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習》讀後感之3:不凡的自己,來自於每個細節的累積

更新於 2024/01/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驚為天人的決定,從此成就不凡的一生...這種情節只存在於電影裡,事實上最終耀眼的成就,往往來自於經年累月的每個決定、每個動作、每句話語。

雖然運氣跟基因的確是對一個人的結局有著巨大的影響,然而在醫療發達,社會安定的台灣,基本上每個人的努力終究還是會得到一定的結果,如果結果不佳,絕大多數情況還是可以追溯長年所種下的各種惡因,我們可以看到同樣年屆退休,有人精神飽滿,活力充沛,有人垂垂老矣,哀生嘆氣;有人財庫豐盈,遊山玩水,有人則是阮囊羞澀,縮衣節食,為何同樣的飯局,有人可以深交貴人,開啟機會的大門,而多數人則是除了隔天體重機上增加數字以外,甚麼也沒留下?或許接下來的三個資本,能夠給你答案。

  1. 身體資本:身體資本的累積,能夠得到兩樣回報:吸引人的第一印象,以及美好健康的人生,健康資本來自於終身的累積,已經是高齡化台灣普遍都能夠接受的觀念,然而健康並不廉價,超級食物、有機飲食成本對於大眾來說成本相對高昂,要掌握食材履歷最佳的方式是自行購買烹食,但中產階級無法如同富裕階級將對人生最重要的三餐雇用專人協助,也沒有時間自行處理,因此不要懷疑,健康程度本身就可以明顯感受到階級之分,肥胖問題普遍存在於貧困階級就是最佳例證。
    富裕階級從小把關家人的食物來源,重視皮膚保養,帶著孩子從小參加網球俱樂部,指定私人教練培養具有競爭力的運動習慣,輔以從小的美感及金援,使的優秀二代們擁有健美的體魄,精緻合宜穿著,舉手投足充滿來自於健康與品味的活力與自信,自然容易予人負責、高效率、自信、強勢的印象,擁有更容易脫穎而出的優勢。
    不過雖然我們從小吃著垃圾食物長大,晚餐還是必須時時仰賴街口自助餐店的支援,但我們還是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將自己的小瑕疵,轉變為自我認同,學著熱愛生命,培養活力,我們也可以完美的展現自己的不完美,當然如果物質資本開始出現餘裕,身體資本仍是必要的投資,畢竟我們都不想把累積的財富在人生的下半場貢獻給醫院。
    筆者次年目標落實:充足休息、睡眠、運動,地中海飲食比例提升至1/3以上,確保自己是房間裡狀況最好的一個。
  2. 語言資本:語言資本指平時話語的修辭習慣、談話姿勢、說話節奏,乃至於情商等等,筆者建築團隊的領導人出身望族,與人說話總是不疾不徐,非到必要鮮少反駁他人論點,而是專注於談話目的的達成,從容、略帶威嚴世故的語調,使其成為人脈的中心點,得以廣結推建案所需的大量人脈,相對筆者身邊常見的語言誤區,有喜歡以略帶嫌棄的批判語言開場,有亟欲表現自己與眾不同,有喜愛與他人爭辯,更有自顧自滔滔不絕,筆者自己則是說話過快,並常顯侷促不安。
    要累積語言資本,除了要掌握精確的修辭外,也要掌握少即是多的道理,少批判,少談自己的工作,少解釋,少透漏消息,重要的是要透過大量溝通,並逐次修正來累積自己的語言資本。
    筆者次年度目標:確保每場面談前,提醒自己挺直身體、放慢說話速度、咬字清楚,並掌握少即是多的內容。
  3. 心理資本:富裕人士由於含著金湯匙出生,除了歷練的機會高於他人外,因為擁有多次失敗多次嘗試的本錢,心理資本也會高於一般人,使的富裕人士總是抱著從容、樂觀的態度審視每個機會,而從一無所有累積起的中產階級,靠著努力及專業步步為營脫離貧窮,由於資產雖不少,但也經不起揮霍,自然對於風險斤斤計較,凡事皆要分析徹底才行動,雖然可以避免風險,但也容易錯失機會。
    心理資本的另一個面向則是追求豐富的心理層面,中產階級在力求翻轉向上,重心大多在物質資本的累積上,往往臨終前會容易發現自己除了錢,甚麼都沒剩下,然而上層階級很早就知道錢再多也無濟於事,為了提升心理層面的豐富,他們會選擇以"傳承"作為手段,透過傳承某些資產給後代或大眾的方式,來確定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筆者認為中產階級與其過度追求用不到的物質成就或金錢,不如多花點時間,關注自己要如何將知識經驗乃至於財富傳承給後代,或許會更加地有意義。
    筆者次年度目標:練習鎮定的行為,面對挫折練習不解釋、不抱怨的消化挫折,以及肯定自己在團隊中的地位。

作者認為透過7類資本的不斷累積,終究可以獲得上層階級的慣習,而歷史悠久的上層階級,往往出生就不斷地累積這些資本,因而在世代間不斷地保持優勢,但也並非一開始就非得追求上層階級的慣習,若衡量自己的出身屬於較低階級,則比較好的選擇是先以中間階層慣習為目標,例如累積強大的專業知識,追求較好的學歷等一步步累積,會是比較好的策略。
而筆者認為本書雖然解析透徹,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最困難的點其實是無法意識到所在階層的慣習與上層的不同,以及自身慣習的缺點,通常非得歷經一番社會的無情試煉,才能慢慢摸索出為何上層階層的慣習能夠創造優勢,而且更多人對於提升慣習或習慣一事嗤之以鼻,因為拒絕改變的緊箍咒:"做自己",因而選擇了所謂"僵固型"人格的思考方式,拒絕"成長型"人格的養成,近期今周刊有一句相當粗暴的文章標題,我想最適合為這樣的現象下註解:"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窮"...
雖然慣習這本書,有可能令人對於階級的籓籬感到沮喪,但轉念一想,人生的充實快樂,本來就來自於自我提升的過程,而不一定是取得財富的結果,新的一年,以這本書與各位共勉之,期待來年,每天每個人,都能比昨天更進步一點。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物質資本:用以交換各類資本的基礎 社會資本:深耕關係而非擴展人脈 文化資本:最難以跨越累積的階級鴻溝
慣習》讀的是一種格局、不同的視野,屬於人生戰略層級的議題,而如何賺錢、養成何種習慣等議題,則是屬於戰術層級,雖都非常重要,卻有高下之分,戰術運用得當,可以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戰略錯誤的後果,卻往往會拿大半個人生作為代價,這也是多數中產階級在一兩代後返貧的主要原因。
看了數十本理財書,無數理財文章,其實大多數是同樣的話題及觀念反覆提出,同樣幾個觀念,只是以不同的陳述方式,不同的執行細節,冷飯熱炒,甚至可以開班授徒,在開啟一天的工作之前,筆者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五件最沒爭議以及最有爭議的理財觀念如下。
孩子最期待的暑假,對上班族而言往往是最嚴酷的惡夢,少了學校的庇護,小孩們張牙舞爪地回到家裡,對於疲於工作的上班族而言,唯一的方法只能再把小孩送到各式各樣的夏令營,安親班,並且儘量將年假留在暑假,帶小孩家人出遊以作為把孩子關在另一個監牢的補償。 這樣的暑假,對小孩來說,往往只是更換到一個更沉悶環境..
尋找生命的意義,是一段沒有終點的旅程 茫然感不會因為轉換跑道而消失 "不想上班"是每個上班族共同的情緒,這樣的情緒通常會在假期結束前膨脹到最大,據說也會在工作三年左右達到高峰,不想上班每個人的理由或多或少會有些差異,有些人不習慣當個小螺絲釘,有些人無法忍受主管,有些人受不了辦公室的勾心鬥角...
希望不會躺在大道上跟你招手 大家口中的:看不到希望   Dcard上有個討論串吸引我的注意,樓主是個有學習焦慮症的有為青年,深怕自己學習不夠積極,因此詢問網友們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預算在充實自己上。   筆者自己就是一路自費在外上課的人,故很熱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沒想到底下的回應令我大開眼界..
物質資本:用以交換各類資本的基礎 社會資本:深耕關係而非擴展人脈 文化資本:最難以跨越累積的階級鴻溝
慣習》讀的是一種格局、不同的視野,屬於人生戰略層級的議題,而如何賺錢、養成何種習慣等議題,則是屬於戰術層級,雖都非常重要,卻有高下之分,戰術運用得當,可以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戰略錯誤的後果,卻往往會拿大半個人生作為代價,這也是多數中產階級在一兩代後返貧的主要原因。
看了數十本理財書,無數理財文章,其實大多數是同樣的話題及觀念反覆提出,同樣幾個觀念,只是以不同的陳述方式,不同的執行細節,冷飯熱炒,甚至可以開班授徒,在開啟一天的工作之前,筆者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五件最沒爭議以及最有爭議的理財觀念如下。
孩子最期待的暑假,對上班族而言往往是最嚴酷的惡夢,少了學校的庇護,小孩們張牙舞爪地回到家裡,對於疲於工作的上班族而言,唯一的方法只能再把小孩送到各式各樣的夏令營,安親班,並且儘量將年假留在暑假,帶小孩家人出遊以作為把孩子關在另一個監牢的補償。 這樣的暑假,對小孩來說,往往只是更換到一個更沉悶環境..
尋找生命的意義,是一段沒有終點的旅程 茫然感不會因為轉換跑道而消失 "不想上班"是每個上班族共同的情緒,這樣的情緒通常會在假期結束前膨脹到最大,據說也會在工作三年左右達到高峰,不想上班每個人的理由或多或少會有些差異,有些人不習慣當個小螺絲釘,有些人無法忍受主管,有些人受不了辦公室的勾心鬥角...
希望不會躺在大道上跟你招手 大家口中的:看不到希望   Dcard上有個討論串吸引我的注意,樓主是個有學習焦慮症的有為青年,深怕自己學習不夠積極,因此詢問網友們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預算在充實自己上。   筆者自己就是一路自費在外上課的人,故很熱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沒想到底下的回應令我大開眼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Thumbnail
享譽全球的《原子習慣》,在台灣書店排行榜或各大書評網也霸榜多年,初版推出可回溯至2019年,但我手上這本是2023年5月第167刷,可見其在台灣受歡迎程度。作者James Clear是專門研究習慣、決策及如何持續進步的作家與講者,電子報多達數十萬訂閱者,旨在讓更多人透過習慣建立,打造理想生活或工作。
Thumbnail
透過微小的累積產生巨大改變,原子習慣帶來的力量
Thumbnail
身為家有兩孩子的全職媽媽,自己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都是忙茫盲。十分開心天下雜誌給我機會可以拜讀此書!
這本書作者拆解分析自己陳述的系統,會舉一些案例,我覺得是蠻好閱讀的一本書,我建議是邊看邊找一兩個你想要建立的習慣,來實際操作看看,這樣會比看完論述再去做更有收穫,也可以從自己的習慣建立過程中去驗證作者的論點,以及修正自身的怠惰。
Thumbnail
培養習慣最重要的秘訣在於「持續性」 也就是諺語說的:「不怕慢,只怕站。」 《彈性習慣》就是它的實作方法 會想要讀《彈性習慣》這本書 是因為聽了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的介紹(音檔點這裡)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 如果只是想要知道書本的重點的話 其實只要聽瓦基的PODCAST或是部落格文章就可以了 因為這本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覺得改變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系統。惡習一再復萌,並非因為你不想改變,而是因為你的系統不適合改變。」 《原子效應》的特色在於淺顯易懂,看完後再看其他類似的著作會更有啟發,如《為什麼我們那樣工作,這樣生活?》、《複利效應》、《高績效心智》等。 培養習慣的四個步驟 此書提到習慣養成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Thumbnail
享譽全球的《原子習慣》,在台灣書店排行榜或各大書評網也霸榜多年,初版推出可回溯至2019年,但我手上這本是2023年5月第167刷,可見其在台灣受歡迎程度。作者James Clear是專門研究習慣、決策及如何持續進步的作家與講者,電子報多達數十萬訂閱者,旨在讓更多人透過習慣建立,打造理想生活或工作。
Thumbnail
透過微小的累積產生巨大改變,原子習慣帶來的力量
Thumbnail
身為家有兩孩子的全職媽媽,自己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都是忙茫盲。十分開心天下雜誌給我機會可以拜讀此書!
這本書作者拆解分析自己陳述的系統,會舉一些案例,我覺得是蠻好閱讀的一本書,我建議是邊看邊找一兩個你想要建立的習慣,來實際操作看看,這樣會比看完論述再去做更有收穫,也可以從自己的習慣建立過程中去驗證作者的論點,以及修正自身的怠惰。
Thumbnail
培養習慣最重要的秘訣在於「持續性」 也就是諺語說的:「不怕慢,只怕站。」 《彈性習慣》就是它的實作方法 會想要讀《彈性習慣》這本書 是因為聽了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的介紹(音檔點這裡)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 如果只是想要知道書本的重點的話 其實只要聽瓦基的PODCAST或是部落格文章就可以了 因為這本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不是從如何養成習慣開始,而是先從「為何想要養成這個習慣」開始,從自己內心尋求原因。並且進一步將養成習慣的方式系統化,強調細微改變可以帶來的巨大變化,透過複利的概念來重新說明習慣養成後可以帶來的正面效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很多跟過去不同的觀點,這邊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覺得改變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系統。惡習一再復萌,並非因為你不想改變,而是因為你的系統不適合改變。」 《原子效應》的特色在於淺顯易懂,看完後再看其他類似的著作會更有啟發,如《為什麼我們那樣工作,這樣生活?》、《複利效應》、《高績效心智》等。 培養習慣的四個步驟 此書提到習慣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