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旅行證件:一張案情不單純的護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張案情不單純的護照

有好一陣子,臉書會一直推播給我LV的相關產品,大概是因為我要做演講PPT,還有在寫讓愛發電文章的時候,曾搜尋過他們家百年古董行李箱的懷舊廣告來當材料。

延伸閱讀:包袱款款出門去:從「行李」管窺旅行史(上)

延伸閱讀:包袱款款出門去:從「行李」管窺旅行史(下)

去歲下半年,讀完《旅行許可證:護照的文化史》這本書,受邀請去Matters Lab的DC語音節目「夜話」裡聊書。

延伸閱讀:出國帶護照是常識,了解護照的文化史,可以轉腦袋長知識:我讀《旅行許可證:護照的文化史》

延伸閱讀:【11/4活動預告】夜話|淺聊《旅行許可證:護照的文化史》,書裡與書外的護照

我在「夜話」裡,提及了書裡沒講到的旅行證件們,尤其是現今收藏於蘇格蘭國家圖書館,由袁世凱發給英國女性探險家博兒(Isabella Bird Bishop)的朝鮮旅行證件:

Korean passport issued to Isabella Bird around 1894 (Photo Credit: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Korean passport issued to Isabella Bird around 1894 (Photo Credit: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延伸閱讀:19世紀的日本大縱走之旅:我讀博兒《日本奧地紀行》

或許也是搜尋了網路跟資料庫的護照來當書寫材料,所以臉書又推播了某個內容農場粉專發布的清末護照圖給我:

出處不明的清末護照

出處不明的清末護照


哪個粉專我就不露出了,先講上面這張護照究竟有多少真實性?還真的是不好說,因為圖中可見「商人白勒德」的那個區塊,紙面怎麼看都比其他部分白,看似有重貼上去的痕跡。

但是呢,這張護照圖在某國的各大內容農場被轉貼過來又轉貼過去,都已經不知道誰是第一手了,連台灣三立新聞那個莫名其妙的「大陸中心」,都未經檢證,就轉載內容農場的護照圖來當八卦報導。


百年前的護照,被不肖媒體賦予自作多情的錯誤聯想

先退一步來說,暫且不講發給「商人白勒德」的護照究竟是真是假,它除了頻繁被轉貼之外,居然被各大內容農場,以自作多情敘述,做了錯誤的詮釋。

例如臉書推播的農場粉專,給這張護照下了一個的註解:

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硬氣十足

而三立新聞為這張護照下的標題則是:

大清護照原來長這樣:內容文字十分霸氣,效果卻令人心酸

只要中文程度沒還給老師的中文使用者,想必能理解上述兩段文字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張是「大清國」的護照。但是,事情並不會因為紙上寫的都是今人熟悉的文字,也有提到「大清」,認為它是大清的護照,實在是誤會大了!

其實,「晚清時期的護照」跟「晚清的大清國護照」,這兩種東西不是全然相等的,前者是「時期」,後者是「王朝」,前者包括後者,但後者絕不等於前者。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晚清時期,這個時期指的是天津條約生效,開放內地旅行權之後,以迄於1912年所發行的護照,雖然多為中文印刷,但不見得都是由清政府所簽發的。

我們現今人手一本的護照,都是主權國家體制下的外交單位所製作,並發行給申辦的民眾,例如在台灣是外交部的領務局。但是,如果用現今對申辦護照習常的認識,投射在清末的護照制度上,那很容易會有錯誤的理解,因為清廷在條約體制下的交涉權跟主權,本來就是不完整的。


真相只有一個:清末的英國駐華領事館,曾發行中文印刷的護照

根據1860年換約生效的天津條約,第九條規定全面開放外國人可以持護照前往內地通商、傳教跟旅行,雖然條約有提到,旅人申請的護照由「領事官」簽發,加上「地方官」的蓋印,但所謂「領事官」從來不是統一且固定的涉外單位。

總理衙門(庚子之後改稱外務部)、封疆大吏、駐外人員弁等部會、官僚,都曾經簽發護照給清人與外人,當然,外國人如果要找母國的駐華外館,簽發入境清國及其屬國(例如朝鮮)的遊歷護照,清廷也不能講甚麼。

與前述「商人白勒德」類似的護照,其實也不是沒有,例如英國女傳教士傅美禮的遊歷護照:

Miss Fosbery's Passport (Photo Credit: https://www.davidleffman.com/miss-fosberys-passport/)

Miss Fosbery's Passport (Photo Credit: https://www.davidleffman.com/miss-fosberys-passport/)

同樣都是英國人,白勒德與傅美禮,他們都是找英國駐華領事單位簽發內地遊歷護照。所以,他們當年所持的護照,其實是「以中文印刷的英國護照」,並不是由清政府簽發的,當然就不是「大清護照」。如果博兒當年去朝鮮,不找派駐朝的袁世凱簽發護照,而是找英國領事單位簽發英國護照入境朝鮮,其實也沒甚麼不可以。

為什麼當時英國駐清的領事單位,要簽發以中文印刷,容易被現代人錯認為是大清護照的旅行證件給自家國民?

這樣的旅行文件,主要不是用來確認旅人的身分,而是確認文件持有人能夠在指定地域旅行的權利。旅人所到之處,要出示文件給地方官員查驗,地方官府則沿途「驗照放行」、「以禮相待」,或是提供在偏鄉僻壤外國人「保護」與「關照」,避免他們在民情錯綜複雜的帝國內陸或邊疆,發生甚麼意外。

清帝國非常大,許多內陸邊疆或天涯海角,不盡然會有個像〈斯卡羅〉劇中那個會講英文的劉明燈。小地方官很可能看不懂英文,看不懂就談不上放行、禮讓,或是在民風強悍又排外的地區,幫外國人護送或引路。這也是為什麼晚清會有這種中文版英國護照的最主要原因。

延伸閱讀:跟著「斯卡羅」,談談羅妹號事件前後福爾摩沙的旅人們與旅行史(上)

延伸閱讀:跟著「斯卡羅」,談談羅妹號事件前後福爾摩沙的旅人們與旅行史(下)


晚清時期「中文版英國護照」與「大清護照」的對照檢證

從白勒德與傅美禮這兩張護照裡,分辨它們確實不是大清護照,其實有線索可循。以傅美禮的護照為例:

Miss Fosbery's Passport (Photo Credit: https://www.davidleffman.com/miss-fosberys-passport/)

Miss Fosbery's Passport (Photo Credit: https://www.davidleffman.com/miss-fosberys-passport/)

筆者在上圖標註了四個編號的藍框,分別是:

  1. 「大英欽命駐劄宜昌管理本國通商事務領事官」,也就是護照由英國駐四川宜昌的領事館官員所簽發。
  2. 右上角有兩處以英文單字印刷,可以在上面填入文件起訖期限的空間。
  3. 西元年月日與清國年號的年月日並列。
  4. 左下角寫了一串辨識不清的英文書寫體,還有貼了一張郵票,顯然是英國的郵票,郵資是「one dollar and a half」。而清國的郵政總局比這張護照晚幾年才出現,此後清國發行的郵票,會有「大清」字樣跟龍的圖騰,郵資的單位是「元」。

如果拿清政府簽發的護照來對比,就會更容易理解,以清國外務部簽發給漢學家伯希和的護照為例:

外務部簽發給伯希和的護照

外務部簽發給伯希和的護照

基本上,清國簽發給外國人的護照,紙面上可能留有英文書寫體,但通常不會有英文的印刷字;護照也不會把西元年月日,印在皇帝的年號旁邊;更不會貼外國郵票在護照上。另外,發給外國人的護照,跟發給清人,尤其是政府官員的護照,在外觀上能看出差別。以駐德公使孫寶琦簽發給陸軍武弁的遊歷護照為例:

晚清官員持有的龍紋護照

晚清官員持有的龍紋護照

漢學家伯希和的護照紙面,邊緣並無龍紋,但駐德武弁的護照上,則有龍紋樣式。


並不是國弱還硬氣,其實是眼睛糊到蛤仔肉

台媒從某強國的內容農場,轉貼過來當八卦報導的資訊,既沒營養,長不知識更長不了姿勢。至於某強國的內容農場更不用提,例如「每日頭條」幾年前就盜用過我好幾篇文章,最近我懶得去查,不知道在我表明政治立場是台獨之後,還有沒有繼續被盜文。

雖說是小歷史,光打字跟P圖,也弄了好長的一篇文章(累)。總之,不要隨便相信內容農場跟八卦新聞相互傳抄,看圖腦補想像,自作多情編造出「國弱但硬氣」的鬼故事。明明就是英國護照,到底是在硬幾點的?哪裡硬?


歡迎追蹤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4/01/11
單純一張護照照片就能寫到霸氣與心酸,我想記者應該是言情小說愛好者XD。
Cathy Tsai │ 蔡凱西-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1
艾克星貨鋪 記者很多沒讀書,就像衛星飛越台灣南部,會看成「飛越南」。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4會員
332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4/10/14
1872年10月14日,日本首條鐵道正式通車,這一里程碑不僅促進了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也是日本文化與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已成歷史的鐵道,與現今的數位化查詢系統交織,讓人們得以回味與穿越那段鐵道發祥的歷史。
Thumbnail
2024/10/14
1872年10月14日,日本首條鐵道正式通車,這一里程碑不僅促進了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也是日本文化與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已成歷史的鐵道,與現今的數位化查詢系統交織,讓人們得以回味與穿越那段鐵道發祥的歷史。
Thumbnail
2024/03/16
京都東山的八阪之塔是出現在無數打卡景點中的代表性地景點,這是歷經城市、政教的風水流轉,才逐步確立為京都觀光旅遊的象徵。
Thumbnail
2024/03/16
京都東山的八阪之塔是出現在無數打卡景點中的代表性地景點,這是歷經城市、政教的風水流轉,才逐步確立為京都觀光旅遊的象徵。
Thumbnail
2024/01/20
以遺民自居的顧炎武,在明清鼎革之際,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的南北涉歷,路程總計兩三萬里。他的遊歷經驗,寄寓了恢復前朝的想像,與經世實學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1/20
以遺民自居的顧炎武,在明清鼎革之際,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的南北涉歷,路程總計兩三萬里。他的遊歷經驗,寄寓了恢復前朝的想像,與經世實學的基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事實無須證明,只要落筆,即為真實發生。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Thumbnail
「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Thumbnail
從一張案情不單純的護照,來看無良媒體如何誤導大眾的歷史知識。
Thumbnail
從一張案情不單純的護照,來看無良媒體如何誤導大眾的歷史知識。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