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個人改變的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國外的CEO很常找教練來幫忙提升自己,《練習改變》的作者Goldsmith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練。他的收費型態也很有趣:他會先詢問客戶周邊的「核心利益關係人」,這些人可能是這位客戶的同事、上司、屬下、客戶或家人,看看這些人對於這位客戶的看法與建議。然後Goldsmith在聆聽完意見後,他會進行整理並與跟客戶會談。讓客戶自己選擇想要改變哪些行為習慣,接下來Goldsmith只要幫助客戶實現積極、持久的改變即可。如果客戶成功改變,並得到了「核心利益關係人」的認可,他就可以獲得報酬;如果「核心利益關係人」不認可客戶的改變,他分文不收。因此必須客戶有真實的改變,同時受到他人的認可,他才收的到錢。這樣的作法讓他成為許多大公司CEO歡迎的教練,而在協助這些CEO改變時,他提出兩條真理。

真理1:有意義的改變是很難做到的

Goldsmith認為:對於一個有血有肉的成年人來說,改變行為習慣,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多難呢?要開始改變行為很難,要堅持改變更難,最難的是把改變鞏固為好習慣。他請讀者是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就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難:

1. 你想在生活中做出哪些改變?

這個每個人應該隨便一列都很多,大到想要轉行、或是再去進修,小至小要提出時間多跟家人相處...

2. 你有這種想法多久了?

我相信,有些想法應該是存在很久了吧?Goldsmith說,很多人的答案是幾年,而不是幾天。

3. 結果怎麼樣?

多數人應該只停留在想的階段,不然就是曾經嘗試過,但最後仍是無疾而終。

透過這三個問題,我們就知道要改變有多困難,主要是慣性,讓我們難以啟動改變,慣性會讓我們一直停留在舒適區,不去做這些對長遠而言有益,但不容易做到的事。

《練習改變》的核心觀點是:我們的行為,不管是積極,還是消極的,都是由我們所在的環境塑造,只要識別環境誘因,就可以提升我們在行為改變過程中的動機能力和認知,增加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信心。

真理2:沒有人能讓我們改變,除非我們自己真心想要改變

Goldsmith的經驗認為:改變需要是發自內心的,誰也無法指揮、要求或者強迫他人改變。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想要改變的人,改變不會成功。他曾經有過失敗的案例,改變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客戶根本不是打從心裡想要改變自己。

戒煙就是一個例子,吸菸對身體的傷害大家都知道,但癮君子中有67%說想戒菸卻從來都沒有嘗試過;而那些有嘗試戒菸的人,90%的人都失敗了;平均而言,要失敗六次才可能戒菸成功。

Goldsmith認為:因為我們必須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裡行動,這裡充滿了讓我們偏離正軌的誘因。所以讓改變行為習慣變得困難,這就是導致我們大多數人都提前放棄改變的原因。

因此,如何克服環境誘因,是實現改變的關鍵,只要可以克服環境因素,改變並不會像想像中那麼困難,如果我們是要打從內心的想要改變。

圖片來源:https://stock.adobe.com/hk/images/change-chance/200739502

圖片來源:https://stock.adobe.com/hk/images/change-chance/20073950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40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中介紹了「積極提問」:也就是透過「我今有沒有盡全力避免甜食」這樣的積極問句來調動我們內心想要改變的動機,藉以達成我們改變的行動。但我們所處的環境中無時無刻存在的誘因,讓我們一不小心就被誘惑,例如同事從比利時度假回國,拿著巧克力要請大家品嚐,實在是很難
Thumbnail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中介紹了「積極提問」:也就是透過「我今有沒有盡全力避免甜食」這樣的積極問句來調動我們內心想要改變的動機,藉以達成我們改變的行動。但我們所處的環境中無時無刻存在的誘因,讓我們一不小心就被誘惑,例如同事從比利時度假回國,拿著巧克力要請大家品嚐,實在是很難
Thumbnail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不斷的強調環境誘因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也想要改變,但有時候這些來自於環境的的誘因會刺激我們做出自己所不想要的行為。面對環境誘因的刺激,我們應該怎麼辦? 知名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Charles Duhi
Thumbnail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不斷的強調環境誘因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也想要改變,但有時候這些來自於環境的的誘因會刺激我們做出自己所不想要的行為。面對環境誘因的刺激,我們應該怎麼辦? 知名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Charles Duhi
Thumbnail
國外的CEO很常找教練來幫忙提升自己,《練習改變》的作者Goldsmith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練。他的收費型態也很有趣:他會先詢問客戶周邊的「核心利益關係人」,這些人可能是這位客戶的同事、上司、屬下、客戶或家人,看看這些人對於這位客戶的看法與建議。然後Goldsmith在聆聽完意見後,他會進行整理並
Thumbnail
國外的CEO很常找教練來幫忙提升自己,《練習改變》的作者Goldsmith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練。他的收費型態也很有趣:他會先詢問客戶周邊的「核心利益關係人」,這些人可能是這位客戶的同事、上司、屬下、客戶或家人,看看這些人對於這位客戶的看法與建議。然後Goldsmith在聆聽完意見後,他會進行整理並
Thumbnail
《零阻力改變》主張對症下藥,先找出人性弱點,再教你怎麼用行為科學克服這些弱點。除了理論與方法,作者也用了很多篇幅舉例,所提到的案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讀起來輕鬆不艱澀。
Thumbnail
《零阻力改變》主張對症下藥,先找出人性弱點,再教你怎麼用行為科學克服這些弱點。除了理論與方法,作者也用了很多篇幅舉例,所提到的案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讀起來輕鬆不艱澀。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一本書叫《零阻力改變》,這是一本翻譯書,原書名叫"How to Change",作者是華頓商學院教授,也是研究人類行為科學領域的專家,封面的圖也很有意思,Change要變成Chance。 我很久以前就有個體悟,如果你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態,就必須要嘗試著改變自己,不管是改變心態、做事方法、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一本書叫《零阻力改變》,這是一本翻譯書,原書名叫"How to Change",作者是華頓商學院教授,也是研究人類行為科學領域的專家,封面的圖也很有意思,Change要變成Chance。 我很久以前就有個體悟,如果你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態,就必須要嘗試著改變自己,不管是改變心態、做事方法、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有一些想改變的習慣,卻無從下手?或是身為組織的領導人,希望可以幫助同伴們一起進步,卻不知道怎麼樣提供幫助比較合適?其實要改變,困難的不在於要根除人類的所有慾望、惰性、衝動,相反的,如果用對方法,可以讓你的衝動化為助力。 1. 新起點效應—對抗舊習慣 2. 誘惑綁定效應-對抗衝動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有一些想改變的習慣,卻無從下手?或是身為組織的領導人,希望可以幫助同伴們一起進步,卻不知道怎麼樣提供幫助比較合適?其實要改變,困難的不在於要根除人類的所有慾望、惰性、衝動,相反的,如果用對方法,可以讓你的衝動化為助力。 1. 新起點效應—對抗舊習慣 2. 誘惑綁定效應-對抗衝動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如何改變一個人」,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 Jonah Berger,他專門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點子與行為流行的原因。 這本書主要是在探討怎麼改變別人的決定或想法,但我們可以反過來把它套用在自己身上,看看可以怎麼改變自己? 那些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如何改變一個人」,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博格 Jonah Berger,他專門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點子與行為流行的原因。 這本書主要是在探討怎麼改變別人的決定或想法,但我們可以反過來把它套用在自己身上,看看可以怎麼改變自己? 那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