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資訊不完全下快速回應客戶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類問題。

這類問題符合以下幾個特徵:

資訊極不完整;

時間特別短急;

你的回應帶來的後果將攸關執行重要。

 

在工程顧問業這種情況非常多見,

尤其專案期程有時間限制下必須快速回應。

 

而且,工程專案本身常屬複雜,

工程顧問者永遠都不可能等到掌握了全部資訊後,

才開始規劃和設計。

 

所以,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可以成為合格的工程顧問。

 

這種能力是建立在長期養成的思維邏輯,

和大量實務經驗的基礎上的。

 

實務經驗我是沒辦法傳授給你了,

但是這個思維邏輯,

是可以總結並且複製的。

 

它同樣適合你的行業。

工程顧問在專案資訊不完備情況下做回應,

會遵循下面4條原則。

 

第一條:唐僧法則

肯定看過《西遊記》,其中沙僧有兩句經典臺詞:

第一句,“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第二句,“二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這一路上唐僧動不動就讓妖怪抓走。

 

大多數情況下,壓根兒都不知道這個妖怪有什麼法力,是什麼來頭。

但是,注意了,

只要唐僧不死,孫猴子就總有辦法把他救回來。

就算孫悟空救不了,還有觀音,觀音不行,還有如來。

所以說,只要唐僧活著,就有辦法。

同樣的道理,在工程專案上就是只要先保證可以解決,

就有機會,這就是唐僧法則。

 

比如,我們經常遇到工程設計變更的案例,

能夠導致工程變更的原因,可能有無數個。

可能是地質、法令、條件改了,

也有可能是客戶一句話,

甚至可能是工程大宗物料出現大幅上漲了,

或者還有這些理由之外的無數個理由。

但是,在客戶催促急迫完成當下。

 

這些原因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什麼呢?

就是三個字:先交卷。

所以,我最先關注的一定是三個指標:合法、合理和合時。

 

唐僧法則就是工程顧問做回應時的第一法則,

你也可以把它叫做先交卷第一法則。

這條原則的核心,

就是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

把緊急事件轉化為常規事件,

然後再做進一步處理。

 

 

 

第二條:第一張骨牌法則

現在唐僧活是活下來了,接下來,咱們就該找找致工程變更原因了。因為妖怪尚存,不解決,唐僧還得死。

這就要用到工程顧問回應時的第二個原則:第一張骨牌法則。

骨牌遊戲你肯定玩過,只要推倒第一張骨牌,那麼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其他所有的骨牌都會相應倒下,它就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

放到工程專案中,如果把工程專案上的不同條件呈現出來,就像是擺在工程顧問者面前的一個個骨牌,一定有一個最關鍵的條件,所有的工程專案問題都是圍繞這個條件相繼出現的。

 

即便是工程顧問者,如果沒有太多時間、人力及方法找到這個關鍵原因,面對不同的問題,也無從下手。

我們的方法是,無論工程專案有多麼複雜,在規劃中,能用一種學理解釋所有問題的,就不考慮很多種。

能給工程專案簡單快速回應就可以有效的,就儘量避免所謂的面面俱到。通常我們也把它叫做簡約法則。

 

第一張骨牌法則,

似乎聽起來並不難。

但是如何找這第一張骨牌呢?

那就太不容易了。

就要用到第三條法則。

 

第三條:考古題法則

學長經常會告訴學弟們一句話:

如果你想輕鬆念又有及格成績,

先蒐集考古題練習,不要去做困難題。

為什麼呢?

因為考古題常見,

而困難題並不常見。

 

這個常識法則其實說的就是機率問題。

工程顧問者在回應的時候,

要優先考慮到大機率的常見問題,

根據機率大小,逐一落實,

最後才考慮罕見問題。

 

為什麼要把這個原則強調出來呢?

就是因為人有慣性思維。

對於罕見的東西,

印象會比較強烈,

尤其是罕見問題。

 

如果一個工程顧問者,

近期內執行或看過罕見的問題,

那麼他就很容易產生一個思維定勢,

在出現其他類似問題的時候,

容易過高估計這種罕見問題的可能性,

而忽略了常見問題。

 

你要知道,無論我們如何努力,

如何有經驗,

在工程上不確定面前,

我們仍然會出錯。

 

我們只是能夠降低發生錯誤的概率,

但是不確定還是經常會發生。

 

即使是在高度發達的西方國家,

錯誤率仍然高達10%~20%。

那麼你該問了,

既然我們都有這麼嚴謹的思維模式了,

為什麼還會出現這麼高比例的偏差呢?

 

因為即使是遵守了原則,

但是在不確定性和時間緊迫的前提下,

要快速做出回應,

主觀經驗還是會帶來的偏差。

 

第四條:投球法則

最後一個原則,

就是用於糾正工程顧問者的主觀偏差的,

這就是投球法則。

 

你看打棒球的投手,

想要球最終進入好球帶,

都會不斷調整自己的出手角度和力道。

 

工程顧問者也一樣,

從第一個決策開始,

就會有一個不斷校正的過程。

 

在工程專案一開始時


有資料蒐集及基地調查,


這個蒐集調查其實

就是工程顧問最開始給出初步的回應。

 

在工程專案需求逐一確認之後,

會詳細地進行進一步檢查、分析、規劃,

然後再根據這些補充資訊,

不斷地對最開始的回應進行校正。

 

最後,等到工程專案完成設規劃設計後,

工程顧問還會再給出一個方案評價回應。

 

這個過程,

就是一個快速回應不斷校正的過程。

在這個校正過程中,

會用到很多方法,

例如找到回應最可靠的證據。

 

還會詢問多方專業顧問者,

避免個人或單一專業經驗帶來的錯誤,

有時還會邀請該領域專家一起參與回應。

 

這些都是為了避免工程顧問個人的主觀經驗帶來的錯誤。

    8會員
    90內容數
    ESG是個熱搜關鍵字,更是與永續發展為同義詞,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你會一直需要的一個能力。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在諮詢中把來訪者拉回諮詢目標在諮詢中來訪者傾訴欲望强烈,話多不好打斷,我們該怎麽辦?  我們可以語氣溫和的提問,剛才聽到您說這麼多,我好奇您現在分享的內容跟我們今天的諮詢主題是否相關嗎?來訪者此刻會有自己覺察。諮詢師可以把來訪者拉回今日諮詢目標的框架。
    Thumbnail
    avatar
    曉職涯
    2023-07-23
    財經資訊宇宙 | 如何在通貨膨脹時代過的比一般人好(2023/03/19)超商的蛋價上漲,吃飯不斷的漲價,還有即將到來的電費上漲調整,逐漸增加所有人生活的難度,傻傻的存錢,似乎不是什麼好選擇,但投資的話,眼下銀行暴雷,也很難放的長久睡得安穩,遇到這種經濟環境,要如何過的比一般人還要好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Thumbnail
    avatar
    無限智慧學院
    2023-03-19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面對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反駁以取得更多資訊呢?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一章「如何反駁論證」,當面對一個令人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合理的反駁它,指出它的不合理之處,引出更多的論證及隱藏的想法呢?如何透過合理的反駁取得更多的資訊?本章告訴你如何執行。這是「再思考」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筆記,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Thumbnail
    avatar
    佩姬觀點
    2023-03-18
    愛情如何在婚姻中滋長?閒聊、傾聽、給予正向回應文 / 律師娘 因相愛步入婚姻除了現實和經濟壓力,是否曾遺忘什麼。戀愛時彼此用心營造想讓對方感受甜蜜幸福美好;心裡想的,耳朵聽的,眼中看到的對方,都是那麼完美、那麼可愛、那麼帥氣十足。 延伸閱讀 婚姻不只是一段關係,更是一輩子的承諾 用心傾聽另一半沒說出口的需求 延伸閱讀 感情裡要以正向回應
    Thumbnail
    avatar
    遠見雜誌
    2022-05-31
    【創作者說】身處資訊混亂的世代,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專訪《真相製造》劉致昕 一則訊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真相製造》為劉致昕以記者身份實際走訪八個國家後的發聲。真真假假的訊息充斥在媒體中,獲取與辨識訊息的能力成為一種劃分階級的指標。身處這樣的世代中,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選擇。 假新聞不只是議題,還是肉眼可見的實際影響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能帶給你真相,也能用假新聞煽動你
    Thumbnail
    avatar
    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
    2022-05-18
    【小誌預告】特約專欄-一六台北: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世代隔閡該如何跨越?「我們希望能夠提升學生族群乃至整個社會的閱讀能力與素養,向大眾推廣思辨的能力。」-理事長張豐溢 更多第五期最新資訊請見「因為我們年輕小誌」IG及臉書粉專!
    Thumbnail
    avatar
    《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
    2022-04-28
    【職人觀點】資訊不明的陌生開發,如何做好提案?把握三個關鍵,先提問、再提案資訊不明的陌生開發,提案要怎麼做?有時候在面對客戶提案時可能會遇到一種狀況:手頭上沒有任何資訊,而客戶卻希望你先提案再做評估。這時候,請把握三個關鍵,先提問、再提案。
    Thumbnail
    avatar
    劉奕酉
    2021-12-15
    面對充滿未知、資訊紛亂的世界該如何應對?少了這個「動作」,你可能只是在瞎忙 「你為什麼離開上一份工作?」、「你覺得 5 年後的你會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你想來應徵這份工作?」每當面試新工作時,會被類似的問題一ㄧ轟炸,尤其當你前半段應答如流,到了最後關頭,面試官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
    Thumbnail
    avatar
    馬斯卡彭
    2021-08-17
    如何把日常的碎片資訊整合在一起,並持續且快速地複習前陣子看到林威宇分享他使用的學習生產力工具之後,也試著嘗試使用其中的部分工具,目前用了快一個月,真心覺得這樣的彙整方式,減少了自己資訊散落在各處,或是整理重點時,要手動在筆記軟體內標注,更不用說那些重點都被放在某篇筆記裡面,較難讓自己時常瀏覽。
    Thumbnail
    avatar
    Kyle Hsia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