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去了一趟書店,在南西店關掉的連鎖書店
獨佔排行榜前幾名的類型不外乎是這兩類:心理勵志、金融投資
雖然知道排行榜有些不可言說的秘密,但這種傾向也可以稍微知道大眾的喜好。
想透過投資理財來致富,要如何規劃分配所剩不多的資產;或是投資自己在哪方面的技能;什麼時候追進、進場時機、適時收手、滾雪球效應、要有耐心和時間……
或是物慾的掌控、如何在年輕時存到100萬、副業的經營方式、30歲我的退休生活,總之就是和「錢」相關,如何財富自由,活出真正的自我
強迫存錢和減肥一樣,都不是一件令人開心事,但看到數字的累積或下降,就是一種努力的成果,所有東西都數值化,如同小王子所說的,大人的世界都是用數字堆疊起來的。
心理勵志又是另一種我所不懂的神秘現象
「你很好,已經足夠的好了」
「要釋放自己的情緒,不然會累積過多的壓力,傷害到大腦」
「緩解焦慮,跟自己和解」
似乎每過一陣子都會有趨勢關鍵字,很久以前是情緒勒索,再來是高敏感族群,最近是釋放焦慮
焦慮和內疚的書籍,也買了一兩本,並不否認方法確實是有效的,也能稍微釋放心中被惡魔鎖住的快樂,但有時候過多的雜訊席捲而來,本來不焦慮的情緒,都漸漸焦躁起來。
而且,其實這個世界,是不希望人們有負面情緒的
至少堤伊所處的世界是這樣的
「偶爾釋放情緒哭當然可以,但哭不能解決問題,以後出去工作後要怎麼辦?總不能一直哭下去吧?」
在這裡,悲傷、覺得自己沒用,是不被允許的,永遠都要正面迎向挑戰,不能逃跑。
但又常常被問說,怎麼都不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因為我覺得我很爛,薪水很低,永遠都達不到你想要的,我讓所有人都失望,包括我自己。我想大哭,但漸漸的發現淚腺已經乾涸」
這似乎是普遍認為大人正常的樣子,一臉厭世麻木的章魚哥,所以每天都會笑笑地裝無所謂,直到爆炸那天。
逃跑去便利商店,吃冰棒灌可樂,半小時過後回去,說今天晚上星星好多喔,但那天夜晚下著滂沱大雨。
抗壓性並不是代表不會受挫折,是受挫折後多久才可以從那種狀態恢復。
並不認為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好事情會怎麼樣,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恢復到原先的狀態,但那幾分鐘的時間,是不配擁有的,可能就跟我這個人一樣吧,不配擁有一些奢求的東西
在低薪時代,存錢不容易才會想要投資理財;
在現實世界,情緒無法釋放才會心理勵志湧現。
抗壓性怎麼這麼差,為了什麼什麼什麼,那時候我們都撐下來了。是啊!但我不用為了那些東西撐下去,只要為了快樂而活著,只是這樣看來,快樂是很稀有的物資呢
突然發現要為自己的哭泣道歉,真的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