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工作,純粹是吃飽太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最近開始看《為工作而活》這本書,精彩翻了。這本書主要討論一個問題:

󠀠

「為何即便衣食無慮,人還要不斷地工作?」

󠀠

作者 James Suzman 是個人類學家, 在他 21 歲的時候,搭便車來到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參與一項志工計畫和當地土著穹瓦西人一起生活。

󠀠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除了比較原始社會跟工業社會的「工作」有何異同,也從人類歷史、生物學、物理學等領域採擷材料。

󠀠

這本書我還只看了幾章,已經滿滿的啟發。我們先來聊聊,他從演化生物學和物理學出發,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

他說:「我們工作,純粹是吃飽太閒。」

󠀠

▋狂熱於工法的建築匠鳥:黑額織雀

󠀠

在非洲南部波札那,「黑額織雀」建築的巢穴是飛鳥界的工程奇觀,Discovery 可以拍好幾部紀錄片那種。

󠀠

他們的鳥巢是用草和蘆葦稈一隻一隻編織而成,形狀很像葫蘆,大小只比馬克杯大一點。纖細小巧,卻又堅固到可以承受非洲特有的午後暴雨和狂風。

󠀠

精巧輕盈的鳥巢可以掛在非常纖細的樹枝上,讓獵食者只要一靠近就會先摔下來,成為生存優勢。

󠀠

但是,有個困擾生物學家許久的現象:織雀會不斷地把精細的巢拆掉再重蓋。

󠀠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工夫。要蓋好一個巢,織雀需要收集約 500 根細小草枝跟蘆葦,平均得飛上 30 公里的距離。拆除時,織雀不靠蠻力,而是一根一根,慢工細活地拆,直到什麼也不剩為止。

󠀠

在交配季節,這行為甚至會重複上百次。這得消耗多少熱量!

󠀠

演化學家會說這是為了求偶,所以理論上,母織雀會選擇做工最精細的巢穴,入洞房跟公織雀交配。

󠀠

但後續更大量觀察顯示,真正決定交配成功的因素是「地點」,跟巢穴精細程度無關。

󠀠

如果「求偶和節約能量」是唯一目的,那織雀老早就會在「精華地段」,蓋個海景第一排的普通巢穴,而不是在反覆重蓋在偏遠地段。

󠀠

甚至在辛巴威曾經紀錄到,一隻織雀越是織巢,他的桃花運就越差。在交配季節他總共編織了 160 個巢穴,拆掉了 158 個。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在新屋落成的兩天後就馬上拆掉。

󠀠

(哇,很有宅男狂熱動漫,結果找不到女朋友的既視感)

󠀠

最後,生物學家觀察到一個現象:織雀只會在食物非常充裕、熱量過剩的季節反覆拆巢蓋巢。

󠀠󠀠

而且,連續攝影結果顯示,織雀不是制式化地蓋出一樣的巢穴,而是不斷地精進自己的建築工法,每隻織雀都會雕琢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

科學家只好給出結論:織雀不斷重蓋巢穴,是因為季節性熱量過剩,需要把多餘的熱量消耗掉。

󠀠

簡單來說,就是吃飽太閒。

󠀠

▋不只人類會吃飽太閒

󠀠

鳥類世界中還有數千個案例,顯示出他們會花費大量的珍貴熱量,去做完全沒有意義的事。

󠀠

例如最典型的案例:孔雀開屏滿滿的華麗羽毛

󠀠

通常生物學家會解釋,這是為了求偶,提高繁衍機率,不得不做出來的華麗行為,即便這會變成掠食者眼中招搖的目標。

󠀠

但這個解釋快撐不住了。

󠀠

日本東京大學高橋麻里子團隊花了七年觀察孔雀,想找出究竟是羽毛的哪個特徵決定了交配成功的機率。

󠀠

他們觀察到 268 次交配,結果發現:羽毛的華麗特徵,跟交配成功率一點關係也沒有!

󠀠

羽毛普普,和羽毛華麗的公孔雀,母孔雀都保有同樣的熱情跟交配頻率。

󠀠

這完全推翻國高中生物學課本。

󠀠

有可能是研究團隊遺漏了什麼羽毛特徵,或者人類仍然不理解孔雀的感官世界。

󠀠

但是東大團隊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結論:

󠀠

「孔雀開屏,和生存或繁衍都沒有關係,單純是為了消耗能量。」

「生物消耗能量的需求,可能跟獲取能量的需求一樣重要。」

󠀠

吃飽太閒,去消耗熱量,是一個硬底子的生物需求。

󠀠

▋吃飽太閒為何是生物需求?

󠀠

大家很愛說「底層邏輯」這個字。

󠀠

要理解「吃飽太閒為何是生物需求?」這個問題,必須來看一個極為底層的邏輯,被物理學家尊奉為「宇宙最高定律」:

󠀠

「熱力學第二定律」。

󠀠

如果你將一杯熱茶放在桌子上,茶裡面的「熱能」會散逸到大氣中,能量從「高溫」轉移到「低溫」的地方,追求一個均衡的狀態。

󠀠

過年大掃除,好不容易房間整理好了,棉被整整齊齊疊好。過沒兩小時,我家的狗又過去把棉被抓下來,鋪成一團混亂,睡在那上面。

󠀠

(對,我跟狗睡在一起)

󠀠

熱力學第二定律意思是:「有結構的將崩塌,有秩序的將混亂,分佈不均勻的能量必然趨向均勻,宇宙中的亂度(熵)將不斷提升。」

󠀠

這個定律指向了一個宇宙的終極未來:能量的終極均勻分佈,一片寂靜。

󠀠

所有結構皆瓦解,生物體不復存在,宇宙回歸大爆炸之前的寧靜。

󠀠

(挺有詩意的,不是嗎?)

󠀠

▋熱力學第二定律,讓人類「吃飽太閒」。

󠀠

生命的起源,過去一般的理論是「自然發生說」:在一團混沌中,分子隨機碰撞,結果「好死不死」(雙關)生命就出現了。

󠀠

從機率上來看,這個機會極極極低,低到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存在。

󠀠

但近期另一派科學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果從熱力學第二定律來看,生命體可以比無機物更有效率地消耗熱能(畢竟,一顆石頭不會吃飽太閒去跑馬拉松),因此可以更有效率地增加宇宙中的亂度,熵總量。

󠀠

生命的出現可能是一種必然,為了加速宇宙趨向終極恆定。

󠀠

從這點來看,「消耗能量的需求,和獲取能量的需求同樣重要」就可以理解了。

󠀠

熱量過剩,會讓織雀反覆重蓋巢穴,讓孔雀長出沒有意義的華麗羽毛。

󠀠

地表上熱量過剩最浮誇的生物——人類,蓋出浮誇的 101 高樓、每年有 1 億人參加馬拉松賽事、早已財富自由仍然狂熱工作...

󠀠

這些行為都無法用生存或繁衍解釋,跑超馬、過度工作甚至會折壽。

󠀠

你可以說,這是馬斯洛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實現」,人的根本驅動力。

󠀠

很對,這沒有錯。

󠀠

不過,在「自我實現」底下,更底層的是貫穿所有生物體的天性:「消耗能量的需求,和獲取能量的需求同樣重要」。

󠀠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何即便衣食無慮,人還要不斷地工作?」

󠀠

也許答案就在問題本身:就是因為衣食無慮,人們才更投入工作。

󠀠

我們天生,都吃飽太閒。


💡知識滿點,幹話連篇。訂閱《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晚上發信: chiukaun.substack.com


黑頭織雀:https://ebird.org/species/vilwea1?siteLanguage=zh



avatar-img
230會員
70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加恩說 的其他內容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困惑,為何大家都在「脆」上面發「自介文」? (如果你有在用的話) 󠀠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困惑,為何大家都在「脆」上面發「自介文」? (如果你有在用的話)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常常,因為幼年時期留下的深刻印象,我們要花一生抵抗,或者逃避。 我們負重遠行,不是為了看遍風景,體驗人生。 我們奮力工作,執念似地揮霍著汗水,不是為了享受和成就。
Thumbnail
這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一個靈魂拷問 甚至,有時儘管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看著書中列舉著下述幾點(我好像都中啊><) 🤭以下五點,你中了幾點呢!? ⏺︎超時工作 自己創業以來,沒有打卡,有時晚上直播課程,導致無形間就陷入超時工作,雖然大多時間自己沒什麼疲憊感覺,但直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Thumbnail
詳細內容歡迎直接看Notion整理:https://dune-caption-299.notion.site/d7258ad41eaa4806bfddb12453dc8087?pvs=4 讀後心得整理如下: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思考,總共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他,但也因
Thumbnail
我喜歡忙 但要忙得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 不吃飯也無所謂 順便瘦身 2024 我跨出經營自媒體 也算經營自己 當自己的老闆 資本主義很殘酷 數據也一番2瞪眼 但什麼事都想透 怎麼叫人生 人生94體驗 能承擔後果 這94成年人的世界 目前算樂在其中 也謝謝你們的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找份工作,安居樂業,這是李奇最接近這一切的時候,直到麻煩再次找上門來...。愛流浪,更愛陽光,於是無業遊民破天荒的找了份工作,在某個小鎮逗留出乎意料之外的時長,並開啟了健美選手的日常調理模式?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 なぜ僕らは働くのか-君が幸せになるために考えてほしい大切なこと》 ✍️作者:池上彰 譯者: 賴惠鈴 繪者: 佳奈, モドロ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06 �
Thumbnail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工作,其實是需要動機的,如果讓工作變得有熱情、有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很值得去思考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常常,因為幼年時期留下的深刻印象,我們要花一生抵抗,或者逃避。 我們負重遠行,不是為了看遍風景,體驗人生。 我們奮力工作,執念似地揮霍著汗水,不是為了享受和成就。
Thumbnail
這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一個靈魂拷問 甚至,有時儘管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看著書中列舉著下述幾點(我好像都中啊><) 🤭以下五點,你中了幾點呢!? ⏺︎超時工作 自己創業以來,沒有打卡,有時晚上直播課程,導致無形間就陷入超時工作,雖然大多時間自己沒什麼疲憊感覺,但直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Thumbnail
詳細內容歡迎直接看Notion整理:https://dune-caption-299.notion.site/d7258ad41eaa4806bfddb12453dc8087?pvs=4 讀後心得整理如下: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思考,總共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他,但也因
Thumbnail
我喜歡忙 但要忙得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 不吃飯也無所謂 順便瘦身 2024 我跨出經營自媒體 也算經營自己 當自己的老闆 資本主義很殘酷 數據也一番2瞪眼 但什麼事都想透 怎麼叫人生 人生94體驗 能承擔後果 這94成年人的世界 目前算樂在其中 也謝謝你們的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找份工作,安居樂業,這是李奇最接近這一切的時候,直到麻煩再次找上門來...。愛流浪,更愛陽光,於是無業遊民破天荒的找了份工作,在某個小鎮逗留出乎意料之外的時長,並開啟了健美選手的日常調理模式?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為了得到幸福,希望你能好好思考這些事 なぜ僕らは働くのか-君が幸せになるために考えてほしい大切なこと》 ✍️作者:池上彰 譯者: 賴惠鈴 繪者: 佳奈, モドロカ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06 �
Thumbnail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工作,其實是需要動機的,如果讓工作變得有熱情、有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很值得去思考的。