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2023/12/25國中生割喉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是聖誕節,時下年輕人常相約聚會、抽交換禮物,完全不知道今天也是中華民國的行憲紀念日,但本該是充滿歡樂氣氛的節慶,卻發生了一件校園濺血事件。

根據新聞報導,此事件發生在新北市某完全中學(同一學校設有國高中學制),主角是三個國中部9年級的學生,一名A女學生午休時間到別班找朋友,該班B男學生開口對她說「你又不是我們班的。」,不料女學生覺得被冒犯,隨即甩門離開,找了同班的C男學生(林女的乾哥哥),前來替她出氣。

兩個男學生先是一陣言語衝突,接著替女學生出氣的男學生,竟拿出預藏的彈簧刀刺傷楊生,主要傷口在喉嚨及胸部,該生因失血過多及氣胸,第一時間被送到亞東醫院急救,情況一度非常危急,所幸緊急動用葉克膜設備,並快速動手術治療,目前已恢復生命跡象。

此身體部位有頸動脈及氣管,加上送醫過程一度缺氧,往後可能有一大段辛苦的醫療復健治療要走,但總算救回少年的生命。

青少年因成長期賀爾蒙分泌不穩定,加上前額葉未發展成熟,情緒和思考模式均處於較難依常理預測的狀態,為了拓展人際關係,對同齡朋友的重視,遠高於家長及師長,少數學生為了對抗權威,甚還會做出令人難以想像的衝動行為。

女學生違規在先,卻嚥不下被制止的不悅,甚至拉原本就是校方頭痛人物的郭同學助陣,女學生在此一傷人事件中,扮演了教唆者,而原來不關他事的男學生,手持利刃傷人,年齡超過12歲,可直接引用殺人未遂刑責,報導中發現該生曾受保護管束,本來就是個列管的學生。

下列文字摘錄自網路:

「警方偵辦後,考量男同學生命垂危,加上少女坦承教唆犯案,涉犯情節重大、有殺人犯意,請示少年法庭,將2人以傷害罪改為殺人未遂送辦,於12月25日晚間10點多移送少年法庭,今天上午少年法庭裁定少年收容、少女責付監護人。」

受害少年的父母一定非常恐慌,一早出門的兒子怎麼中午過後,變成在醫院與死神博鬥,至於傷人的少年,面對同校同學,竟然先預藏刀具,狠心針對要害刺了下去,而且還不只一刀,他當下在想什麼,根本沒有深仇大恨啊!怎麼這麼心狠手辣!

我也不禁擔心目擊學生們的狀態,學校發佈新聞表示,會進行相關的輔導機制,但這麼血腥的畫面,一定會衝擊著孩子們的心理狀態,來自家長的各種言論與意見,一定也不少,在在考驗著校方的危機處理能力。

記得前一陣子,網路上還在討論小學校園蘿蔔刀的流行現象,有一派說法是大人們太緊張了,明明是玩具,學校行政卻當凶器禁止,但這則新聞一出,應該有些人就改觀了吧?

還在高職任職時,舉凡有前科的學生,導師手上都會有註記資料,輔導這類高關懷學生,在學期間往往需要戰戰兢兢,隨時防範各類緊急事件。

在教育單位、家長團體及民間機構的推動下,教師的管教權斷崖式地弱化,加上1999熱線的推波助瀾,教師動輒得咎,老師被學生言語羞辱,甚至被肢體教訓時有所聞,師道之不存已久矣。

至於家長端,因工商業社會,部分雙薪家庭難有足量的親子相處時間,小學課業和晚餐轉包給安親班,回家只剩洗澡和睡覺,國高中生要不放學繼續補習,要不放牛吃草,這樣如何建構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更甚者,有些家長會因孩子的片面之詞,不分青紅皂白,就到學校找導師理論,動用人脈找民意代表,師生間溝通不良的小事,搞成無法收拾的大事。

我想問這些家長,你要為孩子關說到什麼時候,孩子有他要學習面對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害者少年及少女的家長,目前尚未發表任何言論,這新聞事件,短時間應該不會平息,受害少年存活下來,是唯一令人心慰的結果。

土城看守所外觀

土城看守所外觀


後記:在加護病房的楊姓學生䧟入昏迷狀態,最後仍未能逃過死劫,於12月26日晚間離世,他才15歲。

照片取材自網路

照片取材自網路

驗屍報告出爐,這個加害少年真的太心狠手辣了!殘酷惡行令人髮指!

圖片引用自網路

圖片引用自網路


校方為了避免同班同學觸景傷情,已安排至其他教室上課,並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班上同學也透過寫卡片及錄影方式,安慰受害者楊同學的父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天看完了最新上檔的韓劇〈少年時代〉,喜劇的外表下,探討校園內的覇凌及幫派問題,雖然最後弱小的同學們團結起來,一起打敗了校園老大,好像有一個好的結局,現實上常常只是編劇美好的幻想而已。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6
老安的雜文基地 現在孩子為我獨尊的心態很令人擔心,父母一昩地護航行為,也是一大隱憂。
每每看到校園新聞都會很擔憂自己孩子,到底要教他勇敢挺身而出,還是不要多管閒事,我兒子就是那種雞婆個性,又禁不起激的人,現在也只能幫他多打一些預防針,希望他能聽進去了。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1
IvyTravelChannel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3/18
我剛當導師時,曾有學生拿著小抹布,跑去停車場幫我擦車子,因為我前一天專程載他去醫院看緊急住院的爸爸。 後來快退休時,只因我不同意修改學生「上學期」的英文成績,「害」他拿不到畢業證書,有個學生就威脅要刮花我的車子,我不改的原因是,是我的計算過程完全正確無誤。 我還是個小菜鳥導師時,有個年年被留校查
Thumbnail
2025/03/18
我剛當導師時,曾有學生拿著小抹布,跑去停車場幫我擦車子,因為我前一天專程載他去醫院看緊急住院的爸爸。 後來快退休時,只因我不同意修改學生「上學期」的英文成績,「害」他拿不到畢業證書,有個學生就威脅要刮花我的車子,我不改的原因是,是我的計算過程完全正確無誤。 我還是個小菜鳥導師時,有個年年被留校查
Thumbnail
2025/03/18
延平中學今年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那一天,我留下了眼淚」 第一時間覺得這出題老師在想什麼? 我有乾眼症,很多時候明明很感動、很難過、很驚喜,只會覺得悸動,並不會流下眼淚,若孩子也有類似問題,他該怎麼辦?硬掰嗎? 事實上很多孩子為了高分,紛紛寫了至親死亡的作文內容,人世間忽然多了很多「未亡人」
Thumbnail
2025/03/18
延平中學今年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那一天,我留下了眼淚」 第一時間覺得這出題老師在想什麼? 我有乾眼症,很多時候明明很感動、很難過、很驚喜,只會覺得悸動,並不會流下眼淚,若孩子也有類似問題,他該怎麼辦?硬掰嗎? 事實上很多孩子為了高分,紛紛寫了至親死亡的作文內容,人世間忽然多了很多「未亡人」
Thumbnail
2025/03/08
若按常理推斷,家境差的孩子早熟,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業成績應該比較好,在我求學期間,窮人家的小孩是可以靠用功讀書來翻身的,但根據我在教育現場的觀察,這個理論在我民國79初入教職時是成立的,隨著歲月的更迭,這個現象慢慢地改變了,班上前十名甚少有家境差的,有時領有低收證明的學生,也是成績墊底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3/08
若按常理推斷,家境差的孩子早熟,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業成績應該比較好,在我求學期間,窮人家的小孩是可以靠用功讀書來翻身的,但根據我在教育現場的觀察,這個理論在我民國79初入教職時是成立的,隨著歲月的更迭,這個現象慢慢地改變了,班上前十名甚少有家境差的,有時領有低收證明的學生,也是成績墊底的學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在國人喜迎2024新年到來之際,新北卻有名國三生由於教育部的錯誤政策早夭,在校園內慘遭割喉而亡,令人悲慟。 慘案的發生,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始作俑者,正是全國教育的主管機關~教育部。因此,唯有教育部願意為孩子制定對的政策,才能避免類似的慘劇發生。
Thumbnail
在國人喜迎2024新年到來之際,新北卻有名國三生由於教育部的錯誤政策早夭,在校園內慘遭割喉而亡,令人悲慟。 慘案的發生,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始作俑者,正是全國教育的主管機關~教育部。因此,唯有教育部願意為孩子制定對的政策,才能避免類似的慘劇發生。
Thumbnail
「修復式正義」告訴我們,當我們用懲罰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時,學生在心態上只是為了消除自己的道德罪惡,而去完成這個懲罰或任務,而當他們完成這項懲罰時,他們就「無罪」了。無罪了以後呢?他們的行為不會改變,在心態上他們只是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彌補。一個人要徹底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所導致的結果,才有轉變的可能。
Thumbnail
「修復式正義」告訴我們,當我們用懲罰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時,學生在心態上只是為了消除自己的道德罪惡,而去完成這個懲罰或任務,而當他們完成這項懲罰時,他們就「無罪」了。無罪了以後呢?他們的行為不會改變,在心態上他們只是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彌補。一個人要徹底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所導致的結果,才有轉變的可能。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Thumbnail
新北市某國中發生攻擊案件,一名男學生持彈簧刀割另一名男學生的頸部,受傷學生送醫搶救,除動手攻擊的男學生外,尚有另一名女學生涉及教唆,警方將兩名學生移送少年法庭審理,受傷少年已不幸離世,也有部分聲音說少年事件處理法已經成為少年犯的保護傘,而主張廢除少年事件處理法,但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新北市某國中發生攻擊案件,一名男學生持彈簧刀割另一名男學生的頸部,受傷學生送醫搶救,除動手攻擊的男學生外,尚有另一名女學生涉及教唆,警方將兩名學生移送少年法庭審理,受傷少年已不幸離世,也有部分聲音說少年事件處理法已經成為少年犯的保護傘,而主張廢除少年事件處理法,但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新北市某國中發生攻擊案件,一名男學生持彈簧刀割另一名男學生的頸部,受傷學生送醫搶救,除動手攻擊的男學生外,尚有另一名女學生涉及教唆,警方將兩名學生移送少年法庭審理,法院裁定男學生收容、女學生責付。 收容、責付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新北市某國中發生攻擊案件,一名男學生持彈簧刀割另一名男學生的頸部,受傷學生送醫搶救,除動手攻擊的男學生外,尚有另一名女學生涉及教唆,警方將兩名學生移送少年法庭審理,法院裁定男學生收容、女學生責付。 收容、責付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今天是聖誕節,時下年輕人常相約聚會、抽交換禮物,完全不知道今天是行憲紀念日,但本該是充滿歡樂氣氛的節慶,卻發生了一件校園濺血事件。 跟據新聞報導,此事件發生在新北市某完全中學(同一學校設有國高中學制),主角是三個國中部9年級的學生,一名女學生午休時間到別班找朋友,
Thumbnail
今天是聖誕節,時下年輕人常相約聚會、抽交換禮物,完全不知道今天是行憲紀念日,但本該是充滿歡樂氣氛的節慶,卻發生了一件校園濺血事件。 跟據新聞報導,此事件發生在新北市某完全中學(同一學校設有國高中學制),主角是三個國中部9年級的學生,一名女學生午休時間到別班找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