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界線

下班界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下班前又臨時接到了班上學生的事件,本來想跟辦公室的一位資深同事談談這件事,沒想到這位同事聽完我的敘述後,用淺淺的微笑看著我說:「我很想跟妳多說點,但我現在已經下班了。」


那位同事在我的認知及印象中是一位熱心分享的好人,平常上班時間也很願意提點我一些班級經營或危機處理的方法,所以當我聽到她這麼說時,其實有錯愕幾秒鐘。


不過,當我下班後又想了一想,覺得這真的是很棒的工作態度;如果能準確切割上下班的時間,讓自己下班時間好好地休息,這也許就是讓她每天上班看起來都充滿能量與熱忱的原因。


另一件想到的事是,某些時候也應該學習她這份溫柔且堅定的拒絕;如果為了想要給別人幫忙,或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擔誤到自己更重要的事情,長久下來的確也不是健康的關係。


不知道為什麼,在她明確畫分出上下班界線後,我反而相信當她下週一上班時,一定能給我一些不錯的建議。

週五下班前發生的這件小事,反而讓我振作起來,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踏踏實實地迎接假日,並好好地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raw-image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能像這樣保有一份清爽,也是維護健康關係的方式。

avatar-img
陳踢娜的沙龍
21會員
107內容數
教育界像是個粉筆堆成的象牙塔,圈子裡的我還在適應,希望能在完全融入前,留下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教學觀察紀錄,怕自己以後忘記。有可能一直都是心靈上的圈外人,不過也沒關係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踢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偏鄉服務,常常讓我覺得,與其說是在擔任教職,比較多的工作內容是在分擔親職。
一週一次的空中瑜珈算是半調子,但對於不擅長運動的我來說,有堅持到第十堂課還是要自我肯定一下。 根據原子習慣的理論,想要培養的習慣不能太難,幸好我家附近有個走路五分鐘以內會到的瑜珈教室,路程遙遠這個藉口就暫時不能用了。
要走的人講話比較實在,所以還在職的人,話可以聽聽就好。
在偏鄉服務,常常讓我覺得,與其說是在擔任教職,比較多的工作內容是在分擔親職。
一週一次的空中瑜珈算是半調子,但對於不擅長運動的我來說,有堅持到第十堂課還是要自我肯定一下。 根據原子習慣的理論,想要培養的習慣不能太難,幸好我家附近有個走路五分鐘以內會到的瑜珈教室,路程遙遠這個藉口就暫時不能用了。
要走的人講話比較實在,所以還在職的人,話可以聽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