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校園割頸案,男學生收容、女學生責付,是什麼意思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新北市某國中發生攻擊案件,一名男學生持彈簧刀割另一名男學生的頸部,受傷學生送醫搶救,除動手攻擊的男學生外,尚有另一名女學生涉及教唆,警方將兩名學生移送少年法庭審理,法院裁定男學生收容、女學生責付。

收容、責付是什麼意思呢?

少年事件

對於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為少年,如涉及刑事案件,應依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處理。

在警方發現少年觸法行為後,即會偵辦並將少年移送少年法院,而在少年法院開始調查至訴訟終結期間,為免少年再觸法,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第26條之規定,法院得裁定少年為責付或收容處置。

責付

將少年交給法定代理人、家長、最近親屬、現在保護少年之人或其他適當之機關、團體或個人,並得在事件終結前,交付少年調查官為適當之輔導。

收容

少年不能責付、責付顯為不當時,由法官裁定收容於少年觀護所進行身心評估及行為觀察,並提供鑑別報告。

收容期間:於調查或審理中均不得逾2月。但有繼續收容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由少年法院裁定延長之;延長收容期間不得逾1月,以1次為限。


少年案件之所以複雜,複雜的是少年的成長背景,而這不是旁觀者所能知道的。受傷少年已離世,願其安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杯咖啡,聊點法律_弘曜法律事務所/馮鈺書律師/新竹竹北律師
38會員
214內容數
在找律師推薦嗎?這裡會告訴你律師如何收費、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律師,以及免費法律諮詢的陷阱。法律充斥於生活之中,舉凡公寓大廈管理、不動產、詐騙、毒品、離婚、繼承、保險、債務、車禍、智慧財產等等。用白話的文字和小故事,搭配法院實務見解,讓你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學習到實用的法律知識。
2025/03/14
本文探討刑法第140條侮辱公務員罪,包含成立要件、法院實務見解及相關提醒,並以案例分析說明其適用範圍。
Thumbnail
2025/03/14
本文探討刑法第140條侮辱公務員罪,包含成立要件、法院實務見解及相關提醒,並以案例分析說明其適用範圍。
Thumbnail
2025/02/08
本文說明毀損罪的構成要件,並以法院案例闡述潑漆是否涉及刑事責任。毀損罪須為故意行為,導致物品喪失部分或全部效用,影響美觀亦屬其中。法院見解認為,車輛潑漆無法回復原狀即構成毀損,因其影響車輛美觀及防鏽等效用。
Thumbnail
2025/02/08
本文說明毀損罪的構成要件,並以法院案例闡述潑漆是否涉及刑事責任。毀損罪須為故意行為,導致物品喪失部分或全部效用,影響美觀亦屬其中。法院見解認為,車輛潑漆無法回復原狀即構成毀損,因其影響車輛美觀及防鏽等效用。
Thumbnail
2025/01/24
本文探討洗錢防制法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後,法院判決時應適用新法或舊法的問題,並以案例分析說明從舊從輕原則的適用。
Thumbnail
2025/01/24
本文探討洗錢防制法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後,法院判決時應適用新法或舊法的問題,並以案例分析說明從舊從輕原則的適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修復式正義」告訴我們,當我們用懲罰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時,學生在心態上只是為了消除自己的道德罪惡,而去完成這個懲罰或任務,而當他們完成這項懲罰時,他們就「無罪」了。無罪了以後呢?他們的行為不會改變,在心態上他們只是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彌補。一個人要徹底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所導致的結果,才有轉變的可能。
Thumbnail
「修復式正義」告訴我們,當我們用懲罰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時,學生在心態上只是為了消除自己的道德罪惡,而去完成這個懲罰或任務,而當他們完成這項懲罰時,他們就「無罪」了。無罪了以後呢?他們的行為不會改變,在心態上他們只是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彌補。一個人要徹底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所導致的結果,才有轉變的可能。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