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食物是還沒吃到前抱持著期待,卻發現口味還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鹹蛋糕的出現是糕點師急中生智的點子。
日治時期的台灣縱貫鐵路通車典禮年代,於現在的台中公園湖心亭接待親王,當時為了招待日本明治天皇御弟閑院宮(也就是天皇的親弟弟)戴仁親王來台主持鐵路通車典禮,又聽聞曾旅居西洋有吃點心的習慣而特別製作蛋糕。
不過廚房中卻沒有最重要的砂糖,急中生智改放肉燥在蛋糕上當內餡,卻意外得到親王的讚賞而廣為流傳,所以鹹蛋糕也變成台中的名產之一。
【內文截取至鹹蛋糕的由來】
鹹蛋糕給我的印象就像綠豆糕、草仔粿、麻荖等等,是在各縣市都看得見的古早味食物。家人每次去鹿港除了買肉包、饅頭或是糕餅,這次也特別買了三塊鹹蛋糕。
我對鹹蛋糕的好奇度已經很久了,想像會和肉鬆麵包一樣鹹鹹甜甜的很有層次口感,因為有「鹹」這個字,應該不會和一般蛋糕吃起來甜膩,不過⋯⋯
實際上的鹹蛋糕就像古早味蛋糕一樣,剛出爐都是一大塊分切秤重販售。
還沒吃就一直飄出淡淡香味,真的和淋上肉燥的乾麵香味很像,肉眼可見油蔥酥、以及似有似無的肉燥,至少我真的看不太出來。
質地很濕潤不會不好吃、仔細吃還感受的到雞蛋味,和海綿蛋糕放很多的奶油和砂糖比,是溫和甜度沒有過度添加的感覺。
缺點就是沒和上層唯一有鹹度的油蔥酥和絞肉一起吃,單純吃下層的蛋糕,吃久了還是會膩、沒有變化,因為有鹹度的餡料不多,甜度的感覺還是大於鹹度,深深讓我覺得這是「微鹹」蛋糕吧。
只能說是我想像的落差,但實際口味、口感還是不錯吃的。
很像在吃千層蛋糕,切開以及入口的方向不對,美味度也會降低。
因為是第一次吃鹹蛋糕,但和自己想的有落差,好奇的上網查詢才發現有另一種型態。
像是蛋糕夾心將肉燥夾在中間一層,更甚至有些鹹蛋糕不只有油蔥酥和肉燥,甚至加入了絞肉塊和筍乾的原味升級。根據不同口味、地區還可以解鎖像是宜蘭鴨賞、三星蔥口味、肉鬆起司,超越一層夾心還有兩層超多變化。
看到鴨賞口味才發現是熟悉的店家,是之前去宜蘭打工換宿想帶回家當伴手禮的食物,有製作米蛋糕、鹹蛋糕的米樂客,除了結合宜蘭有名的鴨賞,還有巧克力粉看到就想買回家的金莎巧克力鹹蛋糕。
那時的我想著:「大家都帶奶凍捲太沒創意了。」不過一條鴨賞鹹蛋糕可以買兩條口味的奶凍捲,結果當然還是買了奶凍捲(不過回家吃後,我比較推薦諾貝爾)
說到底,大家是否喜歡吃鹹蛋糕呢?
有沒有你推薦的鹹蛋糕店家呢,歡迎推薦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