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要往心裡去》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去拜拜時,在廟門口附近,聽到一個女子很大聲的在說話,似乎在跟另一個男人談在公司內的事,等拜拜完出來後,就聽到那個女子邊哭邊說。當時就在想,到底是什麼事,要約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談,而且可以講得很大聲,又可以講到委屈落淚?

因此,想到了最近在看的這本書《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要往心裡去》,書中羅列了十四種情況教人去分辨自己情緒的起因,並讓人試著去學習改變,而不要輕易陷在自己的情緒中。但看完後,覺得這本書比較適合那些不容易被他人的情緒牽引,但又想了解如何因應他人的情緒的人。例如書中所提到有人對你生氣,你要去想他生氣的原因,而不是想著為何他對你生氣。然後,另外一篇提到妻子為了丈夫的襪子沒有翻過來對丈夫發脾氣,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書中所列的第一種情況,直接跟妻子吵起來了,很少有人會像書中第二種情況,去關心妻子發生什麼事吧?

raw-image

若是像今天廟口看到的這名女子一樣,大部分的人應該很難去回想這書中所列的十四種情緒,然後去做調節和改變,除非,跟她對談的那個男人剛好有看到這本書。對於已經讓情緒住到心底的人來講,會推薦看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會比較快,戲中也提到一些方法,讓人學著去觀察和整理自己的情緒。

不論是哪種方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學會調整和改變的方式。

avatar-img
3會員
59內容數
分享對生活和食物的感受,讓日常不只是日常,讓嘗鮮可以是探索、是過程,也是結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玲禾的樂活食記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提供如何轉變觀念去看待生活的方法,以及作者的個人經驗和感受。藉由書中主題再搭配散文和插畫的方式,讓讀者更有共鳴並且容易閱讀。
這篇文章提供如何轉變觀念去看待生活的方法,以及作者的個人經驗和感受。藉由書中主題再搭配散文和插畫的方式,讓讀者更有共鳴並且容易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每每都是有所情緒時,文字才會浮現。突然可以明白,那些詞曲創作或是真的文字創作的人兒們,有多少情緒或是有多少想像。很多文字都是再明白了些什麼道理之後,得以整理,得以記錄下來。當時的心情,與當時的感受。也許日後再讀,會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但值得記得的是,當下,妳是被愛的,被傷害的,又或是感到到自己的靈魂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每每都是有所情緒時,文字才會浮現。突然可以明白,那些詞曲創作或是真的文字創作的人兒們,有多少情緒或是有多少想像。很多文字都是再明白了些什麼道理之後,得以整理,得以記錄下來。當時的心情,與當時的感受。也許日後再讀,會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但值得記得的是,當下,妳是被愛的,被傷害的,又或是感到到自己的靈魂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