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43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在兩地工作,在兩地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作者:林承毅, 謝其濬
出版日期:2020/12/11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作者簡介

林承毅
林事務所執行長&服務設計師,國立政治大學兼任講師,優游於人文、社科、商業、藝術與設計等專業領域,倡導問題覺察及多元學習之必要性。

長於運用人類學家獨到的洞察能力,在城鄉及時空的不同脈絡之間抽絲剝繭,帶著好奇心進行趨勢覺察,並透過人本設計,體驗創新為武器,多年來投入教學、論述、工作方引導、輔導、審查、企劃等多元性創新整合工作。

有著地域活化傳道士的稱號,也是一位典型風の人,視「移動」為日常,住在台北天龍城,但號稱可到全台各地上九點的課,習慣在捷運上發文,在南來北往的高鐵上工作,在飛機上閱讀,在U-bike上思考,每年看顧全台超過十五組在地青年團隊進行在地實踐行動。 

謝其濬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現從事文字工作。


一、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一詞,起源於日本。

因為面臨人口減少、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日本在二〇一四年訂定了「城鎮、人、工作創生法」,並建立了「地方創生協力隊」,招募具專長的人士到地方發展,找出在地生存的經濟模式。

台灣的地方創生才剛起步,在行政院宣告二〇一九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後,「地方創生」在台灣成為了火熱的話題。


二、人與土地的關係

關係人口與地方的連結,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對地方開始感到興趣」,產生好感,開始主動關注。

第二階段為「對地方存有依戀感」,也就是看到、聽到該地的報導會產生幸福感。

第三階段則是「經常有意往來該地點」,除了參與相關活動,並經常造訪,一有機會就去走走。

而在關係深厚之後,會轉到第四階段「積極進行雙向交流」,從被動轉為主動,並積極於所在城市為鍾愛的第二故鄉做些事。

最後,當條件俱足,就可能進入第五階段「以該地作為重要據點」,可能是二地居,也可能正式成為地方的新住民。


三、二地居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更追求工作自主性及多元化,加上交通便利,移動條件更佳,讓人們有更好的彈性、想像力,大膽嘗試新型態的生活。因此,許多人展開了在一個以上的地方停留並工作的模式,讓自身能量貢獻多方。

一城、一鄉,享有兩種生活調性與節奏,也同時循著兩種工作模式及型態,多元並富有創造性,確實令人心生嚮往。

二地居的定義,是在兩地工作,同時也在兩地生活。


四、案例分享

2020年,在高雄鹽埕,由「叁捌地方生活」的負責人邱承漢打造出了第二個空間「銀座聚場」。

這個空間由老屋改建而成,結合了咖啡廳與民宿,一週中只營運三天。這個地點原本是旗袍店,座落於高雄銀座商店街中。

對邱承漢來說,開設民宿,起心動念就是邀請外地人體驗鹽埕的生活情調。「鹽埕是個生活感強烈的地方,沒有住一個晚上,很難感受到。」他指出,當客人留在這裡住宿,他們必然就會花更多時間來認識鹽埕。

除了深耕地方以外,由於他經常往返高雄和台北,比起其他在地工作者,更能串連兩地資源。

漸漸地,台北的朋友要來南部開店、辦展、辦活動,各種疑難雜症,包括了地點好不好、工讀生怎麼找,哪裡有倉庫可以存放展品等,或是有刊物編輯要找在地的文字、攝影記者,都會來找邱承漢諮詢。

「我好像成了某種南部的窗口,扮演資源引導和轉介的角色,」他笑道。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擁有全部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這塊大地的一部分、主體的一份子。
- 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




若你對地方創生有興趣,想要看到更詳細的內容,歡迎購買《二地居》



讀後感

早在大學時期,我就聽過「地方創生」這個詞,那時候正好是地方創生傳到台灣的時候。

在當時,我曾經參加過一個友人邀請我去的社團,叫做中央夢工廠。那是一個以社會創新為主軸的社團,專注在創意思考與地方創生。也是在當時,我們有幸可以到位於三峽的甘樂文創參訪。

只是當時的我,對於「地方創生」還處於興趣缺缺的狀態。

直到我在今年遇見了相信世代,被社群咖啡館的理念給吸引,「地方創生」這個詞再度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風型人」與「土型人」。

作者是這樣定義風型人的:

從既有地方之外,乘著風,抱持著理想而來。帶著新奇的事物、消息、人、意識而來,同時也反向對外散布訊息,因而成為擾動區域內凝結且停滯不動空氣的發動機。

風型人原本並不屬於地方,或與地方有些許距離,但他們受到地方的召喚,從關係人口,進化成為流動創生的行動者。

通常他們不僅是專業工作者,更懷抱熱情與文化情懷,擁有獨特觀點,並能覺察地方魅力,善於透過不同模式進行內容詮釋。

而土型人呢,作者只寫了短短一句話。

腳踏實地在地方默默耕耘著,從基礎扎根,投入如養育生命一般的實業。

-

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對於自己家鄉不熟悉的感受,明明是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地方,卻給人如此陌生的感覺。

在我的人生規劃中,默默地將回到台中做一些有趣的事放入了我的清單裡,經過了相信世代與社群咖啡館的刺激之後,有顆種子,在我的心中萌起了芽。

-

我推薦這本書給對於地方創生感到興趣的人,也推薦給那些想為了自己家鄉或是一個地方做些什麼事的人。


歡迎追蹤,用愛心、拍手支持我,並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托馬斯的社群咖啡館
148會員
267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2025/04/11
偶然間在鵲的VIP社群裡看到金萬在推廣此書,我點開Google表單看了一下介紹,沒有猶豫太久就下單了,而看完的現在,我很感謝當初決定買下書本的自己,因為這本會是我今年最愛的一本書。
Thumbnail
2025/04/11
偶然間在鵲的VIP社群裡看到金萬在推廣此書,我點開Google表單看了一下介紹,沒有猶豫太久就下單了,而看完的現在,我很感謝當初決定買下書本的自己,因為這本會是我今年最愛的一本書。
Thumbnail
2025/02/16
在去年的時候,我在網路KOL李柏鋒的個人臉書臉書貼文中,一再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看到版主強力的推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因為本書沒有電子書,讓我一直沒有下手。但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剛好累積了四本實體書想買,就趁這個機會買下來了!
Thumbnail
2025/02/16
在去年的時候,我在網路KOL李柏鋒的個人臉書臉書貼文中,一再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看到版主強力的推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因為本書沒有電子書,讓我一直沒有下手。但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剛好累積了四本實體書想買,就趁這個機會買下來了!
Thumbnail
2024/12/12
「如果你這一生只打算讀一本心理學的著作,那麼你就應該讀《愛的藝術》。」這是愛智者書窩版主鐘穎,在他的推薦序中所寫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4/12/12
「如果你這一生只打算讀一本心理學的著作,那麼你就應該讀《愛的藝術》。」這是愛智者書窩版主鐘穎,在他的推薦序中所寫的一句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對於自己家鄉不熟悉的感受,明明是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地方,卻給人如此陌生的感覺。經過了相信世代與社群咖啡館的刺激之後,有顆種子,在我的心中萌起了芽。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對於自己家鄉不熟悉的感受,明明是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地方,卻給人如此陌生的感覺。經過了相信世代與社群咖啡館的刺激之後,有顆種子,在我的心中萌起了芽。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元素是地方.人.就業;亦即要讓地方上的人有工作、留在地方工作;而且不是一個人有工作,而是一群人有事做;只要人可以活下來,地方就會生生不息。 要讓地方上的一群人一起工作,除了尋找在地DNA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而以台灣人的民族性來說,要讓一群人團結合作、形成共識一起工作向來是
Thumbnail
地方創生的基本元素是地方.人.就業;亦即要讓地方上的人有工作、留在地方工作;而且不是一個人有工作,而是一群人有事做;只要人可以活下來,地方就會生生不息。 要讓地方上的一群人一起工作,除了尋找在地DNA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而以台灣人的民族性來說,要讓一群人團結合作、形成共識一起工作向來是
Thumbnail
隨著地方創生火熱展開,促進優秀人才全台流動,各地創生團隊善用各自不同的專業,開啟新商業模式及一番戰場,已突破過去受地域限制的職癌涯想像。而家長可帶孩子與創生團隊進行真摯的生命互動,思考更多元的職涯議題,如「成功的定義」除了賺錢,能有更多元的價值實現,以及「我為何而工作」、「未來想在哪裡工作」。
Thumbnail
隨著地方創生火熱展開,促進優秀人才全台流動,各地創生團隊善用各自不同的專業,開啟新商業模式及一番戰場,已突破過去受地域限制的職癌涯想像。而家長可帶孩子與創生團隊進行真摯的生命互動,思考更多元的職涯議題,如「成功的定義」除了賺錢,能有更多元的價值實現,以及「我為何而工作」、「未來想在哪裡工作」。
Thumbnail
沒離開過,是空間物理上的。 而返家,則是心理上、社會關係上、文化傳統上、認同上,是時間上的。 離開都市
Thumbnail
沒離開過,是空間物理上的。 而返家,則是心理上、社會關係上、文化傳統上、認同上,是時間上的。 離開都市
Thumbnail
地方文化沒有沒落,只是被忘記了,地方創生的本意並非搞一堆活動讓地方「往生」,而是牽起那雙走得比較慢的手,共同編織在地記憶,如同育育與掀海風夥伴們透過掀冊店搭載的共學平台一樣,緩慢而穩健的傳承文化。
Thumbnail
地方文化沒有沒落,只是被忘記了,地方創生的本意並非搞一堆活動讓地方「往生」,而是牽起那雙走得比較慢的手,共同編織在地記憶,如同育育與掀海風夥伴們透過掀冊店搭載的共學平台一樣,緩慢而穩健的傳承文化。
Thumbnail
或許搭著「地方創生」的熱潮,我們該向下探尋的是生活的模樣,去思索那些曾經待過的小鎮、小鄉村裡的回憶,而非把「現代化」當成一種迷信。如同前仆後繼跑到大都會區消費與生活的情形,回頭看看自己的家鄉,或許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最好的模樣,就在那裡。
Thumbnail
或許搭著「地方創生」的熱潮,我們該向下探尋的是生活的模樣,去思索那些曾經待過的小鎮、小鄉村裡的回憶,而非把「現代化」當成一種迷信。如同前仆後繼跑到大都會區消費與生活的情形,回頭看看自己的家鄉,或許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最好的模樣,就在那裡。
Thumbnail
近年創生議題風起雲湧,創生更被視為許多問題的可能解方,而創生本質是「人」,分享三個創生關鍵字:尋找自己、延續羈絆、回應使命感。 創生要務實營生兼具浪漫理想,不只有理想還得實際行動。 在世界上找到一塊屬於你可以發揮的「地方」,回應你心中呼喚許久的理想與使命感,「創」造出屬於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近年創生議題風起雲湧,創生更被視為許多問題的可能解方,而創生本質是「人」,分享三個創生關鍵字:尋找自己、延續羈絆、回應使命感。 創生要務實營生兼具浪漫理想,不只有理想還得實際行動。 在世界上找到一塊屬於你可以發揮的「地方」,回應你心中呼喚許久的理想與使命感,「創」造出屬於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新行業,新企劃,新視野,帶給地方新動力。透過這些行動,看見人們對於家鄉的情感與意志力。讓我們共同期待新北二十九區遍地開花,這只是一個開始,屬於新北的創生序曲。 撰文=林承毅(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左為本文作者林承毅,右為三峽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
Thumbnail
新行業,新企劃,新視野,帶給地方新動力。透過這些行動,看見人們對於家鄉的情感與意志力。讓我們共同期待新北二十九區遍地開花,這只是一個開始,屬於新北的創生序曲。 撰文=林承毅(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左為本文作者林承毅,右為三峽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
Thumbnail
日本和台灣一樣,都市發展以及少子化等等原因造成城鄉差距逐漸擴大,日本尤其為鄉村的人口、經濟衰退為苦,也因此於1994年發起「社區營造(まちづくり)」的行動,到了2014年則是開啟「地方創生(ちほうそうせい)」,走出了和台灣不太一樣的道路,吸引瑜軒遠赴日本取經。
Thumbnail
日本和台灣一樣,都市發展以及少子化等等原因造成城鄉差距逐漸擴大,日本尤其為鄉村的人口、經濟衰退為苦,也因此於1994年發起「社區營造(まちづくり)」的行動,到了2014年則是開啟「地方創生(ちほうそうせい)」,走出了和台灣不太一樣的道路,吸引瑜軒遠赴日本取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