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愛他們的方式
就是不要再去助長他們的自我,
這才是真正的愛,
也才是會讓你自己恢復平衡的那個「清楚」。
那個清楚就會勾消你之前的模式,
讓你結束你與父母之間的失衡,
而以這個「清楚」去做的事,
才是對你的父母最大的愛。
~節錄自《地藏經》p.65 .章成,M•FAN
艾比開著車,準備去拜訪客戶。此時父親來了電話:艾比啊,家裡的麥片快喝完了,有空幫我買回來。艾比心想:上禮拜才幫老爸補充了奶粉,這回又說麥片沒有了,為什麼上個禮拜不一起說?但艾比沒有多問,只是跟老爸說,這兩天會比較忙,等忙完就去幫你買。
艾比其實有兩位哥哥,已經過了不惑的年紀,但都未婚,而且跟爸媽住在一起。不過從艾比有記憶開始,兩位哥哥就從來沒有分攤過家裡的任何事。艾比年紀還小的時候,家裡少了醬油、垃圾袋、衛生紙,媽媽總是拿錢叫艾比去買。乖巧的艾比從來沒有拒絕,也從來不覺得爸媽這樣不公平。
結了婚之後,娘家缺什麼東西,爸媽依舊打電話給艾比,好像她還住在家裡似的。艾比一直覺得,他願意為父母做這些,是自己對父母的愛,是一種孝順的表現。對於不太分攤家務的兩位哥哥,艾比覺得那是哥哥個人的選擇。孝順是個人的事,不需要比較。
但自從艾比的孩子開始上幼稚園之後,為了貼補家用, 艾比開始利用空檔兼差,日子變得忙碌了起來。而這個時候,爸媽要他幫忙買的東西,不再侷限於家裡要用的,有時候是「專程幫哥哥買的」。
去幫哥哥買一個隨身的冷水壺, 500 CC的那種,你哥說他喜歡藍色的~你哥平常喝的咖啡沒有了,有空去幫他買一盒回來~你哥的電腦喇叭壞了,媽想說你常在外面跑,去買比較方便,有空你去幫他買一下~
艾比終於開始覺得「不平衡」了,兩個哥哥都好手好腳的,這些東西家裡附近也都買得到,為什麼非要我去幫他們買?
艾比這才驚覺,自己對父母的孝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變成「工具人」了。父母原本就有點重男輕女,再加上艾比覺得順應父母的要求,才是孝順的女兒。因此從來不會說「不」的她,就漸漸地被家人的自私勒索,造成關係上的失衡。
透過學習心靈成長,艾比瞭解到,自己對於父母「有求必應」的模式,其實助長了父母和兄長的「自我」。全家人不僅愈來愈自私,也看不見艾比的付出,更甭論對艾比產生任何感謝的心意了。
這種對父母百依百順的態度,並不是真正的孝順,更不是愛。真正的愛,是應該讓父母明白這些道理。但是現在跟父母談這些,他們是無法理解的。艾比現在能做的,就是先委婉的拒絕父母,至少讓他們的自私,沒辦法繼續在自己身上擴張下去。
艾比決定改變跟父母相處的模式。她希望自己都能想到最「周全」的方式,來處理父母提出的要求。
某天母親打電話來,跟艾比說家裡的奶粉沒有了。艾比是這樣回應的:「媽,我現在很少去大賣場買東西,因為家裡人少,東西常常放到過期還吃不完。所以我都去全聯買,份量少一點,吃完再買也比較新鮮。家裡附近也新開了一家全聯,你可以自己去逛逛,更可以試試不同廠牌的奶粉,搞不好會發現你更喜歡的口味喔。」對於艾比的回應,母親似乎有點驚訝,但是語氣沒有不悅,停了二秒鐘才說:「喔,好喔。」
第一次婉拒母親的要求,艾比不但沒有感到愧疚,反而有一種成長的喜悅。因為她心裡很「清楚」,這麼作,才是對父母真正的愛。因為這一份「清楚」,艾比就有了說「不」得勇氣。
又有一次父親打電話來,說自己的視力變模糊了,要艾比有空陪他去眼科看看。艾比於是上網查詢娘家附近的眼科診所,還預先打電話去詢問看診時間,然後撥電話給父親;「爸,我現在比較忙,抽不出空來陪你去看眼科。但是我幫你查過了,家裡附近就有一家眼科診所,風評很不錯,散步過去不過十分鐘。每天早上都有門診,很適合早起的你。你可以找老媽或是哥哥陪你一起去喔。」
聽完艾比這麼說,父親似乎不知該如何回應,但也沒多說什麼,喔的一聲就掛了電話。
後來艾比的父母,仍舊常打電話來。電話中多半是提醒艾比:寒流要來了、颱風要來了、流感開始流行了,自己多注意點。他們心裡似乎也明白,女兒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
當我們開始改變,周圍的人是感受得到的。因此要改變周圍的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不是要求他們改變,而是「先改變自己」。當我們能夠學習心靈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健康,調整自己與圍遭的人應對的模式,自然而然就能改變周圍的人,對待我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