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班畢業後,工作一個月心得

2024/02/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根據《科技人才與研究成果服務平台》的報告指出,我國具有博士學位的人不論年齡,大約有6萬5千人,其中4萬8千為男性,1萬7千為女性,而近幾年,博士從事「教育服務業」的人正在微幅的減小當中。在少子化以及許多大學退場的衝擊之下,教職可遇不可求,也讓更多的博士流入到產業界或學校以外的研究機構中。

而我拿到博士學位之後,也不是先從「博士後研究員」開始做起,而是跳脫學術界,到產業界去挑戰看看。

為什麼離開學術界

我在日本快要畢業的時候,在台灣的指導教授其實有問過我未來的進路,想問我有沒有興趣回台灣找教職。當時我的想法是我想回台灣,但是關於找教職或是待在學術界,或許是身心俱疲的關係,因此並沒有非常吸引我。

當時擔憂的是,如果從博士後研究員開始做起,有點看不清楚自己的未來的感覺,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順利的存到錢,也不知道能不能獲得穩定的工作,所以對於直接走入學術界,帶有非常多的憂心。博士後研究員的薪水來源,可能是因著某個國科會計畫而來,以及博士後研究員並非具有保障的長期職位,勞務契約是短期的,難免令人心生畏懼。

再者,從工作的實際內容來看,鑽研博士研究的過程,是一個非常聚焦的過程,關於我博士研究所碰到的程式、數學、實驗,我都非常熟悉,而且還會針對這個非常小範圍的題材有非常全面性又嚴謹的掌握。但是這樣專注於一個狹小議題的感覺,雖然花很長的時間研究一個議題也有其意義和有趣之處,不過我還是希望能跳脫出來,想要看看寬廣一點的世界

工作時感受到的自由感

或許這麼說有點奇怪,但是因為先前做博士研究實在是太聚焦了,所以現在進入職場,反而覺得有一種變寬廣的自由感。目前進入的職場,也跟蠻多博士的選擇一樣,屬於製造業。(雖然整體而言,待在產業界的博士還是沒有那麼多。)

即使只是閱讀生產線有關的原理資料,也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之所以能念到博士,對於看資料、讀書這些事情並不排斥,若是沒有需要絞盡腦汁的內容,多讀多看其實也感覺還算蠻愉快自由。

念博士班也是有訓練到很多職場上會用到的技能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念博士班相當於在學校當學生,沒有社會經驗,因此就算博士畢業了,也仍然被產業認為是沒有社會經驗的新鮮人。如果對於年紀比較大的博士而言,這樣的處境會變得非常吃虧。

但是,畢竟念博士的人少,並不知道在博士班裡面發生了什麼事,其實念個博士,完全也是會遇到很多職場上會遇到的事情,其實並不算完全一張白紙。

1.可以在短時間內修改資料、做報表、做簡報

做研究的過程中,三天兩頭就必須要向指導教授報告研究進度,如果遇到要參加研討會的時候,又要常常趕工趕數據,受到指導教授及同儕的各種指點批評之後,還要再馬上修改分析方法,修改簡報,修改論文的文字等等。這些事情常常必須在一個星期以內,甚至一兩天內快速應對。而且到時候簡報時上台的也是博士生自己,遇到國際場合,還得切換成英語模式,而我在日本,我還可以隨時切換成日語模式,這些做報告、分析、演講的技巧,在博士班受到了相當多的訓練

而自學能力也會變得很不錯,畢竟為了解決研究上的問題,很多事情還是得靠自己研究。


2.非常有耐心,也很會跟後輩和長官溝通

博士生夾於碩士生和指導教授之間,而且博士生跟指導教授甚至常常具有緊張關係,畢竟博士生畢業之後,若繼續留在學術界,就會變成指導教授的同儕,甚至可能會演變成相互競爭的關係,所以博士生和指導教授之間,可說是相當微妙。而博士生由於鑽研同一個議題多年,對於那個小領域,可能比指導教授還熟悉,要如何維持指導教授的尊嚴,維持良好的合作與指導關係,可說是相當重要。

若是指導教授在大學任教已經有許多年,多少還是會有點官威,長官還是會有想要當長官的心理需求,我的感覺是並不一定要在念博士的時候就要用學術來跟指導教授一較高下,偶爾出一點錯、丟一些球讓指導教授可以「指導、出意見」,其實會讓整個研究過程順暢很多。

另外,文章投稿的過程是一個非常需要耐心的過程,每個小細節都是學問,都有深水,包含文章要有哪些作者,要投稿哪一本期刊,投稿之後要等待很長的一段時間等編輯找reviewer來審查。而reviewer基於匿名審查,通常也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他們可能有好幾個人,而且給了相當多的意見,有些意見可能會非常棘手,最後順著他們的意見改完文章之後,也許文章會變成出乎自己意料的樣子。

這兩點是我目前深切感受到職場上很實用,但是也許有些人不知道有phd的人在博士班就會經歷的。要把博士念畢業,就得做很多報告,跑很多分析,一直修改,一改再改,所以相對的也會養成很嚴謹、很有耐心的做事態度

博士學位是一個底氣,但仍然潛心學習

有一個博士學位,自己心裡多多少少會有一點驕傲,這很自然,不過,進入職場之後,其實還是要收起這個心態,當作自己只是一張白紙,虛心求教,認真學習。我也很感謝目前身邊的同事只有在一開始知道我有博士學位之後,後續就像是沒這回事一樣的普通對待。很高興身旁沒有同事拿這個做文章,也沒有特別因為有個博士學位而在出錯或是提問時被嘲諷,還是蠻高興能有一個友善的職場。

另外,我還發現了一個我在國外練習出來的習慣,那就是我覺得我變得比較習慣去聽別人說話的意圖,而不是只有聽說話內容本身。畢竟人在國外的時候,往往還是會有不理解的文化潛規則,如果只有聽說話的文字內容,並不一定真的能達到良好的溝通,更不要說因為語言的隔閡,如果太拘泥於一定要聽得懂對方說的每一個字,那麼將很難達到有效的溝通

有些人說話喜歡繞圈子,有些人比較不擅長表達說話可能沒有結構性,又或者有些人因為受到情緒影響,說話太興奮或太憤怒,如果只是執著在說話的文字內容,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被對方的語言帶著走,沒有辦法讓溝通有更進一步的推展。

因為留學,學會了勇敢

作為留學歸國的博士,我認為並不需要驕傲於自己拿到了什麼樣的學位,但是我覺得可以很驕傲的說,自己比起出國前的自己還要更勇敢了

一個人出國,在國外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到最後能順利畢業,這整個過程若是沒有一個勇敢的心,在某些關卡可能都會卡關而導致留學失敗。

目前雖然才工作了一個月,相信一定還可能會發生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以後遇到不順的、很困難的地方時,就回頭來想想下著大雪、白茫茫的仙台,在研究室打論文的寒冷黑夜,周遭沒有一個可以跟自己講中文的人的環境,諸如此類,那麼回到當前的困難,應該就能夠勇敢的繼續為自己找到下一步吧。


另外,我在念博士的時候很常追蹤一些phd的梗圖,例如IG的phdhelp之類的,大家去查一查,也許更能了解博士班的真實是怎麼一回事了。

raw-image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我想要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