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易受操縱? 莎翁的戲劇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察。都有寫到大眾的情緒和抉擇容易受到操縱的例子

《考利奧雷諾斯》

考利奧雷諾斯是位戰功赫赫的將軍,但他高傲自負,得罪了兩位護民官。護民官使出詭計,說服考利奧雷諾斯上街向民眾「拜票」。但考利奧雷諾斯不善言辭,在民眾挑撥下,被認為姿態太高、不夠「親民」。最後他失去民眾支持,被流放。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在關鍵性的「阿金庫戰役」前,發表了一篇激勵軍心的演說,大大鼓舞了全軍士氣。這場演說展示了演說的動人魅力,也成為後世選舉中常見的伎倆

《朱利亞斯·西撒》

馬克·安東尼在凱撒遺體前發表的演說,以感性的修辭 訴說凱撒的功績,宣讀了凱撒的遺囑,贈予每一名羅馬公民75枚銀幣。這場演說成功地煽動了民眾的情緒,導致了內戰。


操縱民意和民意反轉

raw-image

莎士比亞透過這些戲劇,展示了操縱民意和民意反轉的技巧。他認為,後攻者比較有利,訴諸感性比訴諸理性更有用,利益仍是民眾念茲在茲的重點。

莎士比亞的戲劇表明,選民容易受以下因素操縱:

  • **情感因素:**選民容易被情緒化的言辭所影響。
  • **利益因素:**選民容易被利益所驅使。
  • **後發因素:**後發者往往有更有利的條件。
莎士比亞筆下的民眾多是粗鄙、愛「碎碎念」、反覆、善變、缺乏中心思想的人。但是這些人性至今天依然在許多選民的血液裡流動著,也往往影響最後選舉結果。

莎士比亞幾百年前就洞悉了人性,並對選舉中選民容易受操縱的現象有深刻的理解。至今仍具有啟發性。選民在投票時,應保持理性,而不受感性訴求的影響。


心靈是許多內在戰爭發生的舞台

raw-image

在選舉時的演講人或媒體報導 都在誘捕和豢養我們的痛苦之身,而是在散布負面情緒—痛苦之身的食物

心靈是許多內在戰爭發生的舞台。最不尋常和最動人的戲劇並不是在戲院中演出,而是在普羅大眾的內心上演。陰影投射導致認知扭曲,不只會導致成癮的問題,而且陰影還會藉由投射到他人身上,闖進意識層面。

在人類現階段進化的過程中,分裂和粗暴不但處處可見,而且還不斷在增加。它以舊有小我意識的形態,被集體痛苦之身擴大在最終註定崩壞之前還會再繼續加強

人際/國際關係若出現陰影投射的現象,必定會產生衝突。陰影所做的投射會奇妙地逆轉,反射回「投射者」身上;投射者不僅受到陰影投射的纏擾,身受其害,還可能產生迷戀或厭惡。就好比練習與自己的影子搏鬥的拳擊手,陰影的投射者定要和陰影做這種耗損精力、永無終止的拳擊練習。

它勾起對受害者和加害者在歷史時間線上的創傷記憶,顯示出藏匿在暴力之後的集體無意識以及後者(在人類內在以痛苦之身被一代代地延續的憤怒和仇恨)。集體潛意識是與生俱來的、是全人類所共有的一組儲存形象的記憶

若你能夠認出內在的瘋狂(集體的或是你自己的),你的覺知正在甦醒,也就是人類瘋狂的終結。


2024年大選年

意味著全球投票人數也會創歷史新高,預計數十個國家的20億人將前往投票,可能是現代歷史上選舉最多的一年。全球各地這些引人注目且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選舉。

2024=8(2+0+2+4)業力返照的一年

2024 年充滿了擴張、金融財富和體現力量的主題。今年是擁有主角能量並且不要害羞的一年。關鍵字:領導力、權力、業力和無限。今年是償還業債的一年——無論好壞。

任何不願意改變的人都將不得不重複整個業力循環,在不同的場景中,與相同或不同的人一起重複經歷教訓

  • 美中之間有著西方與中國(八國聯軍)的歷史創傷記憶(國家的痛苦之身)
  • 中國與日本有著終日抗戰的創傷記憶
  • 中國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的國共內戰
  • 中華民國與台灣本省人的二二八事件創傷記憶

2024年傳達的信息告訴我們關於復活、結束和開始、希望,以及即使是最小和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以豐富地成長。.一切都會在無盡的循環中一次又一次地復活。這種無限循環由數字 8 表示,它是無限的象徵。我們必須識別我們在現實中反覆創造的循環,因為這些循環與自我意識有關,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創造平衡,而不是追隨外界,而是傾聽內心的聲音。

痛苦之身的反應情緒讓我們在體驗生命的同時得以感受。創傷是塑造我們生活的無形力量。它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愛的方式以及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它是我們最深傷口的根源。

我們個人和集體背負著從未聽過的積壓的痛苦,因為我們錯過了幫助我們分享、見證和為彼此最深的傷口留出空間的敘述。讓我們擁有一個擺脫創傷循環並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的世界的願景。

一切從我們開始,真的。當我們讓傷口教會我們傾聽、自愛和同情心,並提醒我們生命的寶貴時,它就開始了。然後真理打開我們的心扉,我們與生俱來的智慧開始在我們的傷口中閃耀。

看到「創傷」如何傷人,並明白這一切無關「玻璃心」「太軟弱」「不夠社會化」等等的問題,而是「人渴望被妥善的對待」但「環境還做不到」的問題。

面對人與人的創傷,我們有兩種選擇 :

  • 一種是「繼續施加新的創傷逼迫彼此『接受這個世界的現狀』」
  • 另外一種是「深刻地理解人性,明白我們該『調整這個世界』到一個更適合人的狀態。更好地尊重人,讓人活得有尊嚴,讓每個生命都感到尊榮。

矩陣Matrix 無處不在-讓我們發瘋的問題

自決是民主的核心-1

自決是民主的核心-2

「民主制度」

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

娛樂、傳媒和痛苦之身

raw-image

🍃 想像中台灣的輪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象骑我-avatar-img
2024/01/13
sunnielei-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4
天使還是打手? ~續篇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1會員
777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 反社會行為的正常化有觀點認為,川普的言論使反社會行為變得正常化,並且會鼓吹某些群體表現出仇恨情緒。 評估一個人是否具有反社會人格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學問題,通常需要專業的心理評估。然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特朗普和澤倫斯基的行為特徵:
Thumbnail
2025/03/16
🤔 反社會行為的正常化有觀點認為,川普的言論使反社會行為變得正常化,並且會鼓吹某些群體表現出仇恨情緒。 評估一個人是否具有反社會人格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學問題,通常需要專業的心理評估。然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特朗普和澤倫斯基的行為特徵:
Thumbnail
2025/02/23
當人們決定用眼睛去觀察並接受所見事物時,批判性思維便開始了。當一個人選擇聆聽某個觀點並自行推理時,它也在發生。思考者會開始獨立思考其實際意義。如果某物看起來像鴨子、走路像鴨子、發出嘎嘎聲音像隻鴨子……那它就是鴨子。無論誰告訴你這是隻鵝,它依然是隻鴨子。㊙️ 我們將以某種形式回來...
Thumbnail
2025/02/23
當人們決定用眼睛去觀察並接受所見事物時,批判性思維便開始了。當一個人選擇聆聽某個觀點並自行推理時,它也在發生。思考者會開始獨立思考其實際意義。如果某物看起來像鴨子、走路像鴨子、發出嘎嘎聲音像隻鴨子……那它就是鴨子。無論誰告訴你這是隻鵝,它依然是隻鴨子。㊙️ 我們將以某種形式回來...
Thumbnail
2024/11/12
支持者眼瞎了嗎? 為什麼無能的領導人能上位?因為:黑暗三角人格(英文: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由於它們的特徵非善意,故它們被稱為「惡」 上位者把領導力視為一種權利 1)人難以分辨「信心」與「能力」 不管身處哪個國家或文化背景,我們都傾向認為..
Thumbnail
2024/11/12
支持者眼瞎了嗎? 為什麼無能的領導人能上位?因為:黑暗三角人格(英文: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由於它們的特徵非善意,故它們被稱為「惡」 上位者把領導力視為一種權利 1)人難以分辨「信心」與「能力」 不管身處哪個國家或文化背景,我們都傾向認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選舉結束了,理論上一切都要歸於平靜 網路上之前也有愛莉莎莎說民眾黨是因作票才輸的 愛莉莎莎在IG限動圖文並茂的文章,「監票團隊傳來的,我輸得起,但因為作票才輸我真的無法喔...,原來投票箱內層寃藏一堆票?」她同時轉發一系列在投開票所拍攝的影像。 但更重要的是錯誤的息訊在洗腦著我門的下一代
Thumbnail
選舉結束了,理論上一切都要歸於平靜 網路上之前也有愛莉莎莎說民眾黨是因作票才輸的 愛莉莎莎在IG限動圖文並茂的文章,「監票團隊傳來的,我輸得起,但因為作票才輸我真的無法喔...,原來投票箱內層寃藏一堆票?」她同時轉發一系列在投開票所拍攝的影像。 但更重要的是錯誤的息訊在洗腦著我門的下一代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Thumbnail
民主的選舉後不管勝選的一方還是敗選的一方 就是監督每個政策的實行,不是投完票就叫民主國家,而是要確定台灣大方向有邁向進步 依照目前執政黨繼續連任,就是觀察產業政策上的方向有沒有擴大或是停滯 我們投資人就是關心能讓我們繼續資產跟著市場成長的節奏 "如果這一次你向上帝或神佛求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
Thumbnail
每逢大選的時候,都會有人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民意容易受到操縱,選民往往做出感性而非理性的選擇。 近代教育普及,民智漸開是事實。然而歷來的選舉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是很容易受言論操縱者影響的,即所謂「帶風向」。 莎士比亞劇 莎士比亞在他的多部戲劇裡,對民意操縱有深刻的洞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選票價值」在不同的選民中有不同的認知,是否存在著「選票幻覺」?是「完全選票幻覺」、「部分選票幻覺」或是「完全無選票幻覺」?因人而異,但可確定的是,各個候選人陣營極力最大化選民手中的選票價值,讓選民能堅定篤信地投下神聖的一票。
Thumbnail
「選票價值」在不同的選民中有不同的認知,是否存在著「選票幻覺」?是「完全選票幻覺」、「部分選票幻覺」或是「完全無選票幻覺」?因人而異,但可確定的是,各個候選人陣營極力最大化選民手中的選票價值,讓選民能堅定篤信地投下神聖的一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