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渡邊淳一:《失樂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一如以往渡邊老師的作風,故事的劇情發展不多,主力是非常細膩的描寫主角所有思潮起伏。這次男主角是五十多歲的久木,家庭生活乏味,又遭公司投閒置散,唯有轉去追求情愛刺激作為生活重點。

某次就認識到三十八歲的書法老師凜子,而凜子的丈夫則是毫無情趣的外科醫生,所以二人會一拍即合。

本來偷情只為調劑生活,結果異常契合的性愛反而勾起了雙方的獸性,擺脫世上所有枷鎖,沉溺於這個性愛天堂/地獄之中。最後二人為了停留於幸福巔峰,決定在高潮一刻服毒殉情。

欸,這故事簡介怎寫都像是一對自私自利的色情男女呀⋯⋯

偷情男女姦情曝光後,配偶兩種迥異不同的態度。

偷情男女姦情曝光後,配偶兩種迥異不同的態度。

雖然渡邊老師被列入情色作家,然而我所讀到的前兩本作品的性愛場面輕描淡寫,結果這本對性愛的細緻描述令我大為衝擊。當初我在巴士上當真讀到既害羞又驚訝,直到第六七章才習慣這種露骨的描述呢🙈

不過連場的性愛描寫絕非為了賣弄色情,唯有這般細膩的筆觸才能讓讀者了解到二人在性事上如何契合,看過彼此最放盪墮落一面後,同時也產生了猶如同生共死的愛情,再延展成深愛到想保存巔峰而毅然自殺。啊,這故事實在太千絲萬縷,我也難以用幾句作總結呀。

撇開性與愛的關係,這書也探討了五十多歲的男人家庭既不和,事業又無成,人生還有什麼可追求的迷惘。

尤其男主角的同輩之中,有人事業東山再起,又有人因病離世。反觀男主角因不倫戀以致眾叛親離,一切歸零,這麼也引申討論到二人的愛情真的可以阻擋現實生活的障礙?

想著想著,其實二人會自殺是必然的結局。因為他們渴望的愛情太激烈,而現實根本不可能達成。

雖然我不認同男女主角的行徑,但我相當理解他們「希望永遠停留在愛情最完美一刻」的思維。大抵所有讀者對於二人的行為,正如書中所指「大家都想這樣做,只是不做罷了。」

avatar-img
2會員
88內容數
From HK to UK // Instagram: yuduyujia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讀愚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延續渡邊淳一系列,外遇夫婦的閱讀之旅來到第二本:冰紋。這次角度一轉講述太太出軌。
早前我忽然對渡邊淳一的出軌故事大感興趣,一口氣買下其三本作品,朋友還擔心我是否受到什麼打擊😂 我就是純粹好奇出軌的夫婦何去何從,同時好想八卦這種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結果這本不負所望,節奏相當明快,一開始就寫到丈夫發現太太的日記,得知自己東窗事發,展開兩夫婦諜對諜的緊張關係。夫婦互相偷窺,讀者
東野圭吾寫過好幾本令我潸然淚下的小說,這次一反過往情感過山車的設計,全書佈滿温暖感人的情懷,但毫不煽情俗套。 書中最令我嚮往的是即使每封信的主角面對的困境艱苦,但他們的世界都充滿愛,令我不禁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說不上自己遭遇了什麼創傷,不過去年開始,我確實陷入情緒深谷,所以買下不少主題灰暗的書籍。其時我特意買下此書,希望多了解創傷與復原方法,以自學自癒。 然而讀到這書,我才知道創傷後遺症會是如此令人心疼的精神病。病患遭遇到可佈的創傷,之後腦部還要不受控而陷入自虐的狀態。因為人腦非電腦,發生負荷過重而當機
難怪這本書討論度這麼高,當中的人物和情節皆發人深省。現今社會常鼓勵大家表現真我,說什麼接納、共融和尊重。就現階段,社會距離目標比想像中遠得多呢。
起初買這書就衝著那句「最終,只有我們能夠治好自己的心病」,想不到結尾最感觸的是一句「人這一輩子究竟圖什麼」。 故事講述男主角澤芹在五歲那年,三歲的妹妹因父母的誤判而病逝,家人間從此心懷芥蒂。其後再看到父母將愧疚和責任互相推諉,更令主角確信「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那種名為感情的珍貴財富,一旦出現裂痕,不
延續渡邊淳一系列,外遇夫婦的閱讀之旅來到第二本:冰紋。這次角度一轉講述太太出軌。
早前我忽然對渡邊淳一的出軌故事大感興趣,一口氣買下其三本作品,朋友還擔心我是否受到什麼打擊😂 我就是純粹好奇出軌的夫婦何去何從,同時好想八卦這種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 結果這本不負所望,節奏相當明快,一開始就寫到丈夫發現太太的日記,得知自己東窗事發,展開兩夫婦諜對諜的緊張關係。夫婦互相偷窺,讀者
東野圭吾寫過好幾本令我潸然淚下的小說,這次一反過往情感過山車的設計,全書佈滿温暖感人的情懷,但毫不煽情俗套。 書中最令我嚮往的是即使每封信的主角面對的困境艱苦,但他們的世界都充滿愛,令我不禁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說不上自己遭遇了什麼創傷,不過去年開始,我確實陷入情緒深谷,所以買下不少主題灰暗的書籍。其時我特意買下此書,希望多了解創傷與復原方法,以自學自癒。 然而讀到這書,我才知道創傷後遺症會是如此令人心疼的精神病。病患遭遇到可佈的創傷,之後腦部還要不受控而陷入自虐的狀態。因為人腦非電腦,發生負荷過重而當機
難怪這本書討論度這麼高,當中的人物和情節皆發人深省。現今社會常鼓勵大家表現真我,說什麼接納、共融和尊重。就現階段,社會距離目標比想像中遠得多呢。
起初買這書就衝著那句「最終,只有我們能夠治好自己的心病」,想不到結尾最感觸的是一句「人這一輩子究竟圖什麼」。 故事講述男主角澤芹在五歲那年,三歲的妹妹因父母的誤判而病逝,家人間從此心懷芥蒂。其後再看到父母將愧疚和責任互相推諉,更令主角確信「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那種名為感情的珍貴財富,一旦出現裂痕,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書名:一九八四,作者:GeorgeOrwell,類別:翻譯小説。 #一九八四 #翻譯小説 #反烏托邦小説 #GeorgeOrwell #喬治歐威爾 #書評 #好書推薦 #讀書報告 #閱讀報告 #讀後感 #導讀 #説書
Thumbnail
對,我也很想問為什麼有(中)!?面對這個沒完沒了、越挖越深的坑,讓我很想掐死過去那個不即時整理閱讀筆記的自己。 不過不得不說,讀墨的另一個好處是比起降低書籍購買價格的「勸買」機制,他們更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勸讀」。每個月不同主題的閱讀馬拉松活動,讓我在去年接觸了許多不常閱讀的類型的書。
Thumbnail
工作後的最初幾年有點不習慣沒有「回家作業」填滿工餘時間,被分割的生活偶爾會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除了前幾年準備建築師考試做題目、練手感,到最近2年佛系的等術科過關外,空餘的時間居然默默養成了閱讀習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書名:一九八四,作者:GeorgeOrwell,類別:翻譯小説。 #一九八四 #翻譯小説 #反烏托邦小説 #GeorgeOrwell #喬治歐威爾 #書評 #好書推薦 #讀書報告 #閱讀報告 #讀後感 #導讀 #説書
Thumbnail
對,我也很想問為什麼有(中)!?面對這個沒完沒了、越挖越深的坑,讓我很想掐死過去那個不即時整理閱讀筆記的自己。 不過不得不說,讀墨的另一個好處是比起降低書籍購買價格的「勸買」機制,他們更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勸讀」。每個月不同主題的閱讀馬拉松活動,讓我在去年接觸了許多不常閱讀的類型的書。
Thumbnail
工作後的最初幾年有點不習慣沒有「回家作業」填滿工餘時間,被分割的生活偶爾會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除了前幾年準備建築師考試做題目、練手感,到最近2年佛系的等術科過關外,空餘的時間居然默默養成了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