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珥的數位商品配方是《清晰》和《持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想找一個空間,和自己對話。就這麼說著說著會有陌生人來探望,甚至問候,久而久之,這成了個持續的故事⋯⋯

我透過講座來接觸人群,經由諮詢梳理故事,最後用文字釋放自己,這個循環讓我心靈舒適而滿盈,或許因為沒有預期,過程中收到的反饋往往給予我更多反思的機會,這種一直能成長的驚喜化為「#持續」的原動力。

  • 《清晰》

大部分願意提供關注是因為契合與同理,是否「有料」不在一開始的想像中,純粹分享工作和孩子們拋給我的難題,曾聽其他講師提醒過文章要有知識點,實在沒有把握成為知識的"Giver",嘗試條列式整理,建立系統化閱讀模式(有點像系統家具櫃給人一目了然的清晰感)。

  • 《持續》

幾位好友們不約而同地陸續加入類似「日更三十」的活動,當然也收過邀請,但始終沒加入這行列。倒不是做不到,只是比起「畫出時間軸,做到打個勾」,我更喜歡自發的、不是別人要求的、隨心所欲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相信很多人有過類似的經驗,一旦興趣變成了工作,似乎就少了那麼點讓人開心的元素。


說是「商品」有些沉重,姑且稱為克萊珥的數位創作吧,能否商品化不敢過度期盼,若持續、清晰傳達著【我】,希望能吸引頻率相近的同行人常駐。

avatar-img
2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克萊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在講座後承諾學員會成立屬於我們的空間,卻因為瑣事太多很難下定決心來起頭,因為要經營、要持續真的需要好大的決心啊,今天,克萊珥老師很大聲的說「答應你們的,我認真地要開始嚕!!~~」打算慢慢地分享在職場的累積,也希望跟你們有很多互動,不論是學涯、職涯的迷惘,或是辦公室裡過不去的坎兒,甚至是HR同行互吐
常在講座後承諾學員會成立屬於我們的空間,卻因為瑣事太多很難下定決心來起頭,因為要經營、要持續真的需要好大的決心啊,今天,克萊珥老師很大聲的說「答應你們的,我認真地要開始嚕!!~~」打算慢慢地分享在職場的累積,也希望跟你們有很多互動,不論是學涯、職涯的迷惘,或是辦公室裡過不去的坎兒,甚至是HR同行互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場「認識自己」的冒險旅程 這東西為什麼大賣,可以分析,但不見得複製做法就能有相同效果 需求 ─ 物質及非物質 看到一則影片提到網路有人販售教人如何「維繫關係」的線上課程,他切入的客群是家長,這堂課教家長如何掌控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其中包含教「如何送禮」,這課程並不是在台灣,姑且不論這種「送禮給
本文為 vocus 創作者 Justin_inder,參與「我的數位商品配方」徵文獲獎作品。他從「創作」這件事切入,試著解釋「個人品牌」的概念,及對經營自媒體的想法。另外,也說明從市場角度看待目標客群的重要性,和推出商品所需具備的健康心態。最後,再分享自己的經驗法則,一起來看看吧!
本次成長學院徵文目的為「幫助創作者成長」,請以此角度出發,投稿主題為「我的數位商品配方: 就決定是 〇〇〇 了!」〇〇〇 是指任何創作者能幫助「數位商品暢銷」的元素,可能是:商品的獨特亮點、超值內容、完善售後服務等,把你認為最重要的元素(們)與其他創作者分享,幫助彼此教學相長,投稿就有機會奪獎金!
一場「認識自己」的冒險旅程 這東西為什麼大賣,可以分析,但不見得複製做法就能有相同效果 需求 ─ 物質及非物質 看到一則影片提到網路有人販售教人如何「維繫關係」的線上課程,他切入的客群是家長,這堂課教家長如何掌控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其中包含教「如何送禮」,這課程並不是在台灣,姑且不論這種「送禮給
本文為 vocus 創作者 Justin_inder,參與「我的數位商品配方」徵文獲獎作品。他從「創作」這件事切入,試著解釋「個人品牌」的概念,及對經營自媒體的想法。另外,也說明從市場角度看待目標客群的重要性,和推出商品所需具備的健康心態。最後,再分享自己的經驗法則,一起來看看吧!
本次成長學院徵文目的為「幫助創作者成長」,請以此角度出發,投稿主題為「我的數位商品配方: 就決定是 〇〇〇 了!」〇〇〇 是指任何創作者能幫助「數位商品暢銷」的元素,可能是:商品的獨特亮點、超值內容、完善售後服務等,把你認為最重要的元素(們)與其他創作者分享,幫助彼此教學相長,投稿就有機會奪獎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天,我借了霏霏所推薦的書籍《與神對話》 他其中有一句話我相當喜歡 「重複的英文是 reactive,創造的英文是 creative,當我們能從日復一日自動導航的生活中產生覺知,將 c 挪動至不同的位置,就能離開盲目的重複狀態,進而成為人生的創造者。」
Thumbnail
這件事對我以前來說,是天方夜譚>< 因為我是那種參加夜店派對(人生只參加過唯一一次),或是商務交流聚會,傻傻一個人窩在角落滑手機,或很專心吃茶點的人~ 這樣極度內向甚至有些社恐的我,後來透過「視覺筆記」這件事,成功地達成上述三大可能. 1.幫助記憶、有效學習 2.拓展人脈、建立關係 3.個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你有常常和自己連上線嗎? 有一天下午,我一如往常,一邊改課程投影片,一邊聽著podcast,眼睛看,腦子想,耳朵聽,同一個時間做2-3件事已經是我的日常,其實我還引以為傲自覺效率超高,當天的Podcast主題在講「安靜的力量」,我聽著聽著,聽到分享者提高音量說了兩遍:「安靜是種能力,安靜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生活無聊,那裡面充滿了我希望能不斷反覆撥放的重複。但寫作會要求一個人做更多的探索,不能那麼宅、不能安逸於當一個「活網仔」。當伸出觸角、向外探索也被認識到是這完整生命的其中一種核心基底時,重複與對新事物的追求,將有機會疊加為一種更具厚度的有機體。
Thumbnail
因為喜歡,因為單純而結識。 收到這位燭友訊息時,對於她分享的第二個內容比較有感,基於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著重在身心靈這塊,「水晶 」進而也變得很熱門。(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是商品?還陪伴自己的東西?),由她分享的內容會讓我聯想到,我之前也有遇過類似的事情,所以想特別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萊瑟姆深知:那個鼓勵人們去「閱讀」的理由(或者講得更廣泛一點,那個讓人們願意去瞭解的理由),往往不是因為這些內容是「重要」的、是影響力巨大的等等,而是這本書喚起了閱讀者切身的經歷,在書與人之間建立了一種深深的「個人關係」。
Thumbnail
「活到老、學到老」一直讓我奉為圭皋。 尤其是電子商務慢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後,每當有新的購物平台和想法出現,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 我認為一個產業的蓬勃發展,必然會伴隨著很多青年才俊為它的前途集思廣益、推陳出新。 就好比網路商店的商品介紹,由文字、圖片、進而轉變成視頻、直播,一而
「善意」、「愛」和「幽默」,是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的關鍵詞,近期所有發生的事,彷彿生命再進化,少了慌張,多了勇敢,不知道極限也不想挑戰極限,只是想這樣按照直覺式的喜歡,慢慢的一步步向所愛的人事物靠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幾天,我借了霏霏所推薦的書籍《與神對話》 他其中有一句話我相當喜歡 「重複的英文是 reactive,創造的英文是 creative,當我們能從日復一日自動導航的生活中產生覺知,將 c 挪動至不同的位置,就能離開盲目的重複狀態,進而成為人生的創造者。」
Thumbnail
這件事對我以前來說,是天方夜譚>< 因為我是那種參加夜店派對(人生只參加過唯一一次),或是商務交流聚會,傻傻一個人窩在角落滑手機,或很專心吃茶點的人~ 這樣極度內向甚至有些社恐的我,後來透過「視覺筆記」這件事,成功地達成上述三大可能. 1.幫助記憶、有效學習 2.拓展人脈、建立關係 3.個
因為我想要維持本來面目,不在服務業裡的阿諛奉承迷失自己,可偏偏我又喜歡這行業。雖然尚不需要掏心掏肝掏肺掏我自己,但是和光同塵之餘,我也想要也需要在書堆裡結構再重構自己,如果同佛教裡所謂回歸本心、本目,才能觀自在。
  你有常常和自己連上線嗎? 有一天下午,我一如往常,一邊改課程投影片,一邊聽著podcast,眼睛看,腦子想,耳朵聽,同一個時間做2-3件事已經是我的日常,其實我還引以為傲自覺效率超高,當天的Podcast主題在講「安靜的力量」,我聽著聽著,聽到分享者提高音量說了兩遍:「安靜是種能力,安靜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生活無聊,那裡面充滿了我希望能不斷反覆撥放的重複。但寫作會要求一個人做更多的探索,不能那麼宅、不能安逸於當一個「活網仔」。當伸出觸角、向外探索也被認識到是這完整生命的其中一種核心基底時,重複與對新事物的追求,將有機會疊加為一種更具厚度的有機體。
Thumbnail
因為喜歡,因為單純而結識。 收到這位燭友訊息時,對於她分享的第二個內容比較有感,基於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著重在身心靈這塊,「水晶 」進而也變得很熱門。(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是商品?還陪伴自己的東西?),由她分享的內容會讓我聯想到,我之前也有遇過類似的事情,所以想特別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萊瑟姆深知:那個鼓勵人們去「閱讀」的理由(或者講得更廣泛一點,那個讓人們願意去瞭解的理由),往往不是因為這些內容是「重要」的、是影響力巨大的等等,而是這本書喚起了閱讀者切身的經歷,在書與人之間建立了一種深深的「個人關係」。
Thumbnail
「活到老、學到老」一直讓我奉為圭皋。 尤其是電子商務慢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後,每當有新的購物平台和想法出現,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 我認為一個產業的蓬勃發展,必然會伴隨著很多青年才俊為它的前途集思廣益、推陳出新。 就好比網路商店的商品介紹,由文字、圖片、進而轉變成視頻、直播,一而
「善意」、「愛」和「幽默」,是最近腦袋裡很常出現的關鍵詞,近期所有發生的事,彷彿生命再進化,少了慌張,多了勇敢,不知道極限也不想挑戰極限,只是想這樣按照直覺式的喜歡,慢慢的一步步向所愛的人事物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