭相處的壓力、對於自己的高度期待、特定事件的誘發。突然,某一天失眠的夜晚,或是某一刻難以說明的疏離感,給了一點點提示。 啊,我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了。 你開始借助一些方式改善難以捉摸的情況。 在嘗試過好幾輪、不同的排列組合後,你發現這些都不管用。沒辦法的。
Thumbnail
誰也說不清這樣的情況怎麼找上自己的。 長期家庭相處的壓力、對於自己的高度期待、特定事件的誘發。突然,某一天失眠的夜晚,或是某一刻難以說明的疏離感,給了一點點提示。 啊,我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了。 你開始借助一些方式改善難以捉摸的情況。 在嘗試過好幾輪、不同的排列組合後,你發現這些都不管用。沒辦法的。
Thumbnail
「我們常把不需要的東西塞在心裡,讓自己過得不愉快,其實很多可以扔掉。」 最近看了Youtuber蒼藍鴿的影片,一則關於憂鬱症的說明,其中一段描述會生病的幾個因素。其中一個原因是心理創傷,我認真回憶過去,到底何時受到心理創傷了?本人根本完全毫無感覺。 只知道去年鬱鬱寡歡一兩個月,卻不知道該如何跟身旁的
Thumbnail
「我們常把不需要的東西塞在心裡,讓自己過得不愉快,其實很多可以扔掉。」 最近看了Youtuber蒼藍鴿的影片,一則關於憂鬱症的說明,其中一段描述會生病的幾個因素。其中一個原因是心理創傷,我認真回憶過去,到底何時受到心理創傷了?本人根本完全毫無感覺。 只知道去年鬱鬱寡歡一兩個月,卻不知道該如何跟身旁的
Thumbnail
憂鬱並沒有把理智吞沒,但理智的存在卻讓人愈加痛苦。因為你明知道你有很多方法可以拯救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無能為力地看著自己越陷越深。最後,似乎只剩下不如「一了百了」的念頭在內心喧囂、滋長.........。 所以不如就這樣一了百了,嗎?
Thumbnail
憂鬱並沒有把理智吞沒,但理智的存在卻讓人愈加痛苦。因為你明知道你有很多方法可以拯救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無能為力地看著自己越陷越深。最後,似乎只剩下不如「一了百了」的念頭在內心喧囂、滋長.........。 所以不如就這樣一了百了,嗎?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Thumbnail
我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來談談憂鬱症了 以下是一個簡單測試憂鬱的適量表 1. 比以前更容易失去耐心 2. 比平常更容易煩躁 … 17. 覺得自己很差勁 18. 無法集中注意力 19. 對自己很失望 20. 想要消失不見
Thumbnail
我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來談談憂鬱症了 以下是一個簡單測試憂鬱的適量表 1. 比以前更容易失去耐心 2. 比平常更容易煩躁 … 17. 覺得自己很差勁 18. 無法集中注意力 19. 對自己很失望 20. 想要消失不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