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學習歷程〕穿越「應該」的枷鎖,就能讓自己自由—《金錢戀愛學》課程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上一篇《金錢戀愛學》的課程心得中,

我分享了自己目前的金錢課題,

並運用「情緒光影卡」進行解析,

讓我發現原來目前的擔心是多餘的,

解除了我近年的金錢焦慮;

 

而在這次的課堂中,

除了自我金錢課題的豁然開朗之外,

我也在同學的分享中發現

一些共通課題或現象,

今天就針對這個部份繼續來跟大家分享!

raw-image


 

#大多的「應該」都是一種「不自由」

 

排除不能殺人放火等傷天害理的事情之外,

我認為多數的「應該」都是一種「不自由」,

怎麼說呢?

 

我在課程中聽到其他同學分享:

「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好好理財,

但卻一直提不起勁做這件事情」

 

老實說我之前也一直有這個狀態,

而柚子甜剛好請我給提出這個現象的同學

一點解牌的建議,

同學的建議牌抽到的是「堅持.苦撐」,

牌面中有一個人在水中捏著鼻子憋氣,

另一隻手則是抓住水中的石頭,

期待繼續努力撐下去可以拿到獎牌;

 

看到這個牌面的當下,

不知為何我腦中的直覺想法是:

「放手你就自由了」

我認為牌面中的人只要放手

就可以浮出水面好好呼吸,

不需要一直憋氣苦撐在水中;

 

跟同學認為「應該要理財」的情境連結,

我的解讀是,

在目前各種理財資訊非常發達的年代,

其實理財有很多的不同方式跟可能性,

而同學之所以會沒有動力去「理財」,

可能是對於「理財」有既定的想像,

例如:「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

「理財就是一定要去投資賺大錢」、

「理財要花很多時間很麻煩」等等;

 

在「理財」的背後帶著這些潛在認知,

有些是偏見,有些則是刻板印象,

但看起來大多是負面的,

因此就算理智上認同「理財很重要」,

只要沒有去覺察藏在背後的這些信念,

就會讓我們產生抗拒、無法採取行動;

 

下次如果你也有「應該OO」的想法,

但不管怎麼樣都沒有動力去做的時候,

試著先去探索自己對於「OO」這件事

有什麼感覺、想法吧?

覺察了內在真正的信念,

就有機會對症下藥去改變唷!

 

 

#不是一定要過得很苦才是助人工作者

 

那天上課的另外7位同學中,

剛好有2位跟我一樣都是社工,

其中一位社工同學分享他的金錢困擾時,

意外提到許多想法我都有出現過,

像是:「我認為透過投資或不勞而獲

拿到的錢都是不應該的」、

「我認為自己的錢應該花在符合

環保、慈善、助人概念的選擇上」

 

雖然不是助人者才會有這些想法,

但我發現在助人者身上會特別明顯,

好像我們非得靠自己很努力賺錢、

過得勤儉環保才符合助人者的形象(?)

 

 

經過去年底的一系列社工回顧文,

我才意識到過去的自己也深受這樣的

助人者價值觀及形象期待所影響,

潛意識認定必須要過得苦哈哈、

不能要求薪資水平、不能期待個案回饋,

才是一個「合乎標準的社工」;

 

但仔細一想,到底是誰規定

助人工作者一定要勤儉刻苦呢?

(甚至以前我們會開自己玩笑說:

社工是近貧族服務真貧族)

如果這份職業本身已經背負了

極大情緒勞動及身心壓力,

我們難道不能期望在生活層面

至少可以擁有好一點的生活品質嗎?

 

再說如果助人者不能在工作之餘的

人生好好照顧、滋養自己的話,

我們怎麼會有足夠且穩定的能量

好好去傾聽、理解並承接個案的情緒呢?

 

寫到這裡,我希望每一位助人工作者

都可以花點時間去想想,

在付出龐大心力去幫助個案之前,

我們是否有先把自己照顧好呢?

 

如果我們希望個案可以做更好的選擇、

努力脫離目前的困境,

那我們是否也有努力為自己

創造更好的生活、成為個案的典範呢?

 

 

關於《金錢戀愛學》的課程心得就分享到這裡,

今天的內容讓我發現,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

裡面其實充滿了不明所以的綑綁,

用許多的「應該」讓我們活得不自由,

但其實幾乎所有的卡關、不順遂

都能在我們自己身上找到解答,

只要你願意向內「自我覺察」;

 

因此如果你一直有些事情卡卡、

不知道要找誰討論、不知道該怎麼辦,

都歡迎你來預約

【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

目前還有「免費體驗」的最後機會,

之後就會改版不再有免費的選項囉,

希望你能夠好好把握機會,

期待能夠在線上與你相會,

「讓我在文字話語中陪你找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Thumbnail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Thumbnail
金錢觀念練習 題目:重新定義你的金錢觀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寫下你對金錢的第一印象,這些印象可能來自你父母的觀念、你的成長經歷、你的文化等。 寫下你目前對金錢的感受:金錢讓你感到壓力嗎?還是給你自由的感覺? 思考並記錄你希望未來對金錢的認識:你希望與金錢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你希望金錢
Thumbnail
金錢觀念練習 題目:重新定義你的金錢觀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寫下你對金錢的第一印象,這些印象可能來自你父母的觀念、你的成長經歷、你的文化等。 寫下你目前對金錢的感受:金錢讓你感到壓力嗎?還是給你自由的感覺? 思考並記錄你希望未來對金錢的認識:你希望與金錢建立什麼樣的關係?你希望金錢
Thumbnail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Thumbnail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Thumbnail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是打開金錢能量的一把鑰匙,金錢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我們如何對待金錢,就會如何對待自己,以下是我整理出「改寫你的金錢心靈帳簿」書中的十個重點: 1:金錢,也想要身心靈平衡,而讓金錢平衡的要素有三個,那就是學習財務規劃、金錢心理學和金錢能量。 2:金錢像是網絡般交錯在所有關係
Thumbnail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是打開金錢能量的一把鑰匙,金錢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我們如何對待金錢,就會如何對待自己,以下是我整理出「改寫你的金錢心靈帳簿」書中的十個重點: 1:金錢,也想要身心靈平衡,而讓金錢平衡的要素有三個,那就是學習財務規劃、金錢心理學和金錢能量。 2:金錢像是網絡般交錯在所有關係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繼續說道,每個靈魂與金錢的關係,必定是為了協助我們更好地去體驗、去學習和穿越挑戰而來。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我,不論與它親近或疏遠,都對其保持感恩,因為它必然是藉由這個賺到更多金錢或是損失金錢的狀態,正在教導和提醒我們。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繼續說道,每個靈魂與金錢的關係,必定是為了協助我們更好地去體驗、去學習和穿越挑戰而來。 紀錄守護者們告訴我,不論與它親近或疏遠,都對其保持感恩,因為它必然是藉由這個賺到更多金錢或是損失金錢的狀態,正在教導和提醒我們。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靈性圈越來越擴張,也耳聞過朋友有些不好的經驗,讓我現在對於分享這些類似靈性的書會有比較多的顧慮,更尤其是牽扯到金錢相關的議題。還好作者瑜芬老師是有多年的金融背景,加上內容不空泛,沒有那種飄飄的感覺,是很札實的走進內心深處去探索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所以覺得可以讀讀看。
Thumbnail
隨著近年來靈性圈越來越擴張,也耳聞過朋友有些不好的經驗,讓我現在對於分享這些類似靈性的書會有比較多的顧慮,更尤其是牽扯到金錢相關的議題。還好作者瑜芬老師是有多年的金融背景,加上內容不空泛,沒有那種飄飄的感覺,是很札實的走進內心深處去探索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所以覺得可以讀讀看。
Thumbnail
「你會怎麼形容你與金錢的關係?」P.36 《允許自己變有錢》共讀會後半小時的討論,我通常會拋磚引玉先分享自己的答案和心得。我寫了我和金錢的關係逐漸從傷痕累累開始變得平靜自在,認為目前合作愉快,我提出的需求它都有幫我做到、沒有讓我的需求(例如房租)開天窗、過得也算溫飽滋潤,但同時又覺得隱
Thumbnail
「你會怎麼形容你與金錢的關係?」P.36 《允許自己變有錢》共讀會後半小時的討論,我通常會拋磚引玉先分享自己的答案和心得。我寫了我和金錢的關係逐漸從傷痕累累開始變得平靜自在,認為目前合作愉快,我提出的需求它都有幫我做到、沒有讓我的需求(例如房租)開天窗、過得也算溫飽滋潤,但同時又覺得隱
Thumbnail
在上一篇《金錢戀愛學》的課程心得中, 我分享了自己目前的金錢課題, 並運用「情緒光影卡」進行解析, 讓我發現原來目前的擔心是多餘的, 解除了我近年的金錢焦慮; 而在這次的課堂中, 除了自我金錢課題的豁然開朗之外, 我也在同學的分享中發現 一些共通課題或現象, 今天就針對這個部份繼續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在上一篇《金錢戀愛學》的課程心得中, 我分享了自己目前的金錢課題, 並運用「情緒光影卡」進行解析, 讓我發現原來目前的擔心是多餘的, 解除了我近年的金錢焦慮; 而在這次的課堂中, 除了自我金錢課題的豁然開朗之外, 我也在同學的分享中發現 一些共通課題或現象, 今天就針對這個部份繼續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金錢戀愛課〉開課幾個月下來,也累積一些有趣的觀察。   例如我發現,傳統定義上「鐵飯碗」職業的人,有極高比例是「完全不理財」──最多最多就是存個定存,有很多甚至是月光族。   當然如果經過選擇,確定自己不想理財,倒也沒什麼問題。但這些同學卻紛紛表示,自己其實心裡是想的,也知道理財很重要,通膨會吃掉
Thumbnail
〈金錢戀愛課〉開課幾個月下來,也累積一些有趣的觀察。   例如我發現,傳統定義上「鐵飯碗」職業的人,有極高比例是「完全不理財」──最多最多就是存個定存,有很多甚至是月光族。   當然如果經過選擇,確定自己不想理財,倒也沒什麼問題。但這些同學卻紛紛表示,自己其實心裡是想的,也知道理財很重要,通膨會吃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