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設計這樣做》談建築哲學這樣思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鄭晃二(二哥)出書啦,說什麼都要用新台幣讓它下架。於今(2021)距畢業設計已近8年。翻閱此書,彷彿又回到那段每周兩次到辦公室跟老師討論畢業設計的時光,一邊聽著老師笑談最近建築圈的軼事、一邊從設計的議題、主題、命題、問題、課題、標題中逐漸釐清心中的問題意識。筆者有幸一生一次的畢業設計、在準備離開學校的最後一年由二哥指導。《建築設計這樣做》公開了二哥在淡江建築任教的多年經驗,在此強力推薦給喜愛建築與設計的朋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書籍終究難以描述「二哥式幽默」的臨場感。在二哥專業、精準的黑色幽默下,無疑對當時那苦悶、謊恐、迷惘的畢業設計,增添了精采、有趣、令人再三回味的回憶。以下挑了幾段書中的金玉良言,分享筆者的建築哲學:


  「作品的偉大也不在於改變世界,而是可以感受到創作者的誠意。」


  在學期間,通常老師看過的作品、想過的設計、面對與解決問題的經驗多過於學生,因此很少學生在設計上會有讓老師驚艷的作品。這時老師看得其實不是學生的設計具不具原創性、可行性,而是該學生對於畢業設計「實現」的程度。這之間除了包含學生的誠意之外,更大的是透過畢業設計看見並協助學生對於某種有興趣的東西,利用建築的能力,實現化的過程。如此,學校的畢業設計才不會是一時的,而是出社會後真正帶得走的東西。這也正是筆者在畢業後,除了有認識學弟妹的畢展外,很少會再去參觀各校的畢業設計展的原因,因為畢業設計的重點不在於設計的成果,而是在設計的過程、自我成長的過程、以建築為思考與實現人生的過程,這是畢展永遠不會展也看不到的。


  「建築教育還要成為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專業者。」


  「管理」,便是一個「以建築思考與實現人生過程」很好的例子。建築教育的「管理」,便是學習如何有效率的、系統性的整合建築的結構、景觀、構造、人力、資源、經費、活動、機能等;或學習管理「想設計」、「做設計」的時間與經費。例如:如何在不影響課業成績下(被當與否),有效率的、經濟的花最短的時間與最少的經費(材料費、人力費)完成設計。而「管理」是畢業後帶得走的東西之一,不僅可以用在管理事務所的經營(案量、人力、資源、時間、經費等),更重要的是不管從事建築與否,都能對「思考與實現」人生有所助益。例如:如何在設定人生目標後,最有效率的分配、整合時間與資源。建築是一個整體、人生也是一個整體,有多少時間、多少錢就做多少事與過至少不要入不敷出的生活,如此一步步的「建築」、堅持到底,終有達成人生目標的一天。


  「建築創新的過程,重要的是觀念與科技的突破。」


  關於科技,從在學時,就耳聞他校建築系對敝系的第一印象是─「數位很強」,在學時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覺得不好。但出了社會後,若同事依然對淡江建築停留在「數位很強」的刻板印象裡,那麼,這不再是個讚美詞,其背後突顯的是觀念(設計思考)淺薄的危機。或許你會說,數位設計若很強,背後不正代表著數位思考很強?那麼便須先岔開來談,何謂數位思考?


  紅聲數位的陳昱廷學長認為:「數位設計是可以把一個高複雜,甚至無法想像的事情,藉由電腦操作或設計手法,讓它更清楚。你不會對未知感到恐懼,同樣要對未知感到興奮,因為不知道它模擬出來是什麼樣的狀態。有一種好像可以控制它,但是又感覺它有點快要失控。只要抓到它一點點的規則、軌跡,就會沉迷其中。在這樣的操作過程中,不被規則綁死,會有不斷的驚奇出現。所產生出來的實體,都可以利用電腦運算收斂。」


  簡單來說,數位設計並不脫離一般圖模設計的本質,都是作為實現腦中複雜、不清楚想法的媒介(工具)。主要的差異在於,數位設計能夠將腦中想法更細緻的以近無限的模組實現,這背後便有賴數位程式,宛如一顆腦的複雜處理能力。然而,這恰好是個雙面刃,我們將思考的不確定性交給了電腦,進而弱化、減少了自身思考不確定性的過程。


  以筆者在校時學了Form-Z、Rhino、Grasshopper的經驗為例,數位設計的過程的確是充滿著「嘗試」的過程,起初會因為數位能夠設計、呈現3D的曲線空間而感到興奮,並在逐漸掌握數位的邏輯後,更有效率的抓到想要的設計。然而,這並未深化設計思考,並未幫助我們思考那些關於建築或人生永恆的問題,例如:什麼是建築?什麼是設計?什麼是建築的可能性條件?什麼是曲線的意義?什麼是數位的極限?重點不是在校時學了什麼軟體(畢業至今最早廢掉便是學過的建模軟體與做模型的手),而是畢業後是否持續以建築思考開拓我們對人生的眼界,進而「建築」我們的人生。


  「不想做設計,陪他走一段就好。」


  當學生時,常有不想做設計時候,除了官方的失戀、準備考試等原因外,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單純不想做設計而已。而不想做設計又分為什麼事都不想做或想做的事太多導致沒時間做設計兩種,差別在於前者尚在摸索,後者則已變心。一般老師會認為學生不想做設計是因為學生懶惰、沒心、甚至不適合念建築。然而,筆者卻認為,不想做設計恰好是有了將建築與建築之外的知識、人事物連結的開始。當學生經歷了自我摸索的過程後,不管是有幸(不幸)的回到建築,或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人生,這都是一段人生不枉此行的必經之路。


  「建築系的教學目標是養成具備社會責任感與持續學習能力的建築人。」


  建築人的社會責任感與學習能力,當然不僅限於建築產業的社會責任或持續學習建築的相關知識。重點是,在身為「人」的生命中,面對自我、不留下遺憾的選擇、堅持到底,並以「建築」(建築的思考、建築的手做)為基礎,持續學習延伸至建築以外的新知識、持續接觸新觀念與新的人事物,如此才有把握建築與人生整體的可能,活出真真正正的「建築人生」。


  綜上,建築系畢業不一定都會做建築,但都會面臨人生過程的各種挑戰。做建築非指從事建築的相關行業,而是以建築思考來「建築」人生。然而,現階段的建築教育是否有達到培養建築人的目的?建築產業又是否有將建築人當人看?建築不應該是目前科學化、數學化、量化、效益化下的建築,而是重新找回意義的建築。還記得在高中升大學的面試時,當時對建築的想像還只停留在李清志學長著作的我,對著面試的老師們說,希望有一天能夠蓋一棟如台北101般名留青史的建築。然而,真正永恆的不是建築或建築設計,而是那些對建築哲學、人生哲學問題的思索。

參考資料:

新一代建築人都必須懂得數位設計浪潮 ft. 紅聲數位 陳昱廷

2021/2/6

3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