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治療札記1】老師,我未來會不會又變不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見備註一)、C-PTSD(見備註二)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一方面梳理一下自己身為諮商師在治療創傷個案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想要讓受傷的人們可以從這些治療札記中,稍微了解普遍性的創傷個案都會有的狀況,讓這群受傷的人們可以覺得不孤單,產生那種「啊!雖然我真的活得很痛苦,但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人跟我一樣啊!大家都辛苦了!」的感覺。

不曉得這系列的札記會寫幾篇,但就隨喜、隨靈感啟發,好好書寫吧!透過書寫,感覺內在某部分的自己,也會被自己的文字所療癒。




在晤談室中,受創的個案常常會面對到生活中的各種刺激源,任何刺激源都可能牽動個案緊張的神經,舉凡是與創傷有關的畫面、別人一句無心的話語或環境中微弱的聲音,甚至是整個環境的氛圍只要有點像是當初受創的那個場所的氛圍,都可能引發PTSD的反應。常見的PTSD反應包括:反覆想到過往的畫面、感覺恐慌不安、心跳加速、頭痛、感覺空白或麻木、做惡夢、瞬間掉入不安情緒導致無法思考等。

      經過與我合作一段時間的治療,大部份創傷個案不安的情緒都可以得到緩解,然而,比較嚴重受創、個人資源相對缺乏(包括經濟條件或智力各種有形或無形的資源)的個案,或發展性創傷、C-PTSD等類型的個案,以上個案經歷的治療過程常常是進一步、退兩步,或者進兩步、退一步,很難有直線性的晤談成長趨勢。因為如同上一段所提及,即便個案處在很安全的環境中,任何刺激源(聲音、畫面、話語、氣味、氛圍等)都可能讓個案陷入不安的恐懼漩渦中出不來了,這些個案每一天光是要活下來、撐住自己的狀態可能就已經很辛苦、筋疲力竭了,更何況人世間時時刻刻都還可能發生各種額外的壓力事件(例如:失業、意外、工作轉換、結婚、離婚、親人或自己生病、被詐騙、被另一半或工作夥伴或朋友欺騙或被背叛等),更會加深個案不安的情緒,內在持續不安的恐懼加上外在環境額外的壓力(家庭、感情或工作壓力)或重大事件的壓力,很可能會瞬間擊潰個案,然後讓個案瞬間感覺到人生沒有希望,好像過往的治療都白費一樣。

      我在晤談室中,很多創傷個案最常問我的問題是:「老師,我現在有好一點了,但我未來會不會又變不好?」我會比較中性的回答說:「就算不是經歷過創傷,一般人的人生每一天也都可能經歷風吹日曬雨淋等打擊,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有變得狀態不好的時候。」目前我學過的創傷治療,舉凡有動力取向、EFT(情緒取向治療)、SE(身體經驗療法)等,即便學過那麼多專業的治療方法,但我只能很遺憾地跟大家說:現行的人世間的心理諮商與治療就是如此,沒有辦法神奇地揮一揮魔杖,或者教你做個什麼動作、給你什麼建議,就能讓你過往的傷害都消失,或者透過治療讓過往的傷害對現在都沒有負向的影響。一旦你受傷了,傷口就是已經造成了,傷口永遠都在心中的那裡,頂多癒合、結痂、留疤。心理諮商與治療永遠都無法讓你的傷口消失,也無法抹除你對這件事件的記憶。創傷治療的療效,並非把傷痛移除,或把痛苦的情緒變成開心的情緒,真正可以達成的療效是:增加你個人的內在資源與彈性,也增加你對於這個世界、對諮商師與對人的信任,讓你可以更自在地與人連結,增加你的個人內在的資源(例如:精神狀態變好,判斷力也隨之變好,就更可以做問題解決),讓你有更多對痛苦的承受力,如此,下次遇到又引發你PTSD的人事物時,你就可以不那麼困擾,身心相對也平靜一點,就更能整合你的理性與感性,用更好的狀態面對人生的各種挫折與挑戰。

      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變好。真的!你願意來諮商,有這樣的勇氣面對傷痛,並且冒著風險把你的過往傷痛逐漸地攤開在我面前,在諮商室中向我訴說,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療癒的開始,以及你「正在療癒中」了。

    我們已經在療癒的路上了!即便未來有一天,天有不測風雲,你狀態再度變得不好,那也沒關係,我們就持續治療、持續進行療癒,這樣就好了。我眼中的你一直都很棒,我們繼續一起走下去,好嗎?



l   備註一:「發展性創傷」是指我們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中,長期受到不論來自家庭或學校或人際關係中的暴力、物質資源缺乏或情緒上被忽略甚至虐待,會導致我們的心理狀態與神經系統產生許多負向的影響。

l   備註二:「C-PTSD」指的是多次、複雜的(Complex)創傷引發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白話一點的說,就是一個人經歷不只一種類型或單次性的創傷經驗,引發後續多種壓力的反應與症狀。舉例來說,有個案從小到大同時經歷了家暴、性侵、被霸凌等複合性的創傷,後續的自我就很破碎,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力也變得很薄弱,缺乏現實感;或者有個案不斷經歷被家人或另一半忽略他的感受的經驗,因而覺得自己的感覺不重要,後續就會關閉自己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1會員
294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接觸過身心靈或是心理方面療癒的人都知道,人因為累生累世或今世所受到的一些創傷,會儲存在細胞跟DNA的記憶中。如果沒有釋放掉那些能量,它們其實會一直都存在著,事件就是會不斷的陷入循環,愈害怕的事愈會發生。直到你真的搞清楚生命與能量之間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療癒簡單來說就是釋放內在曾經對某
Thumbnail
接觸過身心靈或是心理方面療癒的人都知道,人因為累生累世或今世所受到的一些創傷,會儲存在細胞跟DNA的記憶中。如果沒有釋放掉那些能量,它們其實會一直都存在著,事件就是會不斷的陷入循環,愈害怕的事愈會發生。直到你真的搞清楚生命與能量之間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療癒簡單來說就是釋放內在曾經對某
Thumbnail
在《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裡面,我將療癒定義為❶修復心靈創傷,並且將修復創傷的時候會一起發生❷重建連結、❸完成生命功課一併納入。 於是,在這一篇裡要來談的就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心靈的創傷? 在執業超過十年的生涯裡,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創傷類型。
Thumbnail
在《關於療癒的5W1H》第一篇:療癒是什麼? 》裡面,我將療癒定義為❶修復心靈創傷,並且將修復創傷的時候會一起發生❷重建連結、❸完成生命功課一併納入。 於是,在這一篇裡要來談的就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心靈的創傷? 在執業超過十年的生涯裡,我歸納出三種常見的創傷類型。
Thumbnail
  背負著創傷的人們,可能都曾在某些時候被「你會不會想太多?」類似的話語給噤住喉嚨,說這些話的人或許沒有惡意,他們只是希望用理性分析來協助當事人,協助當事人從他們眼中的過度反應回復到一般的常軌中。   但為什麼這樣所謂理性客觀的回應與分析,卻往往將創傷者推向與遠離眾人的邊緣之地呢? 創傷過後,全然失
Thumbnail
  背負著創傷的人們,可能都曾在某些時候被「你會不會想太多?」類似的話語給噤住喉嚨,說這些話的人或許沒有惡意,他們只是希望用理性分析來協助當事人,協助當事人從他們眼中的過度反應回復到一般的常軌中。   但為什麼這樣所謂理性客觀的回應與分析,卻往往將創傷者推向與遠離眾人的邊緣之地呢? 創傷過後,全然失
Thumbnail
「傷痕不是用來提醒我們痛苦的過去,而是讓我們學會成長的標記。」- 洛伊··班尼特 「生命中的創傷經驗,有時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本集的Podcast中,我們將從台劇「模仿犯」的主角和劇情出發,探討心理創傷的定義、類型,以及影響創傷復原的因素。
Thumbnail
「傷痕不是用來提醒我們痛苦的過去,而是讓我們學會成長的標記。」- 洛伊··班尼特 「生命中的創傷經驗,有時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本集的Podcast中,我們將從台劇「模仿犯」的主角和劇情出發,探討心理創傷的定義、類型,以及影響創傷復原的因素。
Thumbnail
您也曾經有過「心理創傷」嗎 最常見的是源自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勒索」 造成我們內心對父母的恐懼與陰影 心理創傷「被治好」其實不存在 但它卻以無數的形式 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意義
Thumbnail
您也曾經有過「心理創傷」嗎 最常見的是源自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勒索」 造成我們內心對父母的恐懼與陰影 心理創傷「被治好」其實不存在 但它卻以無數的形式 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意義
Thumbnail
很多人都對心理師的職業很有興趣,你想知道心理師都是如何受訓練的嗎?訓練的內容又是什麼呢?這篇文章,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我上的其中一門課哦! 在人們經歷創傷之後的復原歷程裡,焦點解決與以往的治療取向不同,它們強調的是停止「病理化」,也就是說不要看到病人的「病」,而是病人的「人」。
Thumbnail
很多人都對心理師的職業很有興趣,你想知道心理師都是如何受訓練的嗎?訓練的內容又是什麼呢?這篇文章,我盡量用白話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我上的其中一門課哦! 在人們經歷創傷之後的復原歷程裡,焦點解決與以往的治療取向不同,它們強調的是停止「病理化」,也就是說不要看到病人的「病」,而是病人的「人」。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我是如何建構出「生活中,如果一再發生引發相同負面情緒的事件時,那就是需要療癒了!」的理解的呢?
Thumbnail
我是如何建構出「生活中,如果一再發生引發相同負面情緒的事件時,那就是需要療癒了!」的理解的呢?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我投注努力的東西,最終都會開花結果。如果當下看似徒勞無功,那一定是結局還沒到來。所以,努力到最後一刻吧!   我選擇把生命的苦痛當經驗,它也成為了我邁向成熟的養分與持續助人的動力。 在這一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苦痛如何轉化為我助人的力量」。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我投注努力的東西,最終都會開花結果。如果當下看似徒勞無功,那一定是結局還沒到來。所以,努力到最後一刻吧!   我選擇把生命的苦痛當經驗,它也成為了我邁向成熟的養分與持續助人的動力。 在這一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苦痛如何轉化為我助人的力量」。
Thumbnail
創傷像個原子彈,炸在人身上 這本講述創傷的書,看的時候常常讓人感到好悲傷,書中的案例都因為創傷而人生從此暫停,停頓在過去的殘酷回憶之中,而且不斷不斷的重演創傷片段。 當事人可能是小時候遭逢性侵、家暴;或是成年後遭遇可怕事故、戰爭、暴力事件。 從這本書可以知道創傷如何全方面毀滅式的拉垮一個好好的人,也
Thumbnail
創傷像個原子彈,炸在人身上 這本講述創傷的書,看的時候常常讓人感到好悲傷,書中的案例都因為創傷而人生從此暫停,停頓在過去的殘酷回憶之中,而且不斷不斷的重演創傷片段。 當事人可能是小時候遭逢性侵、家暴;或是成年後遭遇可怕事故、戰爭、暴力事件。 從這本書可以知道創傷如何全方面毀滅式的拉垮一個好好的人,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