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偽科學」嗎?

2023/12/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覺得,心理學「科不科學」呢?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的留言是這樣的:

心理學根本不科學,甚至可以說它是「偽科學」。在2015年,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科學》,公布了一個研究,在100個心理學的實驗裡,只有36%的結果是可以被重現的。也就是有超過6成的心理學結論,是不靠譜的,其中還有不少是教科書、科普書上會出現的經典實驗。

身為一位受過六年硬科學(物理)訓練的人,我承認,在20多歲時,我和這位網友也有相似的看法,覺得心理學這門學科是不科學的,或者說「不夠」科學。

但隨著生命的前進,我讀了些科學哲學的書,對於科學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再加上這一年多在啟點文化工作的關係,接觸了點心理學知識,對心理學也有了不同的看見。

所以,我看到這段留言後,特別有感觸,決定寫一篇文章,來和你分享我對這個議題的思考,也算是給20多歲、年少無知的我的一段回應。

什麼是科學?

的確,目前學界發現,很多心理學實驗的結果,是沒辦法被重複的。

但,這恰好證明了,心理學是一門紮紮實實的科學。

為什麼這樣說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什麼是科學?」、「科學和非科學,還有偽科學的差別在哪?」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篇文章我只打算和你分享兩個概念。

科學的第一個特徵,就是「可證偽性」,或者稱為「可否證性」。

在進一步解釋什麼是「可證偽性」之前,我想先跟你介紹這個理論的提出者──卡爾·波普爾。

當佛洛伊德,遇上愛因斯坦

波普爾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和心理學有很深的淵源。

他年輕的時候,花了許多時間研究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拿到心理學博士後,也在阿德勒的診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就算你沒接觸過心理學,這兩位大師的名字你一定也聽過。

隨著波普爾對精神分析的認識越來越深,他發現,佛洛伊德的理論,對於人的行為、心理,有非常強的解釋力,你幾乎沒辦法找到證據來反駁他。

舉個例子,佛洛伊德說,男性都有戀母情結,所以會親近媽媽,討厭爸爸;但如果有一個人,他跟爸爸關係很好,佛洛伊德就會說,這是戀母情結的「反向形成」,他無意識的把對爸爸的厭惡,轉換成了親近行為,藉此來保護自己,避免被報復。

所以,討厭爸爸,是戀母情結;親近爸爸,也是戀母情結。

這讓波普爾一直覺得,佛洛伊德的理論好像哪裡怪怪的,但又說不上來。

一直到1919年,發生一件事,這件事深深震撼了波普爾。

當時鼎鼎大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

根據這個理論,愛因斯坦預言「光經過太陽旁邊時會轉彎」,並且和所有科學同行說,只要在日全蝕時去觀察太陽旁邊的星星,如果沒有出現我說的現象,那就證明,我的理論是錯的;但如果觀察的結果符合我的理論,那也不代表我是對的,只能說我的理論「目前還沒錯」。

波普爾發現,同樣「宣稱」是科學理論,佛洛伊德跟愛因斯坦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佛洛伊德會不斷的找證據,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且會把自己的理論包裝的無懈可擊,讓任何人都沒辦法擊倒它。

愛因斯坦卻剛好相反,他直接給出一個預測,而且很坦然的說,如果看不到我預測的結果,那就證明「我是錯的」。

這件事給波普爾很大的啟發,也讓他對科學的本質,有了深刻的洞見。他提出一個標準,用來判斷一個理論,有沒有資格被稱為是科學理論,叫做「可證偽性」。

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查理·蒙格也愛用的思考方法

什麼是「可證偽性」呢?

簡單來說,就是你的理論,要有被證明是「錯」的可能性。一個絕對不會錯、永遠有辦法自圓其說的理論,就不算是科學的理論。

這就是「科學」跟「非科學」最大的差別──

科學追求的是那些,有可能證明「自己是錯」的機會;非科學追求的是,能夠證明「自己是對」的例子。

而如果一個理論沒有「可證偽性」,又硬要說自己是科學,那科學界就會說它是「偽科學」。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算命老師說,根據他的理論,他預測我今年會有「血光之災」。你覺得這個預測,有辦法被證明是「錯誤」的嗎?

如果被車撞、被人打、切菜切到手、痘痘擠破,都算是血光之災,都在他預測的「射程範圍」之內,那這個預測,又有多大的參考價值呢?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你也可以說可證偽性是一種「態度」,一種「勇於承擔出錯可能性」的態度。

這讓我想到最近剛過世的投資大師──我更喜歡稱他為思想家──查理·蒙格。

在蒙格的眾多思想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多元思維模型」。他腦中有各領域的思維模型,但他並不是用它們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用來證明「自己是錯的」。

所以,就算你的工作跟科學無關,「證偽」的態度跟思考方式,也是相當值得學習的。

科學為什麼可信?

再來,科學的第二個特徵,就是「同儕審查」的機制。

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跟想法,都可以提出自己對世界、對週遭事物的一套解釋機制,那麼是一個理論是對、是錯,有沒有價值,是誰說的算?誰負責把關審查呢?

對於科學來說,一個理論的對跟錯,不是你自己說的算,也不是由你的支持者、粉絲說的算,而是由「科學共同體」來決定。

科學共同體,也稱為科學社群,裡頭的人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講不同的語言,也有可能有自己的信仰,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強烈的「批判性」。

講白話就是他們龜毛、挑刺、不輕易妥協。

任何一個人,提出一個理論,那怕你是愛因斯坦,這群人也會想方設法的,證明你是錯的。他們會從前提假設、研究方法到推論邏輯,尋找理論可能有的瑕疵。

假如你幸運的通過這群人的把關,理論成功的被發表在國際期刊上,那也不代表你是正確的,只代表「目前」還沒錯。在未來,可能會有其他人發現你的錯誤,或者提出解釋力更好、預測力更準的理論,來取代你的理論。

如果你在念大學或研究所的時候,有在台上報告,被教授「釘」的慘痛經驗,那麼你可以想像,在科學社群裡,就是有「一群更嚴格」的教授在釘你,是不是光想就覺得可怕啊!

這些科學社群裡的人,他們聚在一起,為的不是抱團取暖,而是相互批判。他們要的,不是大家認同他,而是質疑他、挑戰他,想辦法證明他是錯的。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個理論出錯或造假的可能性,就會大幅的降低;就算有錯,將來也一定會被其他人發現。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相信科學的原因。疫苗有沒有效,我們會相信科學實證,而不是相信政治人物說的;生病的時候,我們會找醫師,而不是找法師。

總結

最後,幫你總結一下,今天跟你分享了科學最重要的兩個特徵,「可證偽性」跟「同儕審查」。

可證偽性告訴我們,科學的價值,不在於可以被證實,而在於可以被證偽,所以沒有正確的理論,只有還沒錯的理論。

同儕審查告訴我們,科學不追求認同,而是追求批判,正是這種批判精神,讓科學能夠不斷的進步。

明白這兩點之後,我們再回去看,網友說心理學不科學時,所引用的資料: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科學》,公布了一個研究,在100個心理學的實驗裡,只有36%的結果是可以被重現的

你覺得這個證據,說明了心理學是科學的,還是不科學的呢?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對「心理學」、「科學」,有不一樣的看見。

當然,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這篇內容的重點雖然在談「什麼是科學」,但這不代表「不科學」就是不好、沒有價值的。文學、藝術、宗教都不是科學,但它們一樣能帶給人啟發跟力量,這些都是科學所無法取代的。

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來源:Bing Image Creator



88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