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在過量資訊時代找到平衡】── 1. 面對資訊過量 2. 潛移默化的挑戰 3. 思考與創作的渴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為碩博士生,我們常常在過量的資訊和誘惑中掙扎,無論是課業壓力、研究進度,還是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干擾,都可能讓人感到不滿足。Michael Easter 在他的《Scarcity Brain》一書中提到現代社會充斥著五種過量的刺激:食物、財物、資訊、情緒調節劑與社群媒體的「潛移默化」,這些因素幾乎佔據了我們所有的生活時間,對於忙於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這種「不滿足」的感覺更是深有體會。


▋資訊過量的挑戰


對碩博士生來說,**資訊**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核心。我們每天閱讀大量的文獻、數據與研究報告,然而,資訊的過剩讓我們時常覺得迷失。Michael Easter 提到,現代人的生活已被資訊淹沒,我們總是在被動接收卻無法消化,這對於需要專注研究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過量的資訊會讓我們的專注力分散,阻礙學術上的深度思考。


同時,研究的壓力常常讓我們尋求 **情緒調節劑**,像是娛樂、藥物甚至是社群媒體來舒緩壓力。這些調節劑或許短期有效,但長期使用會使我們更難以專注,甚至失去對研究的熱情與動力。


▋社群媒體的潛移默化:隱形的影響力


作為碩博士生,**社群媒體** 是我們無法迴避的挑戰。Michael Easter 將社群媒體的影響稱為 **「潛移默化」**,這個詞特別貼切。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式資訊、他人的成就展示與流行趨勢,這些內容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我們會不自覺地與他人比較,感覺自己進度太慢、研究成果不足,這樣的比較容易引發焦慮感,讓我們感到更加不滿足。


在台灣的碩博士生中,這種潛移默化的壓力尤為明顯。我們不僅要應付學術上的挑戰,還要面對來自社交圈的無形壓力。每天在社群平台上看到他人完成論文、發表成果,無形中強化了我們的壓力與焦慮感。


▋創作慾與思考渴求:學術生涯中的無限追求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除了資訊的過量與社群媒體的影響,還有一種更深層的渴望,那就是 **創作慾**。我們不僅需要消化外界的知識,更需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創新,提出自己的想法與理論。然而,這種創作的過程往往伴隨著 **對思考的渴求**。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其實就是一段無盡的思考與探索過程,我們渴望在這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學術定位,這種追求本身可能帶來不滿足,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知道得還不夠。


Michael Easter 列出的這五大現代渴望,反映了碩博士生在學術生涯中的種種挑戰。我們不僅要應付資訊過量與潛移默化的影響,還要在內心深處不斷追求學術上的突破與成就。


▋如何找到平衡?


對碩博士生來說,學習如何在過量的刺激中找到平衡,可能是我們在學術生涯中最需要掌握的技巧。我們可以:


1. **減少無效資訊的干擾**:篩選出對研究最重要的文獻與資料,減少不必要的資訊消耗。

2. **控制社群媒體的使用**:設定固定的時間瀏覽,避免無意識地被動接收資訊。

3. **增強自我覺察**:了解自己在研究與生活中的需求,避免過度沉迷於短期的情緒舒緩工具。

4. **培養深度思考習慣**:每天留出時間進行無干擾的思考,讓自己有機會深入探討學術問題。


最終,學術生涯是一場持久的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與策略,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過量世界中,找到真正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367會員
1.2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選擇架構師 Choice Architect" 的任務是組織脈絡讓人們做決策。」 「如果你開咖啡店,提供餐點讓人選擇,你是選擇架構師。」 「如果你是醫生,提供病患不同的療程選擇,你也是選擇架構師。」 「如果你創造一個表格,讓新進員工選擇員工福利,你也是選擇架構師。」 「如
大學生在撰寫專題時,經常混淆「課程專題報告」和「專題研究」這兩種不同的任務。 這種混淆讓學生容易誤以為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就等同於研究能力。但實際上,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課程專題報告:像是科學作家 課程專題報告本質上更像是一個「科學作家」的工作。 學生透過查閱文獻,拼湊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閱讀大量專業書籍和文獻是日常功課。面對同一個研究主題,市面上可能有各種書籍和資料可供參考,但它們的內容差異卻相當大。透過平行比較多本書的內容,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研究主題,還能加快掌握該領域的核心知識。 ▋每本書都展現作者的獨特學術視角 以機器學習為例
昨天在Threads上發表的2篇文章,談到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居然讓我的追蹤數在一天內增加了150人,從1950到2100人!這個現象真是出乎意料,或許觸及到了大家關心的議題,也更讓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的具體方法。 ▌早睡早起的習慣 我一直有早
今天是 2024 年 9 月 18 日,距離我開始重視閱讀已經過了 16 年。 從高中時代到現在,我讀了數百本書。身為一位已經經歷過碩博士求學階段的人,我懂得研究生們經常面對著大量的文獻、書籍需要消化。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能大幅提升閱讀效率的方式,特別適合碩博士在學學生。 ▌7 本書
1. 沒有從整體架構著手,過早進入細節: 很多學生一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時,容易陷入只關注某個程式碼段或技術細節,卻忽略了先掌握整體系統的全貌。這就像在蓋房子時,還沒設計好整體藍圖就直接開始裝修內部,最終只會導致整體混亂。事實上,先了解系統的目的、架構、以及如何運作,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
「"選擇架構師 Choice Architect" 的任務是組織脈絡讓人們做決策。」 「如果你開咖啡店,提供餐點讓人選擇,你是選擇架構師。」 「如果你是醫生,提供病患不同的療程選擇,你也是選擇架構師。」 「如果你創造一個表格,讓新進員工選擇員工福利,你也是選擇架構師。」 「如
大學生在撰寫專題時,經常混淆「課程專題報告」和「專題研究」這兩種不同的任務。 這種混淆讓學生容易誤以為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就等同於研究能力。但實際上,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課程專題報告:像是科學作家 課程專題報告本質上更像是一個「科學作家」的工作。 學生透過查閱文獻,拼湊
對於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閱讀大量專業書籍和文獻是日常功課。面對同一個研究主題,市面上可能有各種書籍和資料可供參考,但它們的內容差異卻相當大。透過平行比較多本書的內容,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研究主題,還能加快掌握該領域的核心知識。 ▋每本書都展現作者的獨特學術視角 以機器學習為例
昨天在Threads上發表的2篇文章,談到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居然讓我的追蹤數在一天內增加了150人,從1950到2100人!這個現象真是出乎意料,或許觸及到了大家關心的議題,也更讓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的具體方法。 ▌早睡早起的習慣 我一直有早
今天是 2024 年 9 月 18 日,距離我開始重視閱讀已經過了 16 年。 從高中時代到現在,我讀了數百本書。身為一位已經經歷過碩博士求學階段的人,我懂得研究生們經常面對著大量的文獻、書籍需要消化。但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能大幅提升閱讀效率的方式,特別適合碩博士在學學生。 ▌7 本書
1. 沒有從整體架構著手,過早進入細節: 很多學生一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時,容易陷入只關注某個程式碼段或技術細節,卻忽略了先掌握整體系統的全貌。這就像在蓋房子時,還沒設計好整體藍圖就直接開始裝修內部,最終只會導致整體混亂。事實上,先了解系統的目的、架構、以及如何運作,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1. 杞人憂天:過度擔憂未來事件的發生 - 許多研究生在面對繁多的課題、實驗和論文時,常常會感到焦慮,尤其是對於未來無法掌控的事情。例如,擔心研究進展不順利、畢業延遲或是職業發展受到阻礙。這種焦慮往往源於過度的預測和假設,結果是讓自己陷入無謂的壓力之中。事實上,很多擔心的事情並不會發生,而過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大學生活裡,除了原本就忙碌的學業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還會參與系學會、系隊、社團等團體,或是在校內外進行工讀,也會用很多時間跟朋友或伴侶相處。只要你想,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豐富的生活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體驗,卻也可能伴隨著不小的壓力!要調適這些壓力,你可以試著從...下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1. 杞人憂天:過度擔憂未來事件的發生 - 許多研究生在面對繁多的課題、實驗和論文時,常常會感到焦慮,尤其是對於未來無法掌控的事情。例如,擔心研究進展不順利、畢業延遲或是職業發展受到阻礙。這種焦慮往往源於過度的預測和假設,結果是讓自己陷入無謂的壓力之中。事實上,很多擔心的事情並不會發生,而過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大學生活裡,除了原本就忙碌的學業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還會參與系學會、系隊、社團等團體,或是在校內外進行工讀,也會用很多時間跟朋友或伴侶相處。只要你想,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豐富的生活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體驗,卻也可能伴隨著不小的壓力!要調適這些壓力,你可以試著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