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遇上的創傷及解離發作<中>:對特定事件的失憶及記憶更動|病發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篇:意外觸發的重現及過往猜想



我在這好幾年間,跟不同的神經科醫生和心理師告知自己的治療史,頭一次有人為我「第一次心理對談」時發生的情況提出了一種假設。

雖然當時的我因為對自己有心理創傷這件事保持著懷疑的心態,並沒有完全相信。但也為這位心理師跟其他人不同的回應內容感到有點新奇。


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

之後的之後,因為一些契機,現任心理師發現到我對醫療人員有些信任及記憶障礙,包括我跟現任心理師在諮商過程中的配合上也是,會出現我忘了心理師是誰、忘了心理師的名字及長相、忘了曾經跟心理師說過的話、忘了曾經跟心理師進行過的練習,或是把我過去的心理師說過的話記成是現任心理師說過的話,對心理師的態度也是變化很大。


而在某次諮商剛好提及醫療相關的議題時,他跟我講了「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概念,認為我之前的醫療經驗可能也對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只有「第一次心理對談」這經驗,還包括了其他醫療經驗,在此先不提)

說即使我現在不這麼認為,但先學起來,要是哪一天這些資訊能夠派上用場,讓我能夠知道自己當下發生了什麼事,能夠知道這時可以嘗試我們之前做過的練習去應對,那對我的病情來說也是有益的。



……

真是未卜先知

這天就這麼突然地來到了


創傷重現了真正的記憶

在2024/02/07,離「第一次心理對談」大概過了快十年了吧

這期間我因工作換了居住的縣市


但我看到了「他」

那位「第一次心理對談」的執行者


現在我想起來了

原來從未真正的忘過那人


我的「第一段心理諮商治療」,我接觸到的第一位心理師

「她」,是位「臨床心理師」


想起來後,我才意識到

自己之前的記憶時間軸及細節被潛意識的心理防衛機制改動了。



被改動前的當年記憶

當初在我第一次鼓起勇氣踏進身心科診所前,我就已經把身心科及心理相關職位及分工方式,以及何謂心理諮商及治療,全都查清楚了。

也是因為查過及了解後,才以自身的經濟條件及情況去選擇了,可以自費看身心科醫生及心理諮商,是一開始會經由身心科醫生問診、檢查及評估,依個案情況去安排固定次數的治療規劃,能夠使用信用卡分期0利率去一次付清,一系列治療規劃費用的身心科診所。


由身心科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當然是由臨床心理師去執行,當時拿到醫生安排的治療規劃時,自己也有特地問過是不是臨床心理師,是確認後才刷卡付款的。

無照的身心靈課程,只是潛意識為了合理化自身經歷,改動記憶後的虛構出來的猜想罷了,從始至終,身為理組的我都只考慮西醫,對身心靈的課程毫無興趣。


想起跟那人的相處細節

由於我的治療規劃裡也有包含團體諮商,多人團體諮商治療也是由「她」帶領

在進行團體諮商治療的途中,「她」(或者說所有人包含我都)注意到了我的異常之處:無法講出任何關於原生家庭的負面話語。


於是「她」在之後的單人諮商治療時便開始探討我這項異常,認為我太壓抑自己了,必須要嘗試突破原生家庭套在我身上的枷鎖,不要再當個沉默的乖小孩,要試著反抗過去原生家庭提出的任何不合理要求,要努力嘗試去把壓抑的情緒及想法宣洩出來,我才有可能好轉。


即使我還無法跟「她」說關於原生家庭負面的事情,至少「她」認為我是能夠先努力試著哭出來,透過哭出聲音去釋放壓抑的情緒。

所以「她」在諮商時很常鼓勵我哭,鼓勵我哭出聲音,就算大喊大叫也沒關係,不用覺得奇怪或不好意思,「她」都會包容及接納我的,要我努力去把習慣壓抑的情緒全都宣洩出來。

但我再怎麼努力,想照她的話做,把不知道是什麼的情緒發洩出來,也只能做到靜靜地流淚。

我沒有一次成功哭出聲音來,治療進展卡關。


再次受創的那一天

一直以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診間」一對一「對談」時昏倒


在最後一次90分鐘單人心理諮商治療時,「她」帶我換到了診所中一間小瑜珈室。

說這次先來做些能讓身體放鬆的動作,等身體放鬆後再來試試看哭出聲音。


「她」先示範動作給我看,平躺在瑜珈墊上,雙腳併攏屈膝左右鐘擺,先從小幅度開始,隨著「她」念的節拍左右移動膝蓋,同時深呼吸及吐氣,之後再慢慢擴大鐘擺的幅度。過程中只要有感受到些情緒冒出都不要壓抑,要維持住身體放鬆的感覺,讓情緒流露出來。

動作簡單也很好理解,我同意後就換我躺下,她坐在我身體一側念節拍。


當節拍慢慢的,小幅度的移動膝蓋時,一切都還好。

但當節拍加快,幅度變大時我感到移動膝蓋便困難了,很常閉氣用力,很難維持住身體的平衡跟上節拍,於是「她」提醒我保持放鬆,繼續吸氣吐氣,同時移到我腿部的位子,雙手輕靠在我膝蓋上協助我移動膝蓋。



當我感受到膝蓋被碰觸時,我感到身體開始不受控的僵硬及發抖,眼前的光線開始忽暗忽亮地閃爍。

「她」注意到了我的變化,繼續推移著我的膝蓋左右搖擺,同時再次提醒我,放鬆,呼吸,不要壓抑,把情緒釋放出來。而我看著忽暗忽亮的光線,分神的想著,「她」沒注意到燈泡壞了嗎?


正當我眼神往上想看看是哪顆燈泡壞掉時,「她」的臉突然竄到了我視野的正中間,遮擋住了上方的所有光線。「她」對我喊著,放鬆,不要閉氣,不要壓抑,看著我,看著我的眼睛,呼吸,呼吸。

我看著「她」因背光而模糊的表情以及因重力垂到我臉邊的頭髮,眼前的光線突然都暗了下來,視野中央「她」的身影,突然與另一個「她」的身影重疊。


我才意識到,根本不是燈泡壞掉,是有不存在的「她」冒出來了,只有我能看到的「她」。

我倒抽了一口氣,眼淚也流了出來,手腳無法控制的僵硬,揮動,「她」壓住了我的四肢,喊著,很好,繼續呼吸,不要壓抑,把情緒釋放出來,哭出來,發出聲音,叫出來。


與此同時,只有我能看到的「她」,也對我低語道:

「安靜,發出聲音的話,就懲罰你喔。」


......

預期之外的結束

「她」在我上方持續的要求我發出聲音。

「她」在我上方持續的要求我保持安靜。

兩項要求互相矛盾,讓我不知道自己該選擇聽誰的話才是對的,僵持不知道多久,最終我昏厥了過去,徹底沒了意識。



不知昏倒斷片多久後,我自己自動清醒了過來,發現自己的身體不知為啥呈現抱著膝蓋側躺在地上的姿勢,而她坐在我背後,等我醒來。

我醒來後,跟她說了,不好意思,我好像睡著了?她說,沒關係,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出去吧。我才發現自己剛好在諮商時間結束前醒過來,我問,我睡了多久啊?她說,一下子而已。

之後我們沉默的走到了櫃台,在櫃檯的個管師看到我跟我打招呼後,她進入了診所的醫療人員休息室。


後來個管師問我,有沒有意願繼續治療?我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一系列治療規劃,如果有意願的話會再幫我約身心科醫生,再次評估我的狀態及安排下一階段的治療規劃。

我問了心理師會是同一人嗎?這次諮商我有些事情來不急跟她講,想繼續跟她討論。個管師回答我說,如果醫生認為我依然需要心理諮商治療,心理師也有意願,那診所都會優先安排同一位心理師,於是我說了有意願繼續。

後來醫生安排了第二階段的治療規劃,雖然也有單人諮商,但心理師換人了。個管師說原心理師的排班時間有所調整,所以安排了另一位心理師跟我配合。


之後我便沒再見過她,也打聽不到他的去向。

我的第一段心理諮商就這樣結束了。



或許我現任心理師的猜測,猜中了七八成。

現在的我,學了一點創傷知情的我,也有了個假設......


下篇:醫療、童年創傷及再次受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堁日常的沙龍
32會員
51內容數
在得知自己解離症狀及未知創傷後,決定把例行的心理諮商及自我剖析視為日常生活必須事項,並為了好轉開始留下相關記錄、筆記。經過幾個月的考慮,打算將零碎的紀錄整理成文章發表出來。希望透過能慢慢集成的文章,能讓親友有個管道了解情況,及回覆些不容易用口語表達的事物。
安堁日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8
2024年發生的事情點多,而讓創傷經歷記憶的恢復方面有了超大幅度的進展,難免的也讓自身的解離症狀變更嚴重了。好在在此之前有透過做一些新的嘗試,學習了新的應對方式,抓到了新的平衡,好讓生活及工作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2025年我想我會更集中在創造出更堅固更舒適的新的安全感空間吧~
Thumbnail
2025/01/28
2024年發生的事情點多,而讓創傷經歷記憶的恢復方面有了超大幅度的進展,難免的也讓自身的解離症狀變更嚴重了。好在在此之前有透過做一些新的嘗試,學習了新的應對方式,抓到了新的平衡,好讓生活及工作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2025年我想我會更集中在創造出更堅固更舒適的新的安全感空間吧~
Thumbnail
2024/10/30
到目前,我做了兩次一對一的藝術治療了,一次60分鐘,有貼貼紙和畫畫圖過。 跟我原本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不過我也有發現自己在進行藝術治療時,自己的狀態也跟平時和諮商時不太一樣。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至少“有所不同”就比“如同以往”來的有更多可能,就繼續嘗試及觀察吧。
Thumbnail
2024/10/30
到目前,我做了兩次一對一的藝術治療了,一次60分鐘,有貼貼紙和畫畫圖過。 跟我原本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不過我也有發現自己在進行藝術治療時,自己的狀態也跟平時和諮商時不太一樣。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至少“有所不同”就比“如同以往”來的有更多可能,就繼續嘗試及觀察吧。
Thumbnail
2024/09/22
紀錄自己第一次去做心理衡鑑的前因後果及心得感想。
Thumbnail
2024/09/22
紀錄自己第一次去做心理衡鑑的前因後果及心得感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總是在每個不同的時刻想起不同的自己,卻彷彿看見同一個自己。 同一個童年的自己,一切都不曾改變,那個在原地踏步的自己。 或許也就是這樣的執著讓人無法放下吧,前進的力量被壓制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嘗試「失憶」,並重新來過。不得不說「失憶」的成效不錯,帶來的反效果也不少。我一直不相信這種心理狀態
Thumbnail
總是在每個不同的時刻想起不同的自己,卻彷彿看見同一個自己。 同一個童年的自己,一切都不曾改變,那個在原地踏步的自己。 或許也就是這樣的執著讓人無法放下吧,前進的力量被壓制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嘗試「失憶」,並重新來過。不得不說「失憶」的成效不錯,帶來的反效果也不少。我一直不相信這種心理狀態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距離當初認識時很遙遠的另個縣市中,遇見了十年前沒有道別就結束的,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呼吸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戳破了過去十年間潛意識覆蓋在真正記憶上的障眼法。
Thumbnail
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距離當初認識時很遙遠的另個縣市中,遇見了十年前沒有道別就結束的,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呼吸困難......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戳破了過去十年間潛意識覆蓋在真正記憶上的障眼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