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
不過這次我請 GPT-4 幫了一些忙,要求它對這本書根據「思維、閱讀、學習、覆盤和格局」這些我感興趣的關鍵字,萃取整理出金句、知識點、啟發和建議。
因為曾經看過,所以能判讀 GPT-4 有沒有胡扯,再加上我自己的筆記,就整理出這一篇文章;算是一種新的嘗試。
這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是一本介紹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的投資哲學和人生智慧的書。
書中涵蓋了蒙格的多場演講和文章,展現了他的多元思維模型、雙軌分析和人類誤判心理學等觀念。對於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維、閱讀、學習、覆盤和格局的人,這本書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
「我們應該先學習專業化思維,然後再憑藉跨學科思維正確地認識世界。如果沒有跨學科思維,你就會在專業之外的其他領域遇上麻煩。」
這段話點出了「多元思維模型」的價值。
蒙格主張要建立一個多元的思維模型,也就是要學習不同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用這些理論來解釋和分析各種事物。這樣可以避免用單一的思維模式去看待問題,而導致扭曲現實或犯下愚蠢的錯誤。
蒙格認為,藉由提升自己來強化對世界的感知,內在的能力才能成長,和世界的大趨勢才能互相匹配。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蒙格在書中引用了數學家雅各比的這句話,提醒人生有很多難題,只要反過來想就有答案。
在思維上只是換個方向,就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但這個「只是」為什麼做不到?這與人類大腦的偏好與邏輯盲點有關。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許多人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是在重組自己的偏見。
順向思維是我們習慣的方式,特別是順暢的推導出合理的結論時,我們更不易察覺思考上的偏誤與盲點。但其實這時候,只要反過來想一遍,往往會發現許多思考上的漏洞。
順向思維卻一無所獲時,不妨試試逆向思維。
學會逆向思維,打破思維的慣性,往往就能化繁為簡、找出破局之道。
除了逆向思維,還有其他有用的思維模型。
當我們掌握了愈多思維模型的體系和運用,對於事物就會有更透徹的認知與理解。
如果你對我日前分享過的一篇文章還有印象的話,我提到取得小進步,改變行為就能辦到;取得大提升,必須從思維改變做起。
有五個我認為短期看不見成效,但隨著時間累積會帶來巨大改變的關鍵思維,包括:
一、上游思維:從問題的根本原因出發。
二、逆向思維:從結過或結論往前倒推。
三、覆盤思維:反思與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四、長期思維:從長遠角度思考當下決定。
五、利他思維:分享讓人脈愈廣、回報愈多。
這些都是我的多元思維模型中的一部分。
有人問我:何時該用哪一個思維模型?我告訴對方可能誤會了多元的意思;所有的思維模型都是全面啟動的,因為已經內化、融合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中。
...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每天讀書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蒙格是一個非常喜歡閱讀的人。
在一次採訪中,他透露自己一周要讀二十本書。
無論是出差、開會,還是會客,他都隨身攜帶著報紙或書本,一有空就翻閱。每天六點起床,第一件事也是找個地方安靜閱讀。
他認為閱讀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基本態度,可以幫助我們增加知識和視野,也可以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蒙格建議要多讀一些經典的書籍,尤其是那些能夠提供多元思維模型的書籍,比如歷史、科學、文學、心理學等。閱讀可以說是建立多元思維模型的基礎。也正是廣泛的閱讀,為蒙格豐富了腦袋、拓寬了眼界,最終也成就了他的事業。
無論你是想要精進自己、還是希望實踐變現,知識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知識的學習和累積,和閱讀離不開的,因為這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唯有不斷閱讀、持續增值,實現翻轉人生的目標。
...
「我發現人生想要成功,只要做到兩件事,一是不做愚蠢的事,二是活得久,做到這二點你一定是人生贏家。」
蒙格是一位終身學習者,也是一位跨領域學習者。
他不斷學習各種學科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整合成一個有系統的知識體系:多元思維模型。他認為一個好的知識體系應該是在某一專業上有深度,但同時也有多學科的廣度,就像字母 T 一樣。
蒙格提倡用逆向思維來分析什麼是壞的知識體系,然後避免它。他說,壞的知識體系主要有三個特徵,分別是缺乏縱深、單一化和鬆散無聯繫。
「變化總在發生,你不去迎接進步的變化,就會等到退步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學習的需求有增無減。當學習成本不斷下降、學習效率持續提升的趨勢下,學習慢的就等於是在後退,因為別人都跑到你前面去了;我想這就是蒙格這段話想要表達的。
書中提到在哈佛讀書時,蒙格就以勤奮好學聞名。
除了本科專業之外,他還自學掌握了經濟學、心理學等其他領域的知識。畢業後,他進入加州法院成為一名律師。
當時金融產業正在快速發展,蒙格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大量閱讀金融投資相關的報章雜誌與書籍,從零開始學習投資;同時還參加各種講座,學習如何分析經濟形勢等專業知識。
後來律師行業不景氣,他就轉行做了投資人。
憑藉著豐富的知識與多元思維模型,在投資領域也做得有聲有色,成為頂級富豪。
你是否畢業進入職場後,就學習了學習呢?周遭又有多少同齡人持續在學習的?這個時代倡議的,是終身學習的觀點;多學習一點知識、多掌握一門技能,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保持競爭力的優勢。
...
「能認識自己的錯誤是一項非常寶貴的能力。蒙格家族的財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把買錯的東西賣出去。當你發現自己錯了,你就必須學習改變自己的想法。」
蒙格在做投資決策時,習慣用雙軌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先用第一軌做出理性的判斷,然後用第二軌檢查自己是否受到了人類誤判心理學的影響。
他認為,人類的大腦往往會受到各種心理偏誤的干擾,比如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偏好傾向、厭惡傾向、避免懷疑傾向、避免不一致傾向等等。他在書中提出了二十五種常見的心理偏誤,並用很多例子來說明這些偏誤會如何造成錯誤的判斷和行為。
蒙格這一生投資了許多公司,都不曾失手嗎?
當然有,但不多。剛開始進入投資領域時,蒙格也遭遇過失敗,在紡織、製造、航空等產業,都曾因爲判斷錯誤而導致失敗的投資,損失了很多。
他將這些經歷記錄下來,當做反面教材不斷反思。有人曾經問過他:如何保證自己做的決定都是對的呢?
蒙格的回答是:我有個錯誤清單,每次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看一遍。這就是覆盤的價值。
「從失敗和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是一種美德。」
蒙格認為,犯錯與挫折都是難免的。但可怕的不是犯錯或挫折,而是在經歷這些之後沒有反思的能力。
做好覆盤,吸取成功經驗、記取失敗教訓,你會明白一個道理:成功沒有捷徑,但也不需要繞遠路。
...
「我始終認為,改變不了的事就不要太糾結,滿腹牢騷、怨天尤人是人生大忌。這道理很簡單,但許多人卻因此白白地毀了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個關於哥倫比亞廣告公司的故事。
原本是廣告行業內的領頭羊,卻因房地產行業興起也跟著投資幾十億蓋酒店,結果根本賣不出去,公司也陷入困境。
「不要追隨他人的腳步,去自己開路並留下足跡。」
蒙格引用了蕭伯納的這段話,提醒我們避免盲從、堅持獨立思考,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學會獨處,是件重要的能力。如果你因為特立獨行而不受歡迎,那就隨他們去吧。打破群體意識的牢籠,你才能解放自己的頭腦。蒙格認為,學會阻斷外界干擾,堅持自己的判斷;有一天你會獲得自己想要的驚喜。
蒙格的格局不僅來自於他的多元思維模型,也來自於他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他恪守了美國西部的傳統精神,以勤勉、專注、真誠、正直、善良、節約等品質來做好事情,並用這些品質來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合作。
他還有一種康德式的公平傾向,就是要尊重別人的權利和利益,不要做出違反道德的事情。
...
僅以這篇文章紀錄一個睿智導師的人生結束;但他的智慧與經驗將會成為經典傳誦,永不結束。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