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的哲學:為什麼少就是多?
本書緒論寫道:
有一本書特別能夠幫助我不偏離反思生活的哲學傳統,而且本身就是這個傳統的上乘之作,這本書是威廉·歐文的《善用悲觀的力量》。歐文論稱古代斯多葛派哲人洞察人性,而且對如何實現幸福提供了可靠建議,現代人應該洗耳恭聽。
《善用悲觀的力量》一書之前也寫過閱讀筆記與心得,也是我非常推薦的書。
此書釐清了許多簡樸面向:
例如省錢版著重於精打細算、極簡的月開銷著重於省吃儉用、老孟的濱海茅屋生活著重於親近自然、極簡的固定穿搭著重於例行公事、極簡的風格著重於美學上的樸素等等。
而讚揚簡約生活的論點主要有:
另外簡樸在現代經濟中兩個重要,但彼此對立的論點:
作者這本出版於疫情前,大概沒想到疫情會讓世界一夜回到解放前,書中認為前現代的因匱乏而簡樸不會發生於現代,不過疫情、糧食危機、戰爭等等顯然已是現在進行式。
對於書中印象最深的是「揮霍為生活增添趣味和刺激」:
這個反節儉的生活態度是浮士德式的,這個態度是貪婪地聚斂,不過對象不是財物,而是經驗。擁抱的是截然不同於節儉智者所提倡的一種美好生活構思。節儉智者想要得到平靜與滿足,浮士德拒絕那樣的理想,以交換不那麼舒適但更加刺激的生活。
這讓我想起《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對意義的看法:
杜威將他對意義感的處方總結如下:「採取行動,增加此刻體驗到的意義感,」生活中的意義在於意義感的體驗。—《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換句話說,如果人生中的意義在於體驗,是否是浮士德式的貪婪地聚斂各種經驗?這是否與平靜、滿足背道而馳?
不過節儉也不一定是減少經驗,例如窮遊、沙發衝浪、背包客等,甚至退一步,遨遊於虛擬世界,例如網路、遊戲、小說、電影、書籍等,也是增加體驗的節儉模式。
但是智者的平靜與滿足是不增加體驗嗎?確實佛法、伊比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都追求「不動心」,不過佛法會區分浮士德式的體驗是苦苦與壞苦,佛法想增加的是法喜、輕安、慈悲等體驗,所以應該不完全是不增加體驗的平靜與滿足狀態,又或者說維持平靜與滿足的體驗本身是種增加體驗的方式。
智者的狀態可能因為不需假手他人,而是能自足的,所以會維持在舒適圈的狀態,而不是像追求浮士德式的體驗跳出舒適圈,不過智者所用的方式是擴大舒適圈,而非跳出,意思是在自己有能力維持平靜與滿足狀態下,逐漸增加接觸外界的範圍。
回到人生中的意義,如果是在於「浮士德式的貪婪地聚斂各種經驗」,那是否會升起貪嗔之心呢?有辦法不增加貪嗔心、煩惱而體驗意義嗎?能讓外在呈現跳出舒適圈的積極感,但實際是擴大舒適圈且維持不動心嗎?這些值得花點時間思考。
最後,現代經濟中兩個重要論點:經濟與環保。關於經濟提到:
消費主義誤以為購物能為人生覓得幸福與意義;大企業資本主義受到渴望財富不停增長的驅使,並以對此目標的貢獻衡量一切事物。位於光譜基本教義派這端的節儉狂人和激進簡約派會譴責這些資本主義價值,追隨第歐根尼或梭羅的腳步,選擇脫離主流的生活方式。信仰較溫和的那群人則會承認經濟成長確實帶來不少好處,但也認為只要好處依舊極度分配不均,而且需要眾人持續拚死拼活地工作賺錢消費,那麼這些好處並未充分揮發作用。於是他們自然會贊同藉由普及美好生活基本元素,使人人都可隨心所欲過得更簡約的政府政策。
這其中傾向左派思想,例如比較激進的飛根主義、到比較溫和的無條件基本收入等等。而關於環保,反對的意見提出幾點:
之前寫過的區紀復著重於環保議題,不過簡樸不等於環保,例如書中提到「雖然聽起來違背直覺,但你專程驅車到住家幾英里外的自助農場所採的莓果,其單位莓果碳足跡可能比超市那些從另一個大陸大量運來的莓果還高。」
另外例如目前台灣發電仍以火力為主,但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汙染,核電確實是相對乾淨的能源,以我個人觀點,與其承受慢性空汙,不如用乾淨核電,並接受核災發生的可能與後果,已經想清楚的絕望左派,決定不生育結束在這一代,至於右派就留給他們自己煩惱下一代的未來,這或許是能達成左右派兩全其美的重啟核電共識。
而這似乎是現在極簡主義、零工經濟、躺平族、個人主義等等的底層伏流思潮,只要不擔心未來,那就可以用體制的魔法攻擊體制,就如一些老闆說的「沒房貸的下屬太可怕了,罵他敢頂嘴。」
回到環保,如果不維持膚淺而向下深究,或許會走向激進的環境保護主義、深層生態學、綠色無政府主義、人類自願滅絕運動等等吧,簡樸的探究或許亦同,不過激進是相對於體制而言,而如同修行的關鍵在於有意識的受苦、自願受苦,或許簡樸、環保等道理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