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遇上的創傷及解離發作<下>:醫療、童年創傷及再次受創|病發紀錄

更新於 2024/02/1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篇:意外觸發的重現及過往猜想

中篇:對特定事件的失憶及記憶更動



後來醫生安排了第二階段的治療規劃,雖然也有單人諮商,但心理師換人了。個管師說原心理師的排班時間有所調整,所以安排了另一位心理師跟我配合。之後我便沒再見過她,也打聽不到她的去向。

我的第一段心理諮商就這樣結束了。


遺忘的童年潛藏創傷

或許我現任心理師的猜測,猜中了七八成。

現在的我,學了一點創傷知情的我,也有了個假設。


我的第一位心理師,或許的確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恰巧選了不適合我的治療介入方式,觸發了我的一個童年創傷引發了創傷重現反應。

之後又沒注意到異狀而不斷加重介入的刺激力道,最後因為一個要發聲一個要安靜,兩項要求互相矛盾,讓我內部的矛盾衝突持續升高,最終迷走神經啟動關閉狀態,透過昏厥讓我的意識離開了現場。


清醒後因沒有進行任何的收尾及後續處理,加上非預期的諮商結案。之後的第二位心理師也因不清楚其他心理師的治療手法及執行細節,而無法或不願跟我深入討論第一位心理師的事情,要我就當作事情已經過去了重新開始。


從那之後,我平時便開始偶爾會再次重現那段童年創傷而看見未知的她,要我安靜。而我的身體還蠻聽她的話,每次都會讓我非自願的發不出聲音說不了話。

即使到了現在,我依然想不起來,我所看到的未知的她,到底是誰?懲罰又是什麼?

不過那句要我安靜的低語,我卻能肯定是小時候真的有某個人跟我說過,而且也知道,其實不管我有發出聲音、還是沒發出聲音,都會有懲罰。



過度警戒的心理防衛機制

或許因為身為心理師的她所做的治療行為及後續發展恰巧跟創傷重現的內容有多項重疊之處,潛意識將她與那段童年創傷連結了起來。

也不知道心理防衛機制是怎麼交互作用的,讓她跟未知的她一樣,記憶中對她的名字、長相、聲音、職稱及其他相關資訊的記憶,被部分拔除及改動,讓我好幾年把「她」記成「他」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記憶更動。


也因為她的身分是心理師以及發生暈厥的諮商經歷,似乎讓我之後的幾段心理諮商中,對不同的心理師都出現些信任及記憶障礙,但障礙的細節是什麼就要問專業人士才會比較清楚了,至少我現任的第六位心理師應該會比我更清楚,畢竟是他發現的,醫療創傷也是他跟我提的。



這次創傷發作的觸發點

而在這次因為上天的惡趣味,讓我偶然的,在跟當初諮商診所不同的縣市中,遇見了快十年沒再見過的「她」,我的第一位心理師。


在我隔著一段距離見到她的當下,創傷反應便發作了,身體僵硬、頭痛及頭暈、噁心感、心率飆高及心悸、呼吸困難等等,最重要的,還是冒出來的創傷重現。創傷重現的畫面便是那一次在瑜珈室的諮商,我在那之後從沒想要去上任何瑜珈課程,最後一次進入過的瑜珈室便是在第一間身心科診所裡,藉此讓我意識到了「她」是誰、以及戳破了潛意識對記憶的障眼法。


我撐到回家後,開電腦把因創傷重現而連帶想起來的各種「她」的資訊記憶,她的名字丟上 google 搜尋,驗證了時隔快十年才冒出來的記憶版本才是正確的記憶。


我真的在我還以為是「他」的時候,下意識的先認出了「她」引發創傷壓力反應,google查到她的心理師資訊以及照片,在經歷清單中有我第一次踏入的身心科診所,而她現在也離開那間診所及縣市,搬到了我所在縣市的一間身心科診所服務。

而且我同時也想起來,我其實還留著當年第一間身心科診所給我的治療規劃及總費用清單,我從蓋滿灰塵的箱子中翻出了第一間身心科診所的資料夾,上面,的確也寫著她的名字。


扯到接近神奇的地步了,不是嗎?

人參……



兩個創傷同時重疊重現

經過這次突然病發的經歷,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醫療創傷和再次受創了,畢竟創傷重現的內容就是她執行心理治療的記憶,而後續的創傷反應如此的明顯和離譜。

而且因為創傷重現的內容是心理治療的過程,而那時的心理治療又誘發了童年創傷的重現,於是我也進入到了一種,醫療創傷以及童年創傷同時重現的情況。


當我在創傷壓力反應發作中時,我同時看到了:

  • 我一人躺在房間床上,看著當下亮著燈的房間天花板
  • 當年第一段諮商在小瑜珈室治療時遮擋住光線的第一位心理師
  • 以及小時候在昏暗房間中壓在我身上的未知的「她」

三個畫面重疊在一起,讓我頭痛爆也暈爆了,超級想吐。


我想,再次受創的創傷反應實際體驗,就是這種詭異的精神狀態了吧。


醫療與童年創傷的差距

然而,在度過了創傷反應後,我還是覺得,醫療創傷和再次受創,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因為跟重現的童年創傷相比,真的輕很多了


從我現在能想起心理師「她」的事情,但我卻還是無法想起童年「她」的資訊,就能知道。這是只有一條血條的小Boss,跟不知道有幾條血條和有幾階段變身的大Boss之間的差距


小Boss我想我應該有能力可以破關,感謝現任心理師的預先教育。

而大Boss,經過這次體會我又更靠近一點了

雖然我還是不知道「她」是誰,但這次的重現,我認出「她」所在的房間了。


那是我這次過年要回鄉度過春節的老家中,其中的一間房間。

即使遇上了個突發支線任務,但最終還是得要回歸解主線不是嗎?


願天使保佑

一切平安,順利

avatar-img
29會員
50內容數
在得知自己解離症狀及未知創傷後,決定把例行的心理諮商及自我剖析視為日常生活必須事項,並為了好轉開始留下相關記錄、筆記。經過幾個月的考慮,打算將零碎的紀錄整理成文章發表出來。希望透過能慢慢集成的文章,能讓親友有個管道了解情況,及回覆些不容易用口語表達的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堁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後因為一些契機,現任心理師發現到我對醫療人員有信任及記憶障礙,包括我跟他在諮商過程中的配合上,出現我會忘了醫生及心理師的名字及長相、忘了曾經跟醫生及心理師說過的話......等等。 於是某次諮商現任心理師跟我講了「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概念,認為我之前的醫療經驗可能對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大概四年前,我因持續好幾個月的各種身體不適,開始請假去看醫生做檢查,家醫科、耳鼻喉科、腸胃科、婦產科、眼科、骨科、心臟內科、一般內科、過敏免疫風濕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在各個科別間轉介來轉介去,但不管哪個科別的醫生,都沒有找到問題出在哪。
不管是哪種解離,都是屬於一種本能內建的心理防衛機轉,可以產生身心自保功能來達到繼續生存下去的目的。 當我不想再痛的時候,就想著大人常說的「痛痛飛走了」,想著想著就真的飄起來不痛了。之後我叫這方法是「輕飄飄」一痛就能立刻輕飄飄來止痛,用的次數一多就慢慢成了個自然而然的習慣。
連結上承擔創傷的EP後狀態總是會變得不穩定,冒出來的記憶太多塞爆腦袋搞得一堆症狀都加重了,為了能如期的赴下次諮商的約,將過多的記憶記錄下來吧,希望也能抒發一些壓力讓自己穩定一些。
之後因為一些契機,現任心理師發現到我對醫療人員有信任及記憶障礙,包括我跟他在諮商過程中的配合上,出現我會忘了醫生及心理師的名字及長相、忘了曾經跟醫生及心理師說過的話......等等。 於是某次諮商現任心理師跟我講了「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概念,認為我之前的醫療經驗可能對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大概四年前,我因持續好幾個月的各種身體不適,開始請假去看醫生做檢查,家醫科、耳鼻喉科、腸胃科、婦產科、眼科、骨科、心臟內科、一般內科、過敏免疫風濕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在各個科別間轉介來轉介去,但不管哪個科別的醫生,都沒有找到問題出在哪。
不管是哪種解離,都是屬於一種本能內建的心理防衛機轉,可以產生身心自保功能來達到繼續生存下去的目的。 當我不想再痛的時候,就想著大人常說的「痛痛飛走了」,想著想著就真的飄起來不痛了。之後我叫這方法是「輕飄飄」一痛就能立刻輕飄飄來止痛,用的次數一多就慢慢成了個自然而然的習慣。
連結上承擔創傷的EP後狀態總是會變得不穩定,冒出來的記憶太多塞爆腦袋搞得一堆症狀都加重了,為了能如期的赴下次諮商的約,將過多的記憶記錄下來吧,希望也能抒發一些壓力讓自己穩定一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坦白講, 自從記起了107年上半年以前的事情之後, 順行記憶就沒好過, 今天中醫師幫我針灸頭的時候問我:你覺得你的記憶恢復得怎麼樣? 我想了一下, 嗯, 我記得今天的事情, 但是昨天的事情不太記得, 只有點點點點記憶在腦袋裡面1點1點的, 但是沒有連成一條線, 要相連結的事情感覺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工作形態的改變,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 人的記憶很奇妙,想記得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有些記憶莫名很清晰,也說不上原由 國中時期的我,有一天發燒了 全身軟綿無力,連求助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下班回家,發現生病的我,連忙帶我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那是小鄉鎮唯一的診所,一進去就充斥著濃濃的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坦白講, 自從記起了107年上半年以前的事情之後, 順行記憶就沒好過, 今天中醫師幫我針灸頭的時候問我:你覺得你的記憶恢復得怎麼樣? 我想了一下, 嗯, 我記得今天的事情, 但是昨天的事情不太記得, 只有點點點點記憶在腦袋裡面1點1點的, 但是沒有連成一條線, 要相連結的事情感覺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工作形態的改變,讓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和自己相處 人的記憶很奇妙,想記得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有些記憶莫名很清晰,也說不上原由 國中時期的我,有一天發燒了 全身軟綿無力,連求助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下班回家,發現生病的我,連忙帶我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那是小鄉鎮唯一的診所,一進去就充斥著濃濃的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