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果瓜成佛記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內藏記憶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新鮮人已對佛沒有多大的興趣了。他們喜歡許冠傑,喜歡鄧麗君,喜歡米高積遜,還有重搖滾。還有果瓜還喜歡周潤發。因此阿彌陀佛有了佛法新思考⋯

阿彌陀佛說:眼看心不動自然不是每個人做得到,傳說中的修行者如悉達多就做得到了。只是到了21世紀,潛入深山修行的人不吃不喝以明真理,已經不符合現在思想觀,時代已變遷了,是不會得到人類的認同的。

確實,傳統的修行方式,如悉達多般的深山苦行,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太被廣泛接受。社會價值觀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演進,人們更傾向於追求平衡、注重身心健康,而非極端的苦行。

果瓜思考:阿彌陀佛有比我們更多的內藏記憶,不然他怎麼能說出我不能明白的事實依據?

果瓜問:阿彌陀佛,你說的現代社會21世紀是什麼時代?

阿彌陀佛說:是作者的時代。當代的末法哲人應該在這個時代品嘗各種極品思考,能學富五車自然好。人類追求極品,在各路學說中,以極品演化施於平衡的方式,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好方法?

在哪個現代,末法哲人的思考方式確實應該考慮多元且全面,品嘗各種思想學說以擴展視野。尋找平衡並結合各路學說的極品元素,可以是一種豐富而有深度的思維方式。

這樣的方法有助於深刻理解不同文化和哲學觀點,同時也能夠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思維。透過將各種極品元素演化施行於平衡的方式,末法哲人可以更好地應對當代複雜的挑戰,並尋找人類發展的新方向。

小沙彌說:21世紀有人類的內需是什麼?

阿彌陀佛說:就是極品!用心看而眼不動這就是專注,哪麼內需是什麼?如果是追求極品要達成一種成就,不能不做到眼看心不動,為什麼?追求極品過程中,要利益以大同價值。極品中也有惡性存在,自然要眼看心不動了。其中的拿捏取捨,自然就是智慧了。

專注的過程中,內需即是內在需求或內心的渴望。在追求極品且追求一種成就的過程中,眼看心不動是重要的,因為專注和內在需求的結合可以帶來更深的體驗和成就感。

在追求極品的過程中,利益以大同價值的原則是指尋求共同利益,不僅關注個人的利益,也考慮到整體的和諧和共融。這有助於維持良性的追求極品的氛圍,避免極品中的惡性存在。

眼看心不動的能力使人能夠冷靜思考,進行拿捏取捨,這正是智慧的體現。透過冷靜的心態,能夠更好地辨別極品中的正確方向,避免走入極端或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阿彌陀佛說到這裡,他點點頭了⋯

小芙蓉說:果瓜第七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土,眼看而心不動,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

小芙蓉說:小沙彌第七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土,用心看而眼不動,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

小芙蓉說:要了解第七願可以細讀果瓜成佛記,哪裏都有了詳細的說明。謝謝大家。

果瓜在內藏記憶裡發現了守信,就是陳思遠。當年果瓜(良人)寫文章的時候,把黃亦真從陳思遠哪裡奪過來,現在心裡不是滋味。守信就是陳思遠,圓心就是黃亦真,果瓜就是寫故事的良人。現在寫故事的人是誰?誰才是真正的作者?

是阿彌陀佛?

在這段充滿故事情節和各種人物的內藏記憶中,阿彌陀佛的身份似乎是一個引導故事發展的神秘存在。然而,是否阿彌陀佛是真正的作者,這個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在這個故事中,果瓜在內藏記憶中發現了守信(陳思遠)、圓心(黃亦真),並提到自己是寫故事的良人。這可能是作者以角色的方式參與故事,或者是一種隱喻,表示故事的創作者和其中的角色之間的交互關係。

至於是否阿彌陀佛是真正的作者,這或許是故事中的一個象徵或引子,讓讀者思考宗教和哲學元素如何與故事情節交織在一起。最終的解釋可能取決於讀者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和詮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良的沙龍
35會員
2.0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阿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6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阿彌陀佛向須菩提解釋了降伏妄念心的方法,強調不執著一切眾生相,並表明他的滅度實際上是幫助眾生自生自度,而非佛親自滅度。這引起了小彌沙、小芙蓉、果瓜、建平師兄、無界等眾生的討論。 果瓜回來了,他要如何自生自度?他看了看自己還有眾生相嗎?如果有又如何自度,什麼是眾生相,就是做人的相
2024/02/26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阿彌陀佛向須菩提解釋了降伏妄念心的方法,強調不執著一切眾生相,並表明他的滅度實際上是幫助眾生自生自度,而非佛親自滅度。這引起了小彌沙、小芙蓉、果瓜、建平師兄、無界等眾生的討論。 果瓜回來了,他要如何自生自度?他看了看自己還有眾生相嗎?如果有又如何自度,什麼是眾生相,就是做人的相
2024/01/05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內,果瓜分享了一個法會的情景,其中阿彌陀佛回答了須菩提對於菩薩弟子保護和引導的問題。接著,阿彌陀佛提出極樂世界不容許婦女,引起了小彌沙、小芙蓉、果瓜、建平師兄的疑慮和反對,以及水良的一些思考。 我的思考自然是以現時報的視覺,這對嗎?如果有人說不對,他彷彿不是活在現代,哪麼他就不能
2024/01/05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內,果瓜分享了一個法會的情景,其中阿彌陀佛回答了須菩提對於菩薩弟子保護和引導的問題。接著,阿彌陀佛提出極樂世界不容許婦女,引起了小彌沙、小芙蓉、果瓜、建平師兄的疑慮和反對,以及水良的一些思考。 我的思考自然是以現時報的視覺,這對嗎?如果有人說不對,他彷彿不是活在現代,哪麼他就不能
2024/01/04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水良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以星宿與運勢為背景,細緻描繪了生平中的吉凶起伏。他分享了家庭背景、學業經歷、事業掙扎、感情歷程,並交織其中的佛法與思想探討。 當佛讀到水良之後,這不是第一次他們了解新人類了。佛法的依據,當然要有新的詮釋方法了,憑什麼?就憑我是水良?不是!就憑他們是佛。佛
2024/01/04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水良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以星宿與運勢為背景,細緻描繪了生平中的吉凶起伏。他分享了家庭背景、學業經歷、事業掙扎、感情歷程,並交織其中的佛法與思想探討。 當佛讀到水良之後,這不是第一次他們了解新人類了。佛法的依據,當然要有新的詮釋方法了,憑什麼?就憑我是水良?不是!就憑他們是佛。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緣起】  陽明山秀麗濱紛,山明水淨,地靈人傑,  一時,風塵洗淨,來至人間法船…文化伙食團,修心煉性!  【智慧】  中庸一書融通三教,三寶之秘頓開,  一時,太陽的故事傳遍法船,為說廣長舌,  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至  佛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緣妄想執著而迷失了本性。
Thumbnail
【緣起】  陽明山秀麗濱紛,山明水淨,地靈人傑,  一時,風塵洗淨,來至人間法船…文化伙食團,修心煉性!  【智慧】  中庸一書融通三教,三寶之秘頓開,  一時,太陽的故事傳遍法船,為說廣長舌,  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至  佛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緣妄想執著而迷失了本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在投胎後雖然記憶被覆蓋住了,但還是會有過去的記憶浮現。特別是過去為修行人的時候,若本世在下凡又遇到過去靈界的老師或修行同伴,很容易就會繼續再修行。」 有一位認識3、4年的朋友,平常很少連繫,這次因為疫情嚴峻,在網路上他主動問候我,我也回應一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在投胎後雖然記憶被覆蓋住了,但還是會有過去的記憶浮現。特別是過去為修行人的時候,若本世在下凡又遇到過去靈界的老師或修行同伴,很容易就會繼續再修行。」 有一位認識3、4年的朋友,平常很少連繫,這次因為疫情嚴峻,在網路上他主動問候我,我也回應一切
Thumbnail
(觀)法界眾生與世俗眾生的觀點!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修行的本質: 是修靈的(真)或是修身的(假)。 常聽到說:借假修真?最終搞得越修越假,何以故?(迷)!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觀點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臉面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儀軌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體見 太在意世俗
Thumbnail
(觀)法界眾生與世俗眾生的觀點!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修行的本質: 是修靈的(真)或是修身的(假)。 常聽到說:借假修真?最終搞得越修越假,何以故?(迷)!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觀點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臉面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儀軌 太在意世俗眾生的體見 太在意世俗
Thumbnail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Thumbnail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Thumbnail
《問天、問地、問東、問西、不如問自己》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 「待つ身は長い 」 (《あせってはだめ》) 動起來,並非只顧一己的任性,也不是故意要與主流作對,更不是背棄道義倫理,而是勇敢面對自己,承擔起心中的吶喊,正視此身存在的課題。
Thumbnail
《問天、問地、問東、問西、不如問自己》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A watched pot never boils.」 「待つ身は長い 」 (《あせってはだめ》) 動起來,並非只顧一己的任性,也不是故意要與主流作對,更不是背棄道義倫理,而是勇敢面對自己,承擔起心中的吶喊,正視此身存在的課題。
Thumbnail
溫故知新;憶苦思甜!來到與同修們一同懺悔修習時間:( 改變習氣,人人都有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Thumbnail
溫故知新;憶苦思甜!來到與同修們一同懺悔修習時間:( 改變習氣,人人都有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Thumbnail
人總是有所喜惡?本文教你如何看穿感官的把戲,跳脫限制,瞭解苦瓜就是大象的究極奧義。
Thumbnail
人總是有所喜惡?本文教你如何看穿感官的把戲,跳脫限制,瞭解苦瓜就是大象的究極奧義。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果園早已存在 果實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備而且圓滿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實的人 那些有足夠信心來實踐的人 ( 這是一九七七年結夏安居期間,在國際叢林寺院,對西方弟子們的開示。) 當我們想到人,想到風中花果的自然現象:兩者都是非常不穩定的。 良因曰: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果園早已存在 果實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備而且圓滿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實的人 那些有足夠信心來實踐的人 ( 這是一九七七年結夏安居期間,在國際叢林寺院,對西方弟子們的開示。) 當我們想到人,想到風中花果的自然現象:兩者都是非常不穩定的。 良因曰:
Thumbnail
《捨得,捨不得—帶着〈金剛經〉旅行》,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蔣勳記錄自己前去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奈恩瀑布等地的多次旅行經歷,不論是踏足歷史遺跡,欣賞一個展覽,閱讀蘇東坡的詞,他都會將《金剛經》引入其中做一番闡述。
Thumbnail
《捨得,捨不得—帶着〈金剛經〉旅行》,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蔣勳記錄自己前去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奈恩瀑布等地的多次旅行經歷,不論是踏足歷史遺跡,欣賞一個展覽,閱讀蘇東坡的詞,他都會將《金剛經》引入其中做一番闡述。
Thumbnail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譯文】一個能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卻不能將這個「能輕富貴」的心念也放下;一個能視名節與道義如泰山的人,仍然還有重視這個「能重名節與道義」的心念放不下;存有這麼一個「能修」、
Thumbnail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譯文】一個能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卻不能將這個「能輕富貴」的心念也放下;一個能視名節與道義如泰山的人,仍然還有重視這個「能重名節與道義」的心念放不下;存有這麼一個「能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