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習五條」同時上路的,還有美國《亞洲再保證法案》與新國際局勢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9年1月2日,對於台灣命運與西太平洋秩序結構而言,是一個標誌性的重要日子。這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發表「習五條」重申兩岸必須統一,甚至第一次提出「兩制」。僅在數小時之內,蔡英文總統便迅速回應,用措辭堅定、毫不退讓的演說,嚴正否定九二共識,徹底捍衛台灣的國家主權立場。

對習近平講話本身的詞彙分析相當多,筆者不另獻醜,茲援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王信賢所長在中央社採訪的意見,「這代表北京已在研擬具體統一步驟,並限縮『九二共識』內涵,令中華民國無存在空間。」


「已經在路上」的最新國際局勢

在台灣中國這輪攻防之外,世界局勢在數天之內也有重大變化。12月30日,由日本主導的CPTPP生效;12月31日川普總統宣布暫緩敘利亞撤軍,同日簽署《亞洲再保證法案》(ARIA);1月1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夏納翰(Patrick Shanahan)上任,明白表示將中國視為關鍵優先事項。

接下來還有更多事件,2月將輪到日本與歐盟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生效,3月初則是美中貿易戰「90天大限」的死線。國際局勢圍堵中國不只是態勢明顯,經過2016-2018年的戰略調整以後,2019年各國已經著手實施新的方針。關於國際局勢的分析,由於相當龐雜,筆者姑且列出幾篇近兩個月內刊出、尚在賞味期限內的評論:

美中大戰持續延燒,捲起南太平洋地緣政治波瀾──台灣是自由陣營的「守門員」, 而非「看門狗」(Bryant,換日線)

2019─台灣的國際機會高於中國風險(賴怡忠,思想坦克)

川普年終再簽《亞洲再保證法》,2018年讓北京跳腳的那些「友台法案」(羊正鈺,關鍵評論網)

美中下一波衝突的預熱期?決定2019年的90天(北風北,信傳媒)

台灣要看清楚大包圍賽局改變,但不要太興奮(藍弋丰,上報)

這幾篇評論概述了2018下半年確立的西太平洋新局勢,大致上而言,「中國 vs. 美日澳印盟邦」的對抗格局成型,並且不只是「貿易衝突」而是「地緣政治對抗/戰略圍堵」。美日澳印各大國在經貿、資安、軍事、外交上都與中國對立。如果說2016-2018年是戰略圍堵的塑形過程,由於各國即將面臨大選,2019-2020年將是圍堵效果與盟邦忠誠度的正式攻防。

即便是發明「九二共識」、著名的統派智庫學者蘇起,也在12月對美中對抗格局示警,並預測台灣2020年大選將從「統獨之爭」轉向「親中親美之爭」,此間最有能力掌握局勢的領導人將會是蔡英文。


西太平洋秩序結構的巨變:
從對日圍堵、對蘇圍堵,到對中圍堵

從近期事件到整體局勢,若將目光放到更長遠的時空來看,便會合理認知到西太平洋的秩序結構正發生巨大轉變。此處的「秩序」不只是某國的「國安戰略」或不同經濟體的「經貿政策」,還包含社會、文化、認同等抽象的內涵,並且是跨國跨域的全面性影響。

這「秩序」與台灣命運密切相關,更是戰後台灣主權地位的根源。在歷史學研究中,會以「49年體制」與「72年體制」來談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主權狀態。

「49年體制」簡言之,就是蔣介石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與軍隊控制台灣,主張中華民國法理正統、擁有聯合國席次與中國代表權。「72年體制」則是以1971年中國代表權移至毛澤東政府為標誌,談論1972年尼克森訪中、台日斷交、日中建交之下的東亞新秩序。

「49年體制」是因應二戰結束與冷戰開始的處置措施,「72年體制」則是美國拉攏中國加入對蘇圍堵而引發的劇變。

在「72年體制」之下,台灣的主權狀態不再是「擁有聯合國席次與中國代表權」,「中華民國」不得不發生質變,對於「法統」的堅持因而退縮,從「分治」往「獨立」的中華民國台灣邁進。此時統獨爭議也急速成長,因為蔣經國政府急忙向本土菁英開放政治權力,以內部正當性來彌補外部正當性的流失。

為了因應世界秩序、東亞秩序的改變,台灣從此啟動一系列的調整,將憲法與政府體制修改成越來越合身的狀態。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這樣的「中華民國」已非「中國」,但也不是「台灣共和國」。這是一個重要卻含糊的階段。

這個階段中,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年份:1979年。這一年台美斷交、美中建交,但台灣與中國仍然互不隸屬。為了處理台灣與中國的主權狀態,美國通過《台灣關係法》,而中國發表第5次的《告台灣同胞書》,就結果而言確保了台海現況不被片面改變。

經歷40年的光陰,國際局勢再度翻騰,才有今次的《亞洲再保證法案》、「習五條」與「台灣共識」。將來的學者說不定會用「2019年體制」的字眼,形容美國對中圍堵戰略之下轉變的國際秩序,以及台灣主權狀態在此後的再度質變。


台:台灣共識/美:亞洲再保證法案/中:習五條

必然有非常多人想問:台灣會就此走向完全獨立嗎?短期看來尚不可行,因為台灣民意認同中國文化、擔憂台海戰爭、反感躁進的台獨主張,台灣確立的最大公約數是「拒統」,歷年來「維持現狀」佔最多數、「我是台灣人」認同攀升,都符合這個傾向。

蔡英文總統承擔了前述的歷史因果,也絕對尊從台灣的「拒統」民意。因此蔡英文強應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地位,以拒絕九二共識的「台灣共識」,對抗「習五條」侵奪台灣主權的野心。美國為了貫徹圍堵中國,《亞洲再保證法案》將台灣納入印太戰略,支持台灣「拒統」。

台灣主權地位的安全,是美國盟邦所保障的;台灣的經濟繁榮,則是利用戰後的人口紅利搭上國際代工鏈,與美國、日本做生意而來。近30年裡,由於地緣與文化親近,台灣人賺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商機,而且還多吃了很多政治讓利,讓許多人認為可以永遠享受「經濟親中」並「安全親美」的好日子,卻在貪心與大意中,流失經濟根基,動搖國家安全。

何況北京現在定調的「親中」只能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為了變薄的利潤而奉送主權,絕對是不智的選擇。想想香港就知道,和平統一只會淪為二等公民,共享大中華市場全民發財絕對是幻夢,如今香港人連住房、民生物資(例如奶粉)穩定供應都變成問題;圖博(西藏)與東突厥(新疆)的情況更悲慘,他們不僅被剝奪政治權力,甚至日益喪失信仰文化與基本人權。

讀者們必須理解到,儘管各方處心積慮想保護核心利益同時避免戰爭,戰爭仍然可能會爆發。甚至以當代的「超限戰」概念而言,網路戰、媒體戰、文化戰、貿易戰、金融戰、外交戰這些「沒穿軍服的領域」也都可以挑起戰爭。

在美中台之間,沒穿傳統軍服的「超限戰」早已開打,整個印太地區國家都被捲入這場巨大的紛爭。在「戰爭」態勢中,台灣已經沒有搖擺逢迎的空間,而是必須堅定與自由盟邦站在同一隊。示弱與模糊只能是片刻的手段,長期而言,越堅定捍衛自己權利,反而才有更大的戰略談判空間。

伊索寓言裡頭,有個在百獸與百鳥戰爭中,只顧騙取個人利益的蝙蝠,最後被所有陣營視為叛徒徹底唾棄。願台灣人在變局中不是軟弱的蝙蝠。


原文發表於2019年1月6日 原文傳送門

這個專題收錄了所有恕我的重要公開評論,也是為韓流出現以後的台灣政治留下一段側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學習筆記:與下屬一對一面談的五個問題by Marcel Schwantes 你喜歡這份工作的哪一個部分? 評估工作的滿意度。 可不可以形容一下,最近在工作中覺得美好的事物? 協助未來複製該經驗。 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了嗎? 是否有人盡其才,將對的人放在對的地方 在工作表現良好的時候,你有覺得自己受到了讚賞嗎? 衡量對工
Thumbnail
avatar
杭特 | 業務可頌
2023-08-25
學校沒有教的事 - 五個學習外語時做筆記的好處學習英語是一場大冒險,而「做筆記」就是這場冒險中,讓你更快、更順利達到目標的好夥伴。這篇文章中,我們列舉了五個學習外語時做筆記的好處,看看筆記如何帶你精通一個語言,讓語言學習變得更開心、更有成效。
Thumbnail
avatar
Seymour
2023-08-21
學習語文的五個E掌握五個E,學習語文可以是輕鬆又有趣的一件事!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最有挑戰性,但是一旦看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們會上癮的......
Thumbnail
avatar
漫漁
2022-06-03
三分鐘微學習五個絕對實用的in和on開頭的英文慣用語EP14【英語能力起飛】你能把A~E的介詞片語放入正確的空格內嗎? 解答: 翻譯 我領悟慢,所以你能詳細解說正確的程序嗎? 我的鄰居和我關係友好。 兩國即將達成協議。 電動車上個月需求量很大。 從我收到他的訊息以來就一直很消沉。
Thumbnail
avatar
英語能力起飛
2022-04-19
武術練習與實際狀況的差異先前有說到關於武術的迷思與誤區,這次試著來說說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很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說,練了那麼多年武術,加上學校、部隊的訓練,如果遇到捷運的那個狀況,一定能夠制止對方吧。 當時只有回應對方,我~會先跑~~跑到不能再退的時候再說。
Thumbnail
avatar
whitman
2021-12-20
│學習│說說關於武術與防身的部分看了樹懶的生活一篇聊聊|人在江湖走,保護自己招式不可沒有~的文,說了關於女性(也可能是男性),都必須要有一些可以自我保護的技巧。最多的不外乎是一些簡易的防身器材、結伴同行、避免夜間獨行、行走人多的地方、注意四周可能的風險之類的生活習慣養成。
avatar
whitman
2021-03-05
[能量] 靈性之舞 — 學習動物溝通、靈氣治療與天賦潛能開發靈性之舞又可稱為動態靜心、自發功,是中國古老的養生氣功,不需記任何招式,乃以天地之氣帶動我們身體經絡之氣,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自然地做出各種療癒的動作。有些人約練一兩個月就能替他人或動物治療,進一步還能開啟我們過去世的潛能,比如說可以和動植物溝通,突然彈得一手好琴,或者是得知過去未來等等。
Thumbnail
avatar
塔菲 Tafei
2020-08-26
衛武營實習誌#01 知識與觀念的交錯如同學校老師跟Keen皆提到的"多功能就是沒有功能",那裡似乎負荷不了太大的演出,可是卻乘載了我們每個英劇人的夢。 來到衛武營實習的第一週學習了哪些東西?建立了那些身為劇場人應該知道的觀念?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avatar
椒飯日常
2020-08-03
自殺不痛苦的方法與自救實驗 (二) 結束痛苦的五個練習意圖尋死的我不斷在找自殺不痛苦的方法,找到最後發現,自殺只會延長痛苦、無限輪迴在死時情境中,直到想通。不僅如此,下輩子還得重來,再打一次,直到了悟....到頭來,自殺只是一個讓悲慘更悲慘、讓絕望更絕望的選項,那不得已,只能活下去了,可是活著又不想那麼痛苦,只能學習自救了
Thumbnail
avatar
心靈探索日記-神沒 談心世
2020-06-22
關係擇學《五》與身體的對話練習在心理學上,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身體和情緒有很大的關連,有時候人們因為過往習性使然,不一定容易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但是透過身體,卻反而能開始看見與感受,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緊張時會肚子痛或拉肚子,生氣時雙手不自覺緊握,焦慮時難以坐定,會不斷走來走去⋯⋯既然承載我們靈魂的身體如此重要⋯⋯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