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換乘案內」,查詢百年前的鐵道時刻表:穿越旅行時空的「換乘案內187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橋:近代日本鐵道的起點


1872年10月14日,日本的首條鐵道,行駛於東京與橫濱之間的路段正式通車,首班火車載著出席通車典禮的明治天皇,從新橋出發,一路開往橫濱。

Photo Credit : ジョルダンAPP

Photo Credit : ジョルダンAPP

鐵道開業對現代日本來說,不啻為維新開化的重要象徵與里程碑。英國探險家伊莎貝拉博兒,在1878年來日,進入當時還是「奧地」的東北與北海道旅行之前,曾搭著這條鐵道,從橫濱前往東京。

19世紀的日本大縱走之旅:我讀博兒《日本奧地紀行》

博兒在《日本奧地紀行》裡,博兒曾描述了在京濱之間搭乘鐵路時,所體驗的設施、服務。例如:

  1. 火車往來兩地為一個小時。
  2. 分級且提供報紙的候車室。
  3. 手提之外的行李要秤重、繳費,並領取行李編號。
  4. 線路與火車雖由英國提供技術,但車廂的座椅和車門都是歐陸式而非英式。
  5. 車廂分成三等,頭等與二等的座椅精緻舒適,但乘客稀少,三等車廂則擠滿了日本人。

行駛在東京與橫濱之間的首條鐵道,以新橋站為起始(當時的車站稱為「停車場」),不過此時的新橋站,其實是現在的汐留站,而終站橫濱,也不是現在的橫濱站,而是櫻木町站。

舊新橋停車場月台 by Cathy Tsai

舊新橋停車場月台 by Cathy Tsai

當鐵道在列島間不斷敷設、延伸,乘載著人群、物產的移動與流通,貨物出得去,人群進得來。

鐵道沿線所經之地,意味著產業與經濟的提升與發展。此外,帝國擴張到哪裡,鐵道也鋪設到哪裡,鐵道作為統治與支配地域的基礎建設,也體現著帝國的侵略野心。


戰前的《鐵道唱歌》與戰後的「鐵道之日」,連結日本大眾的生活日常


與鐵道漸形緊密依存的,還有觀光旅遊。

鐵道旅行與車窗風景,成了民眾的日常與時尚,而鐵道的意象,更不時出現在日本人生活周遭。

1900年,由大和田建樹填詞歌謠《鐵道唱歌》,日後在學校內作為史地教育與風景名勝的文本傳唱,「東海道篇」的開篇,便是以「汽笛一聲響徹新橋」(汽笛一声新橋を)為歌詞。

戰後,日本為了紀念鐵道的誕生與發展,在1995年將10月14日定為「鐵道之日」。

新橋車站的鐵道唱歌紀念碑 by Cathy Tsai

新橋車站的鐵道唱歌紀念碑 by Cathy Tsai


2022年,日本曾陸續舉辦過鐵道開通的第150周年的相關活動,JR東日本就推出了以新橋為始終站的期間限定列車,提供遊客搭乘,官方的YT頻道也曾發布過「鉄道開業150年記念映像」。

而國立公文書館也在曾同年推出了名為「鉄道開業150年:広がる、広げる」鐵道史料企劃展,其中1882年改正的「新橋橫濱間滊車時刻表」,就曾在展出之列。

時刻表中,除了各站的發車時刻,亦有說明乘車規則,像是購票、行李與動物的運送,與吸菸車廂的設置。

Photo Credit :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

Photo Credit :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

Photo Credit : 國立公文書館資料庫

Photo Credit : 國立公文書館資料庫

老派的紙本火車時刻表,至今仍在印行,或放置於窗口提供乘客翻閱,或販售於通路。

時刻表也有喜愛閱讀時刻表的鐵道迷(時刻表鉄),或是喜愛拍攝火車的鐵道迷(撮り鉄),購入收藏。

閱讀著時刻表,計畫旅行,或找出有興趣的火車會在何地何時現蹤。


還能帶你回百年前時空的「換乘案內1872」


而對於相對不執著追逐鐵道,或是對閱讀紙本時刻表有苦手的旅人(例如我)來說,線上的換乘案內不消說是查詢乘降時間與車資的最佳選擇。

例如日本雅虎的電腦版的「路線情報」,或「Yahoo!乗換案内」APP,還有ジョルダン株式會社的查詢系統,各有不同的優點,但皆致力提供更即時的列車運行情報,與簡易、直覺使用體驗。

Photo Credit : ジョルダン官網

Photo Credit : ジョルダン官網

至於百年前的首條鐵道,運行的車次、時刻、資費等情報,長年塵封在泛黃的故紙中,其實ジョルダン會社曾在鐵道開通150周年,推出過「換乘案內1872」的企劃,將舊時的乘車情報,導入數位化的換乘案內,以現今大眾熟悉、習慣的模式呈現。

Photo Credt : ジョルダンAPP

Photo Credt : ジョルダンAPP

雖然搭不到百年前的首條鐵道,不過,利用線上的換乘案內,查詢1872年的鐵道車次、車廂等級與資費,穿越一下當年鐵道初開業的那段旅行史,搭載著數位化的模式,感受到那份來自歷史的共鳴。

用ジョルダン安排返鄉行程的時候,也順便來玩玩1872年的換乘案內,回味當年的鐵道之旅吧!

歡迎追蹤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ingming Chiu-avatar-img
2024/10/14
這個好酷喔!如果能慢慢補齊百年以來全部的時刻表,那該是一件多浪漫的事!
Cathy Tsai │ 蔡凱西-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4
Jingming Chiu 其實去年還推出過一個「換乘案內1993」,已經下檔很久了。https://www.jorudan.co.jp/info/norikae1993/
Cathy Tsai │ 蔡凱西-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0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5會員
334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4/03/16
京都東山的八阪之塔是出現在無數打卡景點中的代表性地景點,這是歷經城市、政教的風水流轉,才逐步確立為京都觀光旅遊的象徵。
Thumbnail
2024/03/16
京都東山的八阪之塔是出現在無數打卡景點中的代表性地景點,這是歷經城市、政教的風水流轉,才逐步確立為京都觀光旅遊的象徵。
Thumbnail
2024/01/20
以遺民自居的顧炎武,在明清鼎革之際,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的南北涉歷,路程總計兩三萬里。他的遊歷經驗,寄寓了恢復前朝的想像,與經世實學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1/20
以遺民自居的顧炎武,在明清鼎革之際,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的南北涉歷,路程總計兩三萬里。他的遊歷經驗,寄寓了恢復前朝的想像,與經世實學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1/11
從一張案情不單純的護照,來看無良媒體如何誤導大眾的歷史知識。
Thumbnail
2024/01/11
從一張案情不單純的護照,來看無良媒體如何誤導大眾的歷史知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1872年10月14日,日本首條鐵道正式通車,這一里程碑不僅促進了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也是日本文化與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已成歷史的鐵道,與現今的數位化查詢系統交織,讓人們得以回味與穿越那段鐵道發祥的歷史。
Thumbnail
1872年10月14日,日本首條鐵道正式通車,這一里程碑不僅促進了經濟與產業的發展,也是日本文化與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已成歷史的鐵道,與現今的數位化查詢系統交織,讓人們得以回味與穿越那段鐵道發祥的歷史。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地鐵班次多,運量大,速度快,不塞車,不必按鈴,候車不必日曬雨淋,不會過站不停,萬一坐過站,到對面坐回來即是。
Thumbnail
地鐵班次多,運量大,速度快,不塞車,不必按鈴,候車不必日曬雨淋,不會過站不停,萬一坐過站,到對面坐回來即是。
Thumbnail
對於台灣的鐵道愛好者來說,或許「直通運轉」這個名詞聽起來有些陌生,不過這個東西其實在日本很常見!因此大家在日本搭乘鐵路時,也時常會被直通運轉所困惑。本文章將會簡單、分批介紹直通運轉這個概念~
Thumbnail
對於台灣的鐵道愛好者來說,或許「直通運轉」這個名詞聽起來有些陌生,不過這個東西其實在日本很常見!因此大家在日本搭乘鐵路時,也時常會被直通運轉所困惑。本文章將會簡單、分批介紹直通運轉這個概念~
Thumbnail
#yo獸吃書 光是為了讓火車能繞駛臺灣一圈,我們便花了100年。 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是每天通勤的族群呢?每天搭乘的運輸工具裡有火車、捷運、高鐵等鐵路用具嗎?讓我們小小的一起回望過去歷史裡的人們都是如何移動的吧! 在火車的軌道鋪設之前,南北的交通都是仰賴著船運,在19世紀末,要從台北至台南可是要先坐船到
Thumbnail
#yo獸吃書 光是為了讓火車能繞駛臺灣一圈,我們便花了100年。 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是每天通勤的族群呢?每天搭乘的運輸工具裡有火車、捷運、高鐵等鐵路用具嗎?讓我們小小的一起回望過去歷史裡的人們都是如何移動的吧! 在火車的軌道鋪設之前,南北的交通都是仰賴著船運,在19世紀末,要從台北至台南可是要先坐船到
Thumbnail
大家想必都曾經抱怨臺鐵誤點連連,還對總是分秒不差的日本鐵道十分欽羨。不過所謂的先進國家也只有日本如此。為什麼日本的鐵道會如此精準?作家三戶祐子從歷史、經濟與社會變遷角度爬梳了日本準點發車的起源與技術。臺灣在2022年為這本書推出了繁體中文版《準點發車》,讓關心鐵道的朋友得以一窺日本準點發車的秘密。
Thumbnail
大家想必都曾經抱怨臺鐵誤點連連,還對總是分秒不差的日本鐵道十分欽羨。不過所謂的先進國家也只有日本如此。為什麼日本的鐵道會如此精準?作家三戶祐子從歷史、經濟與社會變遷角度爬梳了日本準點發車的起源與技術。臺灣在2022年為這本書推出了繁體中文版《準點發車》,讓關心鐵道的朋友得以一窺日本準點發車的秘密。
Thumbnail
本書作者三戶祐子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系,曾在鐵道雜誌書寫報導,讓他燃起想要探究鐵路準時秘密的心情,經過考察各方面的史實、訪問鐵路局人員、觀察車站生態等方式,才於約莫20年前完成了這本書,中譯版則在三個月前才上市,雖然二十年來,日本社會也有不小的變化,但畢竟高水準的日本鐵路運行更久,因此時間並不太影響書
Thumbnail
本書作者三戶祐子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系,曾在鐵道雜誌書寫報導,讓他燃起想要探究鐵路準時秘密的心情,經過考察各方面的史實、訪問鐵路局人員、觀察車站生態等方式,才於約莫20年前完成了這本書,中譯版則在三個月前才上市,雖然二十年來,日本社會也有不小的變化,但畢竟高水準的日本鐵路運行更久,因此時間並不太影響書
Thumbnail
​「交通」很大程度決定我們對「旅行」的想像。​1908 年,臺灣出現第一條「縱貫鐵路」,能一路從基隆搭到打狗,給予人們「環臺旅遊」的概念雛形。​對於國家來說,鐵路不是只有旅行的意義,還有更重要的軍事跟經濟的運輸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治時期的鐵道會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
Thumbnail
​「交通」很大程度決定我們對「旅行」的想像。​1908 年,臺灣出現第一條「縱貫鐵路」,能一路從基隆搭到打狗,給予人們「環臺旅遊」的概念雛形。​對於國家來說,鐵路不是只有旅行的意義,還有更重要的軍事跟經濟的運輸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治時期的鐵道會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