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句:要與優秀的人共事,你得先成為優秀的人。我喜歡與優秀的人共事,不願意和平庸的人為伍 —Charles Thomas Munger
主管的數量會根據公司規模減低或增加,舉例來說,小公司(人數不到50人)一般而言員工會直接對老闆匯報,中大型公司會因為員工數量,因此有小主管、大主管等等的職位。我就職的公司是中小型,我的Reporting Line是直接匯報給部門主管,以下我會以boss進行統稱,此篇是要分享我跟boss在對談中所得到的啟示與改善。
每周我與boss會進行1:1 catch up,目的是進行每周工作的匯報,做了什麼事、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等等。
兩周前我與boss如慣地進行每周的catch up,但開會不到5分鐘,便被告知結束此會議,請我準備好再開始,當然口吻是非常不客氣,而且很不耐煩,正當我那悶哪裡做不好的時候,手機收到一則來自boss的訊息,內容是一篇文章連結,標語是「老闆為什麼總吼我講重點?跟說話內容沒關係,而是說話方式」
比起細節,更應該著重Picture
主管們要處理不同部門的事情,需要同時間處理不同人的不同事件,因此在匯報時不要認為主管都記得上次的內容,每次報告時都要先把事件的架構說明,再說細節。舉例來說,若要進行每周工作的概要說明,應該如何說?
過去的我(細節為重):我星期一做了跟原廠匯報專案的進度,星期二完成文件的簽核,星期三做了你上周要求的表格修改。
現在的我(架構為重):這周主要進行原廠專案進度匯報、文件簽核、某表格修改。專案進度目前完成80%預期在4月份以前完成,文件簽核目前在大主管審核中預期在本月底會完成流程,某表格修改目前碰到A的想法還在進行調整,預期5月底前會完成。
有發現差異嗎?過去的我只會報告我”做了什麼”,列點式報告做的事情,但這樣做對主管根本沒有任何匯報的價值,主管與我花時間討論的目的是在於”解決問題”,他想知道(WHY/WHAT/HOW),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你做了什麼、碰到什麼困難、有什麼是他可以協助的,這謝內容才是他在乎的價值所在。
重點不在於字數多寡,而是在於說話的順序
目標,困難點,如何解決,這三要素順序就是與主管溝通的方法,假設我要更改某流程,需要說服主管,應該要怎麼說明呢?以下舉例:
1.目標:我們的目標是提升公司內部協作效能,因此改善流程能夠讓同仁們的工作效能提高節省更多的時間。
2.困難點: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點是溝通不暢、信息不透明和工作流程不明確。這些困難點導致了專案進度滯後、重複工作和效能低下。
3.如何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困難點,提出以下解決方案:資源整合、定期溝通、明確流程
使用工具整合資源:使用免費軟體例如線上Excel,使得資訊可以即時分享、共同編輯文件,並隨時隨地進行討論。這將有助於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隔閡,提升整體協作效能。
定期進行內部溝通會議: 每周進行15分鐘的簡單會議,尤其是疏於溝通的團員們,目的是促進團隊成員之間更加密切的互動,確保信息流通更加順暢。
制定明確的工作流程: 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和項目管理機制,確保每個成員都清楚了解自己的任務和責任。這將有助於減少工作重複、提高效能,同時確保整個團隊朝著統一的目標前進。
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於提升企業內部協作,解決目前存在的困難點,並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穩固的基礎。
是不是更清晰?是不是更能理解要表達的內容?所以說話的順序真的很重要。
經過此事我理解到我認為的重點不叫重點,匯報的對象(老闆/主管)認為是重點才是重點。確實,在被boss吼著離開會議的當下,我覺得自己是小可憐,滿腹委屈,為何要被如此對待,我也不是沒有準備,只是準備的呈現方式不是boss想要的。但我也理解到這種受害者思維是無法解決我的窘境,畢竟在職場上唯有優秀的人才有話語權,而做錯事的人更不會被同情的。
<秦阜東的每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