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填詞撚》的「撚」國語怎麼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母語為粵語,但現居於主要說國語的台灣的我,自從得知《填詞撚》會在金馬影展上放映,便一直在想片名中的「撚」字要如何以國語發音。這不是查字典就能解決的問題,我也的確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查出「ㄋㄧㄢˇ」這個讀法。問題是,能在字典上查到不代表會在日常被使用,甚至剛好相反──因為不常用,所以才不熟悉到需要查字典。

「撚」在日常國語中的使用頻率幾乎為零,對粵語使用者而言卻很日常,且含意多樣,可靈活地套進不同上下文。於是,當《填詞撚》在香港或粵語地區以外(例如台灣)放映時,就是向不熟悉粵語的觀眾及母語為粵語的創作者本身拋出了一個查字典不足以化解的翻譯難題──需要翻譯的畢竟不只是語言,更是文化。

香港和台灣是兩個很不同的地方,類似的感嘆在已發酵了好幾年至今的港人移台潮中並不鮮見。這似乎不難理解,但細想下去,又會察覺有點奇怪和不那麼簡單。畢竟,從出生、成長及習而為常的久居之地移往他鄉,不是理應先做好心理準備,以便迎向可以預期的種種巨變嗎?總不可能預設移居地會和自己的家鄉相同,而毋須改變吧?但另一方面,這類感嘆又透露著台港之間的曖昧性,多少形成自兩地在地理位置、歷史背景、語言或其他方面的交疊,以及在此曖昧氛圍下,兩地人民投射於對方身上的想像,和折射回己身的關於「我是誰」的思考。

這其實是個複雜的身分認同過程,儘管港人移台並非今時今日始發生的新鮮事,近年在數量上的增加明顯催化了此過程及其中的矛盾性,同時亦令人期待,是否有作品既敢於又有能力梳理矛盾,並作延伸思考。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填詞撚》不是一部關於港人移居台灣的作品,故事所發生的主要場景仍是香港,台灣在片中比較像是客串般的存在,但當結局落在台灣,加上該片得在台放映,面對台灣觀眾時,從香港到台灣的脈絡轉移便尤其反映出了創作者對上述台港之曖昧性,以及移台港人之身分認同矛盾的意識與回應。而語言,正是其回應的切入點。

語言可說是《填詞撚》的核心。劇情圍繞女主角羅穎詩(鍾雪瑩飾)自高中至出社會、始終為成為填詞人的夢想奮鬥,而既然主題是填詞,那語言在片中就是個關鍵元素。此作要面對的語言挑選不只是如何呈現粵語被填入歌詞時所凸顯的獨特性,更是如何呈現以這獨特語言的創作過程。即使觀眾是粵語母語者,這兩點依然重要,因為會說粵語不等於了解粵語的構成與運作,母語者也不一定懂得如何向外語者教授自己的母語。再者,也不是每個人都像穎詩或身兼填詞人的導演黃綺琳般鑽研填詞,於是,這兩點又兼具說明的作用,彷彿要給觀眾上一堂填詞課。

如同拍電影,授課需要考慮受眾是誰及其接收,若《填詞撚》只鎖定港人為受眾,要處理的語言問題就已複雜有餘。然而,《填詞撚》的企圖不只如此,也許黃綺琳本身的移台經驗拓寬了她對目標觀眾的想像,在設計這堂填詞課時,她所考慮到的顯然不只有粵語母語者。例如,利用穎詩與同學切磋填詞,在對方填不出來而轉用國語入詞時揶揄對方捨難取易,便可順理成章地說明粵語填詞之所以難度較高在於必須「啱音」(協音)。透過此巧妙的安排及安插於其中的絕妙歌詞,觀眾得以在短時間內了解粵語與國語之別及前者具有九聲的特點,有了這個基礎,便能輕鬆掌握隨劇情推進而介紹的更多粵語填詞的眉角,包括專門為粵語填詞而設的「0243 填詞法」(出自黃志華所著的《粵語歌詞創作談》)。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黃綺琳曾在講座上分享,必須考慮台灣人使用中文的方式是她在撰寫《填詞撚》的劇本時所面臨的一大難題。的確,把台式中文和台灣觀眾納入考量,這對一部以粵語填詞為主題而不得不處理粵語之複雜性的電影而言,無疑是再添了個翻譯難題,堪稱難上加難。

難得的是,《填詞撚》克服了這雙重難題,在難以有實際數據為證的情況下,我至少能從與台灣觀眾同場看片並同步發笑的個人經驗印證這點。此外,這跨越語言界限的滿堂笑聲又揭露了該片另一難得之處──將複雜的粵語剖析和翻譯得如此清晰之餘,又不失娛樂性。黃綺琳擅長以喜劇承載嚴肅議題,並在笑聲中將其深挖,這在她的前作《金都》已可見一斑。該片以中國人通過假結婚取得香港身分證的情節對身分認同進行反思,《填詞撚》在議題及處理手法上亦與之呼應,並以台灣作為延伸一切的契機。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於是,且讓我說回台灣,我想起那部同樣涉及離鄉尋夢,並同樣以主角落在台灣作結,似乎暗示台灣為夢想成真之地的經典港片──《春光乍洩》。《春光乍洩》所夢想的是愛情、與同性戀愛並有個地方可一直戀愛下去;相比之下,愛情對《填詞撚》和穎詩而言似乎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成為填詞人的夢想。但《填詞撚》的夢想只是成為填詞人嗎?穎詩是在台灣的超市偶然聽見了由她填詞的粵語歌,才得知自己已被出道為填詞人。我想起那些年,華語流行歌曲依然興盛,台港樂壇交流頻繁,先在台灣出道再紅回香港的香港歌手大有人在。我又想到,如今是粵語流行曲不復當年勇的時勢,再加上香港在政治局勢上的變遷,粵語保育已成港人之間,且不只限於文化圈中,都不時被提起的話題。

《填詞撚》是一次亮眼而清新的嘗試,關於如何在台灣進行粵語保育、如何向台灣翻譯香港,以及港人本已複雜,但在他鄉更形矛盾的身分認同可以成就什麼樣的創作,變化出什麼樣的可能性。重點並不在於確認「撚」字的國語讀音,而在於粵語的「撚」原來也可以是國語的「人」──當這個「人」是以帶有廣東腔的國語讀出時。

「撚/人」是粵/國語的美好結合,一如《填詞撚》。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填詞撚》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raw-image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屆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其中四部優選紀錄片:《伊諾物語》、《德日尚》、《野生之路》和《除蛙記》,或多或少都與個體身處的自然環境有所勾連,這些紀錄片所留下的影像,使得身處台灣社會當中的我們得以去關注那些看似平凡不顯眼、同時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小事。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本屆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其中四部優選紀錄片:《伊諾物語》、《德日尚》、《野生之路》和《除蛙記》,或多或少都與個體身處的自然環境有所勾連,這些紀錄片所留下的影像,使得身處台灣社會當中的我們得以去關注那些看似平凡不顯眼、同時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小事。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填詞L》的名字就如這部電影的基調一樣,帶着一點被現實擊倒時的不甘心、和總是能自我安慰再爬起來的苦中作樂,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導演在追夢路途上的艱辛、自嘲和堅持。
Thumbnail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人真事,講述主角羅穎詩立志成為填詞人,道出她在追夢路途上的努力拼勁和傷心失意。本文分析主角追夢失敗的過程和原因,並女性視野為切入點,評論電影的性別意識、女性形象、異性戀敘事。
Thumbnail
早在2月初已經看了《填詞L》優先場,看完即想馬上衝回家揮筆疾書,將當刻的共鳴及感觸寫下來(這是誇張的修辭技巧) 這套電影有甚麼吸引之處?講追夢、講貼地、講廣東話、講香港,但其實最最開心,是看到新一代香港導演有第二套商業作品面世 (下有劇透)
這是一套有關追尋作填詞人夢想的電影,追夢的電影都看得多了,但追夢作填詞人倒是第一次看⋯⋯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在香港和台灣之間有許多文化和語言差異,造成了一些有趣的情況。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兩地用字差異時的困惑,以及對於語言和文化差異的看法和態度。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填詞L》的名字就如這部電影的基調一樣,帶着一點被現實擊倒時的不甘心、和總是能自我安慰再爬起來的苦中作樂,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導演在追夢路途上的艱辛、自嘲和堅持。
Thumbnail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人真事,講述主角羅穎詩立志成為填詞人,道出她在追夢路途上的努力拼勁和傷心失意。本文分析主角追夢失敗的過程和原因,並女性視野為切入點,評論電影的性別意識、女性形象、異性戀敘事。
Thumbnail
早在2月初已經看了《填詞L》優先場,看完即想馬上衝回家揮筆疾書,將當刻的共鳴及感觸寫下來(這是誇張的修辭技巧) 這套電影有甚麼吸引之處?講追夢、講貼地、講廣東話、講香港,但其實最最開心,是看到新一代香港導演有第二套商業作品面世 (下有劇透)
這是一套有關追尋作填詞人夢想的電影,追夢的電影都看得多了,但追夢作填詞人倒是第一次看⋯⋯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