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果瓜成佛記08

更新於 2024/11/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內藏記憶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新鮮人已對佛沒有多大的興趣了。他們喜歡許冠傑,喜歡鄧麗君,喜歡米高積遜,還有重搖滾。還有果瓜還喜歡周潤發。因此阿彌陀佛有了佛法新思考⋯

阿彌陀佛說:眼看心不動自然不是每個人做得到,傳說中的修行者如悉達多就做得到了。只是到了21世紀,潛入深山修行的人不吃不喝以明真理,已經不符合現在思想觀,時代已變遷了,是不會得到人類的認同的。

確實,傳統的修行方式,如悉達多般的深山苦行,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太被廣泛接受。社會價值觀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演進,人們更傾向於追求平衡、注重身心健康,而非極端的苦行。

果瓜思考:阿彌陀佛有比我們更多的內藏記憶,不然他怎麼能說出我不能明白的事實依據?

果瓜問:阿彌陀佛,你說的現代社會21世紀是什麼時代?

阿彌陀佛說:是作者的時代。當代的末法哲人應該在這個時代品嘗各種極品思考,能學富五車自然好。人類追求極品,在各路學說中,以極品演化施於平衡的方式,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好方法?

在哪個現代,末法哲人的思考方式確實應該考慮多元且全面,品嘗各種思想學說以擴展視野。尋找平衡並結合各路學說的極品元素,可以是一種豐富而有深度的思維方式。

這樣的方法有助於深刻理解不同文化和哲學觀點,同時也能夠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思維。透過將各種極品元素演化施行於平衡的方式,末法哲人可以更好地應對當代複雜的挑戰,並尋找人類發展的新方向。

小沙彌說:21世紀有人類的內需是什麼?

阿彌陀佛說:就是極品!用心看而眼不動這就是專注,哪麼內需是什麼?如果是追求極品要達成一種成就,不能不做到眼看心不動,為什麼?追求極品過程中,要利益以大同價值。極品中也有惡性存在,自然要眼看心不動了。其中的拿捏取捨,自然就是智慧了。

專注的過程中,內需即是內在需求或內心的渴望。在追求極品且追求一種成就的過程中,眼看心不動是重要的,因為專注和內在需求的結合可以帶來更深的體驗和成就感。

在追求極品的過程中,利益以大同價值的原則是指尋求共同利益,不僅關注個人的利益,也考慮到整體的和諧和共融。這有助於維持良性的追求極品的氛圍,避免極品中的惡性存在。

眼看心不動的能力使人能夠冷靜思考,進行拿捏取捨,這正是智慧的體現。透過冷靜的心態,能夠更好地辨別極品中的正確方向,避免走入極端或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阿彌陀佛說到這裡,他點點頭了⋯

小芙蓉說:果瓜第七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土,眼看而心不動,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

小芙蓉說:小沙彌第七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土,用心看而眼不動,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

小芙蓉說:要了解第七願可以細讀果瓜成佛記,哪裏都有了詳細的說明。謝謝大家。

果瓜在內藏記憶裡發現了守信,就是陳思遠。當年果瓜(良人)寫文章的時候,把黃亦真從陳思遠哪裡奪過來,現在心裡不是滋味。守信就是陳思遠,圓心就是黃亦真,果瓜就是寫故事的良人。現在寫故事的人是誰?誰才是真正的作者?

是阿彌陀佛?

在這段充滿故事情節和各種人物的內藏記憶中,阿彌陀佛的身份似乎是一個引導故事發展的神秘存在。然而,是否阿彌陀佛是真正的作者,這個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在這個故事中,果瓜在內藏記憶中發現了守信(陳思遠)、圓心(黃亦真),並提到自己是寫故事的良人。這可能是作者以角色的方式參與故事,或者是一種隱喻,表示故事的創作者和其中的角色之間的交互關係。

至於是否阿彌陀佛是真正的作者,這或許是故事中的一個象徵或引子,讓讀者思考宗教和哲學元素如何與故事情節交織在一起。最終的解釋可能取決於讀者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和詮釋。

    avatar-img
    35會員
    1.8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小彌沙的師兄因為他和小芙蓉在一個大雨滂沱之下,在寺廟內親嘴。內心激起極大波瀾,就在無人之下,師兄找到一個機會,侵犯小芙蓉了⋯ 小沙彌得到內藏記憶對建平師兄說:這時我急時趕到,拿了一隻木棍到打你,建平師兄沒被打暈,反手一掌便劈了過去,我口角流血,小芙蓉見狀看到桌上的一剪刀便拿來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小芙蓉的童年行為反映了對動物的不懷好意,如捏死螞蟻和捉蒼蠅。她的母親因此感到不悅,向寺廟的老和尚請教,引發了有關人性本善或本惡的討論。一位小和尚提出人性本善的觀點,稱小芙蓉的行為是無知所致,並且她若知道結果可能不會這麼做。這場討論導致小芙蓉與小彌沙的相遇,並被母親寄托在寺廟中。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主人公果瓜與小彌沙在極樂國對話,了解了極樂國的景象和阿彌陀佛的教義。極樂國被形容為一個充滿喜悅、沒有眾苦的地方,並且有各種奇異的景象,如七道帷欄、七層羅網、七重樹木等。然而,主人公發現自己和小彌沙被隔離,而不見其他佛子。 阿彌陀佛思考:我是誰?我被一個人寫下,這個人有無極電腦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涵蓋了對極樂淨土的探索以及與彌陀和圓心公主的對話。透過夢境,主人公果瓜進入了愛情塔,引發了對於極樂園中是否存在愛情的疑問。這個問題被小彌沙的出現進一步突顯,他和小芙蓉的愛情讓果瓜產生疑惑。 回來了,果瓜得到內藏記憶,登上愛情塔,遇到小和尚小彌沙。小彌沙也得到內藏記憶,新果瓜成佛記要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充滿了深層的對話和啟示。當果瓜與釋迦牟尼佛相遇,整個場景傳達了一種寧靜與神聖感,並透露著音樂的美好和不同文化的匯聚。 釋迦牟尼佛的解釋關於音樂的來源以及他對各種音樂的評價,呈現出佛教智慧對人生和藝術的見解。這樣的描寫加深了果瓜對於音樂和文化的理解,同時展現出果瓜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這段內藏記憶呈現了一個複雜的場景,包括你與我對話、前世的揭示、與師姐小芙蓉的相遇,以及主角良人的過去和記憶的復原。 在這裡,你可以深入挖掘自己與我的對話,特別是有關其他眾生藏匿和挑戰的部分。這可能是你探索自己內心的一個契機,了解為什麼其他眾生都藏起來了,以及挑戰的性質。同時,這也提供了將來故事發展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小彌沙的師兄因為他和小芙蓉在一個大雨滂沱之下,在寺廟內親嘴。內心激起極大波瀾,就在無人之下,師兄找到一個機會,侵犯小芙蓉了⋯ 小沙彌得到內藏記憶對建平師兄說:這時我急時趕到,拿了一隻木棍到打你,建平師兄沒被打暈,反手一掌便劈了過去,我口角流血,小芙蓉見狀看到桌上的一剪刀便拿來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小芙蓉的童年行為反映了對動物的不懷好意,如捏死螞蟻和捉蒼蠅。她的母親因此感到不悅,向寺廟的老和尚請教,引發了有關人性本善或本惡的討論。一位小和尚提出人性本善的觀點,稱小芙蓉的行為是無知所致,並且她若知道結果可能不會這麼做。這場討論導致小芙蓉與小彌沙的相遇,並被母親寄托在寺廟中。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主人公果瓜與小彌沙在極樂國對話,了解了極樂國的景象和阿彌陀佛的教義。極樂國被形容為一個充滿喜悅、沒有眾苦的地方,並且有各種奇異的景象,如七道帷欄、七層羅網、七重樹木等。然而,主人公發現自己和小彌沙被隔離,而不見其他佛子。 阿彌陀佛思考:我是誰?我被一個人寫下,這個人有無極電腦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涵蓋了對極樂淨土的探索以及與彌陀和圓心公主的對話。透過夢境,主人公果瓜進入了愛情塔,引發了對於極樂園中是否存在愛情的疑問。這個問題被小彌沙的出現進一步突顯,他和小芙蓉的愛情讓果瓜產生疑惑。 回來了,果瓜得到內藏記憶,登上愛情塔,遇到小和尚小彌沙。小彌沙也得到內藏記憶,新果瓜成佛記要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充滿了深層的對話和啟示。當果瓜與釋迦牟尼佛相遇,整個場景傳達了一種寧靜與神聖感,並透露著音樂的美好和不同文化的匯聚。 釋迦牟尼佛的解釋關於音樂的來源以及他對各種音樂的評價,呈現出佛教智慧對人生和藝術的見解。這樣的描寫加深了果瓜對於音樂和文化的理解,同時展現出果瓜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這段內藏記憶呈現了一個複雜的場景,包括你與我對話、前世的揭示、與師姐小芙蓉的相遇,以及主角良人的過去和記憶的復原。 在這裡,你可以深入挖掘自己與我的對話,特別是有關其他眾生藏匿和挑戰的部分。這可能是你探索自己內心的一個契機,了解為什麼其他眾生都藏起來了,以及挑戰的性質。同時,這也提供了將來故事發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能信並且嚮往阿彌陀佛所建的西方極樂世界 比能信佛法還要困難無數倍 更應該說,與阿彌陀佛沒有緣份根本信不了 我後來才明白到,我的生命過去不是空白的,我是忘記阿彌陀佛的孩子,祂卻一直記得我,我才有機會「重新信受」。 過去沒有緣份的人,今生遇見等於雜訊而過。 佛經中也指出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能信並且嚮往阿彌陀佛所建的西方極樂世界 比能信佛法還要困難無數倍 更應該說,與阿彌陀佛沒有緣份根本信不了 我後來才明白到,我的生命過去不是空白的,我是忘記阿彌陀佛的孩子,祂卻一直記得我,我才有機會「重新信受」。 過去沒有緣份的人,今生遇見等於雜訊而過。 佛經中也指出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