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這段話太有名了。以至於『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順』分別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別稱了。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可以用來當悼詞和墓誌銘。孔子享年73歲,那這話估莫就是在去世前三年內說的。在那個時代,真是長壽。杜甫有詩為證,『人生七十古來稀』。戰亂、疾病和饑餓是三大殺手,春秋時,人均壽命據說只有30多歲。
那他並不是平鋪直敘,而是選取重要的節點,描述自己達到了一個什麼層次或境界。十五歲開始立志於做學問。注意是『志於學』而不是『始於學』,兩者有區別。始於學,是跟著別人學。孔子肯定不至於十五歲才開始學習。志於學,是要探索研究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創見。
孔子通過十五年的孜孜探索,在三十歲左右,學有所成。後面三十、四十等應該都是約數,哪有那麼巧?正好都是整十位數。『立』,應理解為有所創立,得到社會認可。就會有人前來請教,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不惑』怎麼理解?我理解,孔子在約四十歲時,形成了自己比較完備和系統的知識體系,有了成熟穩定的『三觀』。遇到任何新的事物和新的問題,能將之納入到自己固有的知識體系而得到很好的解釋,就不會感到困惑了。如果新的現象,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無法解釋,會顛覆原有的知識體系,就會感到困惑。就需要修正原有的知識體系。
所謂『知天命』,一般解釋為領悟到自己的命運與使命,或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準確的認識,意識到有些事非自己的能力所能改變。前者積極,後者消極。以孔子五十歲時還願意出來當官,應當做積極的理解。『天命』也用於王朝的建立上,為新王朝的建立提供合法性,非常玄妙的一個詞。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那按現代自我實現心理學的解釋,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自我實現就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而成就獨特的自我。孔子的『知天命』就是聽到了內心的呼喚(calling),告訴他真正想要去從事的活動或事業是什麼?那就是『克已複禮』。他聽從了這個召喚,積極為此奔相走告,不怨天,不尤人。雖然說他沒有實現他的使命,但卻完美地實現了自我。
『耳順』則是指這樣一種心境。聽到批評指責,不再動氣。而是包容理解。因有更寬更高的視野、融會貫通的學識,而能居高臨下,設身處地以過來人的經驗來理解他人的局限,並給予指正。
最後,孔子達到了隨心所欲卻不會觸犯外在規矩禮法的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可以用佛洛德人格結構理論來解釋。佛洛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先天的本能,包括各種生理欲望需要;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則是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的內化。這說明孔子的人格中形成了很強大的『超我』,將他主張的禮法規矩完全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了,已經用不著靠外部的懲戒來約束了。
這種境界好不好呢?那要看是否有利於人的自由。如果這種內在的自我約束讓人喪失了自由,那就不好。好比鳥兒在籠子裡關久了,築起了意識的牢籠。即便籠子有了洞,它也意識不到可以飛出去。或者如《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布魯克斯·海特倫,他已經完全融入了監獄生活,釋放後自由的生活對他來說反而是一件恐怖的事。正如安迪所說,『監獄的這些牆很有趣。一開始你恨它,後來你適應它了。過了足夠久之後,你就開始依賴它。這就是制度化』。
以孔子聽從內心召喚、成就儒家學說和致力於建立一個崇德守禮、各安其分、秩序井然的社會而言,孔子算得上實現了自我。《論語》中記載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述而第七)。這也很像是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實現者所擁有的『高峰體驗』。
2017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